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346 1
2014-10-08
也谈教育惩戒该不该
2014-10-08 20:19 来源:咸阳日报 
2014-10-08 20:19:06来源:咸阳日报作者:责任编辑:

《教育周刊》开展的《教育该不该有惩戒》的讨论让我很有感触。这让我想到了在2006年,由于郭跃在训练中打球出手随意,被教练罚跑20圈。又有一次,由于在训练中拼劲不足,被教练罚跑3万米,之后,在大赛中与香港队裴亚娜对阵中失误,输了。她被“雪藏”(禁赛)了八个月,返悟之后的她成熟了许多,2008年2月25日,49届世界锦标赛团体赛上郭跃又遇上了裴亚娜,她终以3:1战胜她,杨影在评论时说:“她的优异成绩是罚出来了,她的世界冠军是罚出来的。”

这让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

自从提出素质教育以来,更多教师和家长更是认为对学生或者说孩子应该“正面引导,说服教育”,既然是教育,就应该“和颜悦色,循循善诱”,不能惩罚或者惩戒,也不允许惩罚。因此,近年来凡教师惩罚学生,媒体会大肆炒作与讨伐,一些家长袒护自己的孩子,动辙以起诉或其他赔偿要挟,“要谈心,要讲道理,要感化”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往往又走向了极端。以至于有的教师无所适从,谈罚色变。

诚然,教育是应该语重心长,充满感情,任何形式的体罚都要不得。但正如郭跃在训练和打球过程中被惩罚一样,恰当的惩罚更利于一个人的成长,体育训练中的惩罚有时几乎达到了残酷的程度,但是,许许多多著名的运动员几乎都经历过被罚,真像杨影说的那样,世界冠军是罚出来的。同样,对于教育中的惩罚,我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概否定。既然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教育也离不开惩罚或者惩戒。

中小学教育中惩罚不可避免,但许多教师不敢惩罚。不敢执行惩罚的教师除了一些社会方面的原因外,在教育方面一般都是因为害怕惩罚不但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误用惩罚的教师往往认为惩罚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或者可以达到维持秩序、保持教师权威等效果。两种情况都是对惩罚的误解,前者是一种消极的理解,后者是一种过于乐观的理解。两者都没有思考什么才是教育中应有的惩罚,惩罚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和缺点等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惩罚,什么是体罚呢?字典是这样解释的:惩罚是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品德行为作出否定的评价,目的在于控制和促使其改正不良品德行为。体罚是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

显然,惩罚和体罚是不同的。

惩罚是对过错行为的制裁或惩戒,是享有相关权利的人们为了保证社会规范和法律的有效性,对违反社会规范和法律的行为采取的措施。教育者为了保证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惩罚。随着“赏识教育”“快乐教育”的大面积推广,人们对惩罚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把惩罚教育简单的等同于“棍棒教育”或者体罚,严重地损害了教育作用的发挥,极大地影响了教育的完整和效果。

所以,惩罚和奖励一样都是教育的需要,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如果说鼓励是孩子的生长剂,那么批评就是孩子成长的药剂,惩罚就是手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合理运用惩罚则能极大地促进教育,使孩子行为归正,从而成人成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8 22:36:59
相当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