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118 0
2014-10-14

牛牛网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由瑞典银行在1968年为纪念诺贝尔而增设的,并非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之一,“纪念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瑞典银行经济学奖”为该奖的全称。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发了45次,从1969年至2013年,获奖者人数达74人。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龄是67岁,从1969年到2012年的获奖情况来看。以下是自2008年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名单。

2014年 让·梯若尔

最重要的是,他在怎样理解和监管只有少数强大公司的产业方面有着巨大贡献。作为一种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是伴随上世纪以来大型制造业公司的迅猛涌现以后才出现的。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曾经倡导实施简单的政策规则,如为寡头设定价格上限、禁止竞争者之间串通,但允许价值链上位置不同的公司进行合作。梯若尔的研究则显示,这些监管规则在特定状况下或许有效果,但在其他情况下则弊大于利。

2013年 拉尔斯·彼得·汉森、欧仁·法马、罗伯特·席勒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欧仁·法马就阐明了短期内的股票价格极难预测,新信息非常快的就反映到了股价中,这些发现不仅仅对于后续研究有深厚影响,而且也改变了市场的一些习惯性操作方法,全球股市随后兴起的指数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而罗伯特·席勒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股票价格的波动比公司分红的波动更大。拉尔斯·彼得·汉森则研究出了一个数据方法,特别适用于测试理性投资者对于资产定价的理论,并用以阐释资产价格。

2012年 埃尔文·罗斯、罗伊德·沙普利

埃尔文·罗斯在博弈论、市场设计与实验经济学取得卓越贡献,罗伊德·沙普利也被认为是博弈论领域最出色的学者之一。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理由是表彰他们在“稳定匹配理论和市场设计实践”上所作的贡献。

2011年 托马斯·萨金特、克里斯托弗·西姆斯

托马斯·萨金特对现代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大部分领域都有深入了解,其学术专长是动态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创立了名为向量自回归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如何受到政策的临时性改变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克里斯托弗·西姆斯及其他研究者使用这一方法来研究诸如央行加息对经济的影响等诸多重要问题。

2010年 彼得·戴蒙德、戴尔·莫滕森、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

三位经济学家凭借对“经济政策如何影响失业率”理论的进一步分析而获得这个奖项,获奖者们建立的模型帮助人们理解ZF监管及经济政策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失业率、职位空缺以及工资变动。

2009年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奥利弗·威廉姆森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对制度分析理论、集体行动理论、可持续发展、公共资源等领域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因而获得了众多的荣誉。此外,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诞生以来首位女性获奖者。

奥利弗·威廉姆森因对制度经济学的研究(特别是在企业边界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显示,企业能够扮演解决冲突的角色。

2008年 保罗·克鲁格曼

保罗·克鲁格曼创建新贸易理论,分析规模经济如何影响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地域。他在1994年就预言亚洲金融危机,数年后断言美国布什ZF的经济和外交政策终将引发严重经济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