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068 0
2014-10-14
淡化经济增长 看多成长行业  这两年以来的市场运行使得卖方策略的传统研究框架更进一步完善。
  首先是对于市场的整体分析,在2013年以前,经济增长都是更为重要的影响变量,因为经济波动大,因此在市场运行中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但从2013年开始,经济增长的重要性逐步降低,如果过分关注经济波动,就会错过2013年的成长股行情,而到了今年,就会导致过于谨慎。随着经济波动越来越窄,从7月份开始,投资者逐步认识到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以及风险偏好提升(一方面是改革、一方面是对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预期平稳)成为市场更加主导的力量。那么就中期而言,这两者被赋予更高权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波动就应被淡化,除非经济再次出现失速的风险。只要这两个因素的趋势仍在向好,那么中长期乐观是可以期待的。
  其次是针对于成长性行业的分析框架更加完善。基于2003-2008年的行业轮动框架逐步失去意义,而基于渗透率提升的成长类行业分析框架更适应当前的市场。实际上,回顾历史,每个阶段,市场都在寻找这类成长性行业,90年代中期是家电,90年代末是互联网,2003-2009年是地产、汽车、工程机械,2009-2012年是智能手机产业链,2013年至今是各类新兴的低渗透率的成长行业。所以,未来,我们的关注焦点仍应该集中于那些低渗透率的行业中,比如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
  在上述框架下展望未来:中长期来看,1)经济层面没有失速的风险。目前主要下行动力就是地产,随着政策的放松,无论是否大周期下行,短周期仍会逐步企稳回升,虽然地产新开工和投资滞后,但失速的风险暂时消除。2)无风险利率下降和风险偏好提升仍能持续。3)低渗透率的行业很多,比如新能源汽车、机器人、金融IT、智能家居、智慧医疗,市场热点仍将不断。其他方面,除了类似渗透率已经很高的智能手机产业链以外,那些白马成长性行业和公司,比如营销服务、环保、影视、细分医药成长等,虽然市值超过了白亿,仍远未到成长的天花板,较低的估值+较高的成长性决定了它们仍具吸引力,也就是说,目前的创业板权重股整体并未进入到所谓的低估值陷阱。
  手记摘要:
  投资者逐步认识到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以及风险偏好提升(一方面是改革、一方面是对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预期平稳)成为市场更加主导的力量。那么就中期而言,这两者被赋予更高权重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的波动就应被淡化,除非经济再次出现失速的风险。只要这两个因素的趋势仍在向好,那么中长期乐观是可以期待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