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自己的理解,再补充几句,欢迎大家指正。
偏好是一种约束,产权也是一种约束。 购买物品,首先要考虑偏好,然后要考虑选择购买多少?这一购买量是可行的吗?可以承担这一购买量的后果吗? 产权也许不会影响偏好,但肯定会影响选择的范围、选择的可行性和选择的后果!!! 在很特殊的情况下,不同产权下作出了同样的选择,这不能说明产权与选择无关,而是说在考虑了产权这一制约因素之后作出的最优选择碰巧相等而已。 穷人与富人的儿子形成的偏好也许不一样,也许一样,但购买的物品一般不一样,很大的原因就是产权的影响。 所以,偏好与产权都会影响选择。
私有产权有时是否不是价格形成的必要条件的吗?那样看价格是怎样定义了。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这个帖子不加精太可惜了
我的看法很简单,对于特定的艺术品来说,其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无穷大(供给弹性为零),这种艺术投资品的现在价值主要受投资人对该艺术品未来价的值预期的影响。
据说,艺术品的估价要看时期.如果是某个时期的代表或开创了一个时代,那么最贵,然后是这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比较优秀的作品,这样价格就基本算正规的排下来.
这样一来,虽然艺术品都是单件的,也会有相互替代的效果了吧,
问题1实在是太复杂,还是回答问题2吧:
我认为在市场完全有效(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且不存在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价格形成与私有产权无关
产权和偏好有什么关系?
首先有产权才能有市场。无主之物怎么能交易,艺术品和钱都得有人持有才行。你说用的公款,那么产权不是以私有产权的形式存在,公款怎么用?你说了不算,我说也不算,领导说了才算,领导越大说话越算,是按照权力大小来执行产权。哪个有效率?我不知道。私有产权下买这个古董的成本就是价格,我怎么用那笔是随意的。但是在权力安排产权下来说,这笔钱的用途可能被限制了,用这笔钱买古董的成本变小了,所以公款的话会比较不把钱当钱。
产权约束改变的时候,行为也相应变化。偏好这种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为了逻辑好看才摆出来的,大街小巷来往的人无数你说的出他们的偏好?偏好只有在交易发生后我们才能放马后炮,只有交易的行为说明了一个人的偏好,这个和产权的形式又有什么联系呢?
楼主对经济学的基础概念把握的不准,且相当混乱。这个帖子加精说不过去。
艺术品价格形成机制,我觉得要分几个方面来认识。首先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收藏价值,以至市场价值,共同影响价格的形成。其次,艺术品的价格受市场的影响,包括市场的供求(与一般商品类似),市场的炒作、市场的投机行为、市场的投资行为等等。第三,受到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第四,受到交易方式的影响,是面对面的交易(画廊、地摊那种)还是以拍卖方式(不同的拍卖价格也会不同)成交对艺术品的最终价格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一点粗浅之见,盼更多人指教。
为什么要在偏好和产权上纠缠呢?
这不是个对投资标的价值理性预期的问题吗?
你们的争论倒也有趣,真的挺有趣的!
在同一个时间,一件艺术品只有一个价格,但是按你们的解释或者说是试着解释,倒有几十种方法,在下真是佩服佩服!
只不知,哪种解释是对的?哈哈
谢谢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