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些稍微懂得一点高级微观经济学动态分析的中国马经领军人物早已经放弃对劳动价值论的辩护,有兴趣的请读人大版《高级政治经济学》(张宇等主编)的左先生的相关文章。他们的观点与罗宾逊夫人的观点相同,即即使劳动价值论失效,也不影响剥削理论的成立。
2、在人类充满竞争的动态博弈之中,劳动仅是价值的源泉之一,而且随着人口的膨胀和人口以外的资源、禀赋的稀缺,劳动以外的价值源泉越来越昂贵了。
3、以瀑布而言,如果考虑到生产者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则企业家才能是把自然的瀑布变成投资品的决定性因素。
4、由于专业分工,企业家才能可能独立于普通劳动之外。而马克思仅承认产业工人的劳动,否认企业家(资本家的一种)是劳动的。
5、企业家的对价值源泉贡献在于1)应对不确定性2)创新。
6、为什么数千万苏联无产阶级面对苏联的垮塌而无动于衷?因为由于意识形态的束缚,整个苏联已经缺乏价值的有效源泉,没有人来考虑未来,没有人来考虑长期,没有人来考虑创新。所以苏联无产阶级无情地抛弃了公有、计划的极左苏联。
7、斯蒂格利茨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中指出了马经粉丝的最后堡垒:即使实践失败了,也不能说理论失败了,只能说病人病错了。哈哈,这样说来,“教皇无谬误”就成为真命题了。
8、最后,许多人把罗默当作劳动价值论的最后救命稻草,实际上罗默的理论中是将劳动价值与效用价值混用,如他的论文运用了大量的诸如劳动与休闲的分析之类的效用价值理论。按照马克思,休闲绝对不具备劳动价值,无法跟劳动进行“等量交换”。所以罗默这根救命稻草太脆弱,不然以他的名气,早已成为中国马经者的第二个救命恩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9 19:20:52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