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股市再次狂泻 这是怎么了? 周四全球股市再现大跌,欧洲股市连续第八天走低,创出2003年以来最长连跌纪录,有投资者正在考虑所谓的非核心国家是否会重新陷入金融危机。而每股盘前也大幅下挫,10年期美债升至2000年以来的最高超买水平,WTI原油跌破80美元,为2012年6月来首次。
美股期指周四盘前重挫,道指期货一度跌200点。昨日美股重跌势头很可能延续。今日多位联储高官将讲话,而高盛等重要公司将发财报,投资者将观察这些是否会改变今日走势。道指期货现跌160.5点,报15846.5点,跌幅1.0%;标普500指数期货跌1.29%,报1822.95点。
欧洲三大股指再遭重挫。截至目前,法国CAC40跌幅3.43%,报3804.71,英国FTSE100指数下跌2.14%,报6082.16,德国DAX指数下跌2.36%,报8369.84。
欧美股市暴跌“七宗罪”
关于欧美股市暴跌,纽交所交易员周三提出了七个原因:
1、周三美东时间8:30,美国零售销售数据公布,惊人疲弱,美国Q3 GDP预期预计将下调。
2、规模达540亿美元的艾伯维-Shire收购交易告吹,也让股市承压。
3、美国9月PPI下行让交易员提到了通缩担忧,再看看油价吧。
4、纽约制造业数据也极差,不及预期。上月数据为近五年新高。
这并不是完全名单,但涉及了各个领域的风险:经济放缓、公司盈利下滑、物价下跌、地缘政治动荡和埃博拉这样前景未知的事件。
5、美国第二位护士感染埃博拉病毒,她还搭乘了一架商业航班。
6、希腊股市接近全面崩盘。
7. ISIS.
通缩:股市暴跌幽灵
素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的Jon Hilsenrath撰文称,在这轮市场波动背后潜伏着一个决策者认为几年前已解决掉的问题——通缩。
Hilsenrath指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物价普跌逐渐成为市场担心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各国央行均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宽松政策,试图消除通缩的影响。
但如今,全球经济的放缓,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股市集体遭到抛售,债券收益率狂跌……这一切都表明,通缩并没有走远。
欧洲和日本的通缩忧虑尤为明显,这两大经济体的领导人正在绞尽脑汁扭转经济放缓的趋势。欧元区9月CPI终值0.3%,为五年新低,远低于2%的通胀目标。在如此低的通胀水平下,诸如德国经济放缓或乌克兰地缘冲突之类的事件就可能让整个欧元区陷入通缩。甚至连欧元区之外的国家也收到了影响。瑞典统计局周二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下降0.4%,8月为下降0.2%。
哈佛大学教授、前美联储理事会成员Jeremy Stein表示,欧洲的通缩风险确实令人担忧,决策者应该更加大胆。
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已经在6月和9月两次降息,并推出了新的银行借款和资产购买计划。但由于德国的反对,欧洲央行目前还难以推出类似于美国、英国、日本那样的大规模QE.
在糟糕经济的折磨下,法国和意大利都倾向于增加财政刺激来推动经济,两国都呼吁欧盟放松财政赤字的“紧箍咒”,允许各国提高公共开支。
本周,德国经济部大幅下调了2014年和2015年经济增长预期,欧洲发动机的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尽管如此,默克尔和朔伊布勒仍然拒绝推出财政刺激措施。
日本的CPI在突破1%之后,近几个月又开始出现回落,经济学家预期今年将再次跌回至1%以下。高盛更是不客气地表示,安倍将不得不承认日本经济陷入衰退。
美国面临的情况与欧、日截然不同。今年早些时候,美国的通胀一直在朝着美联储2%的目标前进,但受到全球其他地区经济放缓和美元走强的影响,美国CPI正面临下行压力。昨天数据显示,美国9月PPI价格已经出现下滑,本月大宗商品的下挫可能会加剧通胀的下行压力。
而新兴市场国家领头羊中国的通胀也不容乐观。由于经济有效需求不足,中国9月CPI意外降至1.6%,重回“1”时代,创2010年1月以来新低。由于中国经济增速下滑,且政府多次表态不会推出全面宽松,中国CPI未来可能会长期处于该水平。
债券收益率狂飙 危机时刻来临?
周四市场再度陷入恐慌性抛售,在欧股全面下挫及美股期货大跌的同时,债市却走势分化。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关口,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9%。垃圾债收益率飙升的情况和欧元区危机时刻如出一辙。
标准普尔指数期货下跌1.2%,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历史低位0.715%,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1.99%。
垃圾债收益率则是全面走高。葡萄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值3.58%,爱尔兰国债收益率上升20个基点至1.90%;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大涨29个基点至2.4%。而希腊国债收益率更是大幅上扬逼近9%!这说明希腊融资成本正在大幅增加。
美国和德国债券收益率走低意味着投资者资金正在疯狂涌入这些传统的避险资产中;而垃圾债收益率飙升则说明资金正在快速撤离这些高风险资产。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的时候,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垃圾债收益率的大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