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1792 3
2008-06-07

假设有两个人:1和2,两种商品:x1和x2,两种商品的消费金额分别为v1=p1*x1和v2=p2*x2。假设v1和v2为其收入I的固定份额,

第一个人:v1=0.2I, v2=0.8I ,需求函数为:x1=0.2I/p1, x2=0.8I/p2

第二个人:v1=0.4I, v2=0.6I ,需求函数为:x1=0.4I/p1, x2=0.6I/p2

现在,我要对商品一征收消费税,税率为t.

则消费者面临的价格为p1(1+t)

税额为:第一个人交:T1=t*0.2I/(1+t) 第二个人交:T2=t*0.4I/(1+t)

上面的都没有问题。现在我假设将所有的税平均返还给这两个人,因此每个人得:r=t*0.3I/(1+t)

这样,收入就变了,变为I+r了,不是以前的I了。于是需求量就又发生变化,增加了。如假设是所有的税收都返还,那么就是没有止境的。那么这个税额是怎么算的呢?不知道在实际中是如何处理的,是忽略后面的影响还是,因为结果是收敛的,最后求一个极限值呢?

增加的税收为:T11=t*0.2/(1+t)  *t*0.3I/(1+t) 和T21=t*0.4/(1+t)  t*0.3I/(1+t),其实也很小了,然后是第二次增加,是不是可以忽略呢?  不知道在实证研究中是怎么做的?
如果不忽略后面的一连串影响,那么用极限算出来的总税收是真正的总税收吗?

还是我想多了?

我越想越糊涂,可能本身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吧,明眼人给点提示,我不胜感谢!顺便送点金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7 3:54:0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7 11:10:00
感觉楼主的想法是对的,但是近似一次就可以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7 11:20:00
但是税收过后的实际收入分别是I+0.1It/1+t and I-0.1It/1+t。可以由此乘以0.2除以p1和p2得到实际的关于1或者2的需求量。不过我没有考虑二阶小量,否则极限应该是I+(0.1It/1+t)*(1/1-0.1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7 15:03:00

是不是应该这样看:

设总税收为T, 均衡状态下,把这笔税收平均转移支付给两人后,不会带来新的税收增加。就是说个人总收入实际为 I+T/2。这样第一个人交:T1=0.2t*(I+T/2)/(1+t) 第二个人交:T2=0.4t*(I+T/2)/(1+t)。总税收就是: T=T1+T2=0.6t*(I+T/2)/(1+t)。

解出T=0.6t*I/(1+0.7*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