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农林经济学
2008-6-14 18:34:00
几千年的"传统"  注定了老百姓就是被压榨的  养活如此多的"官员"  还真不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4 19:51:00

切不可自喜,中国的粮荒一定不能出现,要注意农户的稻作经营行为,如果这按目前这种状态发展下去的话,不出十年,中国粮食安全会出大问题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4 22:57:00

现在应该让粮食涨价了.

再也不能打着稳定粮价的幌子侵害农民的权利了.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粮价上涨的机会,可政府又不让涨.

再说,现在化肥\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涨的很快,粮价再不涨,岂不是多收了三五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5 07:18:00
粮食大丰收,可是农副产品涨价得厉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5 08:14:00
同意老兄的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5 10:56:00
评论好长没发表成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5 12:35:00
有远见,很多时候都会胜人一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5 19:14:00

农明的确很苦啊,政府目前出台的政策只能缓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要得到深入的解决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5 22:37:00
好东西,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6 01:01:00
老百姓是最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6 09:34:00
农业是根本,粮食是根本中的根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6 16:08:00

tongyi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6 16:31:00
补的还没有涨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7 01:00:00

农民兄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7 05:25:00
以下是引用beixun在2008-6-14 11:34:00的发言:

种粮农民如何增加收入:

第一,提高总产量。依靠技术进步带动粮食产量的增加已经遇到瓶颈。导致种粮农民只节省了时间,但无法增加收入。

第二,降低投入成本。种粮的投入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运输,犁工,脱粒,雇工(由于耕种收割等环节需要在短时间内集中完成作业,需要雇工)。其中成本份额最大的是前三项,这三项由公司集团控制,后四项在农村没有垄断完全市场竞争。其中前三项涨幅超过粮价的涨幅。

第三,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这里指的是收购价格。收购价格对于农民才有真正意义。粮食价格虽然高涨,但农户所能分享的粮食价格上涨份额较小。其价格差额大多被流通环节所截取。如被小商贩,某些大公司。这里有一个特点需要说明,即粮价的上涨对与农户往往有一个时间滞后,也就是说当农户手中的粮食大多出手,才会在收购价上体现出价格的上涨,即使当时最终环节的价格很高,农户在信息上以及粮食的储存上毫无优势可言。也就是说物价的上涨对农户来讲能够得到的实惠少的可怜。

对策么,先从价格形成入手,再从成本控制入手,最后从技术改进入手。详细的不说了。

同意!

从长期看,还需有稳定政策支持劳动力转移和人口城市化。否则,面对庞大的农业人口,高额补贴永远不可能实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7 10:36:00

农民为中国经济做的贡献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伟大+血泪。

谁以后再说农民怎么样,真的他很愧对吃的那些粮食。

我也不想用中国农民伟大来形容他们。毕竟伟大不能解决问题。

伟大不等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伟大不等于教育水平的提高,

伟大不等于社会地位的提高。

政府和市民们,已经把农民们这样的廉价付出看成了一种应该的义务。

可悲啊!

中央的一号文件应该再多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7 19:51:00
还是别直补的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7 22:05:00
请教一下,如果不采取直接补贴,有没有其他更多更好更适合的提高粮食产量、质量的途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04:09:00
土地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08:56:00

对于三农问题,在大方向下,其实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研究和改进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09:34:00

对3楼的观点表示赞同,个人认为对农民的补贴效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农民人口过多,财政收入有限.这跟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无法相提并论,二是机构臃肿,再多的补贴层层克扣,也剩不了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10:47:00
以下是引用putiyun916在2008-6-17 22:05:00的发言:
请教一下,如果不采取直接补贴,有没有其他更多更好更适合的提高粮食产量、质量的途径?

现在有一个问题可能大家还不是很清楚:

       直补的金额目前是按照农户所耕种的土地面积来拨发的。这里要明确一个“农户所耕种的土地面积”,这个面积指的是上个世纪90年代每户所分得的集体土地,以玉米生产地吉林省为例,大约每人能分得2到3亩的土地(每亩是1000平方米),农民所得的补贴就是这一块。

       但实际情况是另一翻景象。以吉林玉米产区为例:吉林省的农户所耕种的土地还包括:1、国有林场或土地开发出来的耕地承包给农户耕种的土地,2、集体林地或荒地开发出来承包给农户的土地。(这后两种土地大多是在80年代90年代国家鼓励农户开发出来的土地,所有的开发费用由农户自己负担的,开发费用相当巨大。但后来被征收回去,从新承包给农户,并收取大量的承租金。)

       后两块土地占农户实际耕种的土地面积的比例更大,要远远超过最前面的2、3亩土地,而实际上农户并没有享受后两块土地的粮食生产补贴。

      下面就会有两个疑问:1.后两块土地国家给没有给补贴,给补贴是否合理,谁是补贴的享有者(国家,集体,还是农户)2.如果政策给了补贴,为什么农户没有享受到。

       由于农户耕种土地的上述结构不同,会导致掌控土地的部门进行暗箱操作:第一,如果后两块土地有补贴话,出租方会拉台出租价格,农户承包土地的价格不断上升(其实即使没有,也是这种情况了),第二,如果没有补贴,用补贴手段来调控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因为只有2到3亩的土地是受补贴调控的。

        那么,最有效的调控办法就是针对农户实际购买种子、化肥、和销售的粮食进行补贴,也就是针对农户的生产成本和销售终端两个环节进行补贴,这两种补贴都可以反映在整个农户生产经营的两头,这样对农户种粮的补贴和调控可以反映到农户实际的耕种面积了。究竟要怎样办还要看政策的目标是什么,想要将利益输送到哪里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8 10:51: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11:24:00
全民节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14:41:00

对农民手中的粮食收购价格要适时调整,第一是与国际市场粮价同步增长,但幅度可以控制;第二是根据国内物价总体水平,保持粮食收购价与CPI增幅同步;第三是根据粮食种植成本的上升幅度来决定粮食收购价的提高幅度。总之一句话,让农民愿意种粮、种的起粮、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和CPI增长一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22:17:00
最好说清楚一些。你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细节太多了,影响你的例子的可信度。居然1亩=1000平方米都出来了。。。。


大约每人能分得2到3亩的土地(每亩是1000平方米),农民所得的补贴就是这一块。

       但实际情况是另一翻景象。以吉林玉米产区为例:吉林省的农户所耕种的土地还包括:1、国有林场或土地开发出来的耕地承包给农户耕种的土地,2、集体林地或 荒地开发出来承包给农户的土地。(这后两种土地大多是在80年代90年代国家鼓励农户开发出来的土地,所有的开发费用由农户自己负担的,开发费用相当巨 大。但后来被征收回去,从新承包给农户,并收取大量的承租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8 22:49:00
这中间农民兄弟做了很大的贡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00:26:00
以下是引用unicornliu在2008-6-18 22:17:00的发言:
最好说清楚一些。你的描述不符合实际的细节太多了,影响你的例子的可信度。居然1亩=1000平方米都出来了。。。。


大约每人能分得2到3亩的土地(每亩是1000平方米),农民所得的补贴就是这一块。

      
但实际情况是另一翻景象。以吉林玉米产区为例:吉林省的农户所耕种的土地还包括:1、国有林场或土地开发出来的耕地承包给农户耕种的土地,2、集体林地或
荒地开发出来承包给农户的土地。(这后两种土地大多是在80年代90年代国家鼓励农户开发出来的土地,所有的开发费用由农户自己负担的,开发费用相当巨
大。但后来被征收回去,从新承包给农户,并收取大量的承租金。)

东北农村用的丈量法分两种,第一种是法定的15亩为一公顷,每亩为667平方米,第二种也就是我所说的,大亩即10亩为一公顷或叫一晌(1亩是1000平方米)。东北农户习惯用第二种方法计算。所以当你从农户口中得出他的粮食产量和官方公布的每亩粮食产量一定是不同,区别就在于大亩和小亩之间的区别。

我对东北农村还算了解,请问还有哪个不符合细节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19 0:30:0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09:13:00

粮食问题专家、中国谷物网总裁冯小健说,目前的世界粮食危机并不是供应危机或者生产危机,一定程度上是一些国家非食用消费特别是能源消费造成的价格危机。

原来这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09:29:00

农业是国家立国之本,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目前国家嘴上说重视,实际还差得很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9 10:17:00

中国之大,历史遗留和现实发展的问题那么多,当然要一步步改起来。

农民的苦大家都知道,但不应该全部职责政府的无效,大家学经济的应当群策群力,不

只是抱怨和指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