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326 3
2008-06-09
投资改变生活
2007年是人们投资意识全面苏醒的一年,虽然目前面临本轮牛市最大的调整,但其实2007年入市的新股民是一群幸运的人。在一年多时间内,他们同时经历了市场的大起大落,浓缩了老股民们几年的投资体验,实在是一笔难得的财富,如果不能从中深刻反思,则是对这笔财富的巨大浪费。

  首先要评估自己是否适合进入股市,“股市有风险”并非一句空话,最近4个月的调整已经给很多人上了生动一课。评估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自己是否具备在股市赚钱的能力,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这个市场。2007年的大牛市行情下,依然有超过半数的人处于亏损状态,这一残酷事实已经表明,股市并不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场所,如果不适合在股市生存,即使将来股市上涨到1万点甚至更高,也并不意味着自己的资产能随之增值。在通货膨胀的背景下,有投资理财的意识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要有合适的策略,股市并非是投资理财的唯一途径。如果让股市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反而是得不偿失,不如早早离开为妙。

  如果一定要投身股市,一定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进入股市。是看到周围人都进了股市,自己也按捺不住?还是为了抵御通货膨胀,不让自己的资产缩水?或者是想在股市一夜暴富?或者是希望通过股市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

  不同目的对应不同的投资目标,不同的目标也就对应不同的投资策略。比如第一种人,只是耐不住寂寞而进入股市,那么股市的确是一个不错的娱乐场所,涨涨跌跌都能带来快乐,小赌怡情也不会有太多套牢之苦;如果是第二种人,只为抵御通货膨胀不让资产缩水,在合适的价格上选定一家业绩优良的公司持有一年,回报肯定超过CPI(我国2007年的CPI为4.8%),根本用不着为短期的涨跌而操心;如果是希望一夜暴富,股市肯定不是最佳选择,期货的机会比股市更大,所以,寄希望在股市一夜暴富的最好离开股市,投身期货;如果是希望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需要做的功课显然有很多。

  普通人通过投资实现财务自由并非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对于新股民而言,如果将眼光放在未来5年、10年乃至更久,目前被套的困局只是短暂一瞬,对眼前的小得小失不必过于执著。如果有较为长远的眼光,首先要放弃一夜暴富的思想,而是要培养自己持续盈利的能力。

  评价自己的盈利能力通常有两个坐标。一是绝对收益,比如在过去一年你的收益是50%、100%,或者-20%等等,这是绝对收益水平。二是相对收益,就是和指数比较,你是跑赢还是跑输大盘指数?比如上证指数在2007年上涨97%,你的收益如果是50%,虽然绝对收益还不错,但还是跑输大盘,说明投资能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上证指数本轮下跌30%,而你的账户收益为-10%,虽然出现亏损,但说明你跑赢了大盘,还不算太糟糕的成绩。当然,最理想的成绩自然是既获得不错的绝对收益,同时又能超越大盘,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就可以在股市真正有所作为。

  做一个简单的算术测验,如果每个月获利5%,一年后盈利是多少?5年后盈利是多少?这两个数字应该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一年的盈利是80%,5年的盈利是1868%。也就是说,如果你投入10万元,每个月保证5%的盈利,5年后即可变为186.8万元。如果每个月盈利10%,一年的盈利为3.13倍,5年后盈利为304倍。每个月超过10%的盈利能力估计很少有人能达到,5%~10%的水平还是有很大的现实空间,尤其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如果放弃一夜暴富的想法,转而博取更为现实的5%,最后收益其实会远远超过所谓的一夜暴富。最近有媒体曝光了浙江的一对夫妇,在股市里用11年使自己的资产翻了4万倍,资产总值达到20多亿元,被誉为“最牛散户夫妇”。其实,中国的散户里卧虎藏龙,不为人知的高手还有很多,每个人的成功之路或许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他们的财富绝非贪一日之功,而是日积月累而来。

  “股神”巴菲特可谓人人皆知,最近刚刚以62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超越比尔·盖茨,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首位,但他在股市的盈利能力到底如何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实巴菲特每年的盈利只有25%,这样的水平估计让很多人不屑一顾,但是巴菲特的神奇之处在于他将25%的盈利持续了30多年。由此可见,在股市生存的关键不在于你某次盈利的多少,而是你是否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即便是让很多人不屑一顾的年收益25%,10年后也是9倍的涨幅。

  很多人对年收益25%甚至月收益5%都会不屑一顾,但更现实的情况是,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尚且有超过半数的人亏损,所谓眼高手低,市场已经提供了鲜活而残酷的案例。造成亏损的局面并不能抱怨市场,市场其实已经提供了足够多的机会,投资者更应该反思自己的投资行为。可以肯定的是,亏损的大多数人属于追涨杀跌的一群人,如果只是老老实实持有某只股票一年,只要不是超级垃圾股,一年的回报不太可能出现亏损。

  中国股市虽然有18年的历史,但真正起步其实始于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对于这样一个新兴市场,而且正好处于中国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之下,现阶段的投资机遇其实远远大于巴菲特经历的30年。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增长的几年内,投资者可以提高自己的收益预期,以最大程度分享经济的成长。当中国经济增幅放缓时,则应该适时降低收益预期。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增幅超过30%的背景下,每年获取25%的收益并非难事,当然,前提自然是自己投资有道。

  新股民买股票的一大特点就是喜欢听从别人的建议,或是受身边的所谓高手,或是一些漫天飞舞的内幕消息,或是一些股评家的影响。当然,善于听从水平高于自己的人的建议并没有错,但是长期来看,依赖别人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即使某次别人的建议让你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你自己并不知道股票为何能涨,对自身水平的提高并无帮助,而且很有可能下次就赔个精光,如果习惯听从别人的投资建议,那还不如干脆去买基金,至少基金经理们总还算得上是专业理财。

  如果想要在股市持续盈利,最终一定要对股票形成自己的判断。即便是自己的判断屡屡犯错,但如果能总结经验教训,一定能迅速成长为高手,否则总是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在股市拼搏再长时间也不过是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事实上,通过自己的思路在股市连续获利,看着市场最终验证自己的判断,这种思维的乐趣有时甚至会超越财富积累带来的快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9 21:30:00
有见地,有感悟。很有启发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9 23:12:00

貌似什么都没有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9 23:31:00

心态很重要   浮躁的人不适合做股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