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对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等曼哈顿地标建筑的一轮投资,象征着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峰。如今,希尔顿集团(Hilton)以19.5亿美元的价格将标志性的纽约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出售给一家神秘的中国保险公司。这一交易令人忍不住要问,历史是否在重演?
房地产服务公司高力国际(Colliers International)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内地对境外的房地产投资已经从2008年的不到7000万美元激增至2013年的160亿美元。
目前,中国投资者已成为纽约、伦敦和澳大利亚房地产的最大外国买主。
对中国买家来说,这么做的一个关键原因是:自今年初开始,中国各城市房价在近几年的飙涨后已陷入停滞,预计将会进一步下滑。
部分分析师认为,中国收购全球地产的持续时间可能会远远长于日本。
这其中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规模,这不仅仅指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还包括其主要房地产商的规模。目前,这些房地产商都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境外,试图改变商业模式,迎接不仅仅局限于盖楼的未来。
根据标准普尔资本智商(S&P Capital IQ)的数据,全球营收最高的10家上市房地产开发商中,有7家是中国内地企业。
去年,中国最大住宅楼开发商万科(Vanke)的销售额达到204亿美元,是美国最大同类公司莱纳(Lennar)的将近三倍。
就目前而言,中国房地产业几乎完全建立在有形地产的销售之上。在中国头号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Wanda),楼盘销售依然占了将近90%的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