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2166 7
2008-06-13
亏损没什么,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为什么亏损,从亏损里学到东西。周二复盘以来A股大幅低开可是并没有人封锁交易系统不让你卖股票啊,投资者完全可以当时止损出局。其实从中央银行突然袭击上调存款准备金,而且力度之大是出乎意料中的出乎意料我就觉得这个市场会开始新一波的下跌。今年1月份花旗公布年报巨亏的第二天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给因为中国平安再融资已经脆弱不堪的股市沉重打击。今年4月份记得某一个周末大家都苦盼出台利好救市之时,我们等来了存款准备金的上调。

  为什么中央银行屡屡扮演落井下石的角色呢,我想这主要是我们国家的制度问题,银行的主要利润主要来源是存贷利差,存款是其放贷的来源,是维持其运转的根本,在中央银行已经预知08年中国经济将会遭受方方面面困难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当然是自保,而自保的办法最有效的就是降低投资,让资金回流银行,降低投资也就是从股市里分流资金。我想证监会的目的是维持证券市场的稳定,而作为我国的资金推动型股市维持稳定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资金,这就与中央银行的调控目标相反。中央银行已经给我们做出了示范,危机面前,学会自保,让自己先活下来,那么我们在这场暴跌里死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这波反弹我没赚到钱主要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没有及时应变,太相信网络和政府了,政府的各个部门为了自保,我却听信一些不知哪里来的说法,比如在地震期间我相应号召锁仓,没有进行操作,比如我相信王岐山的到来能给股市带来新的气象,比如我相信去年年底国家给化工科技的投资我跟党走能取得收益,这些都让承受了巨大的亏损。在股市里人性的弱点暴露的很完全,贪婪,轻信,跟风都是非常不成熟的表现,任何人扭转不了趋势,我国古代许多朝代出现过力挽狂澜一时的英雄,如王安石,岳飞等,但是没一个英雄能组织改朝换代,经济周期面前任何一个领导人,一个利好政策的效果也是暂时的。再说锁仓,当时我是怀揣爱国之心了,可是砸盘的大有人在。再说个股,一些国企的问题长期存在,也不是国家投资就都赚钱。

  至于08年的行情,我认为不具备发动大行情的条件,新的牛市根本只是空谈,最高看到4200

4200点一带也是年线位置,一般股价上穿年线是新一轮牛市的标志,否则行情只能是认为反弹行情,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具备走出新一波大牛市的外部和国内经济条件,单靠政策无法达到此效果,此轮牛市是以人民币升值和股改,奥运会为背景的,要想上穿年线再出现新一波大牛市要需要几个让投资者信服的故事才行,也只有让大资金信服的故事才能让他们入场,只有他们入场增量资金才能带出一波大行情,显而易见这个条件不成立。至于会跌到什么位置,熊市不言底,08年的行情以波段为主,大盘点位应该是本轮调整止跌位置到4200点之间的大箱体之中,其中3700点的套牢密集区是非常重要的中转站,在3700点的多空博弈将直接决定了方向。

  人们就是不想说,牛市结束了,股改失败了,通货膨胀了,但是我们应该学会活下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6-14 14:19:00

不同国家的央行,其政策目标多寡可能各异,但没有一个国家央行会舍本逐末的将货币政策目标放在资产价格上而忽略了自己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任务:维持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央行的政策可能兼顾资产价格,但当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走势出现了背离的时候,央行显然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所以,认为央行对股市“落井下石”,实在是对央行用意的误解。

宏观经济学和证券交易规则告诉我们,股市交易保证金的多寡,影响的只是货币供应的结构而不是总量:资金不论是在居民的储蓄账户里还是保证金账户里,都是在银行体系里,并没有流出银行体系,从而也不会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4 14:58:00
谢谢版主的指教,看你的论述我认识到自己确有偏差,我想请教一下,银行资金转证券之后的资金(或者持股或者是在证券的帐户的现金)应该算作投资还是储蓄,如果算作投资那么还算银行体系的资金吗?央行维持物价稳定,保持银行系统安全上调准备金率,这个政策我很认可,毕竟国家通货膨胀泛滥每个国民都受损失,股市亏损对个人只是小事。只是确实对股市造成了重大影响,反应了一种政策信号,我挺困惑证监会和中央银行在工作上应该是什么样一种分工协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4 21:46:00

指教万不敢当,相互学习。

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有别于投资学意义上的“投资”,它们有重合的地方,区别起来的话,后者主要是微观个体意义上。打个比方,一个企业上市融资,居民认购其股票,对居民而言,这是投资,但如果企业没有将募集到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而是持有现金或者购买了其它金融资产,宏观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是没有变化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4 23:07:00
就是没形成可以带来增值的资本在宏观上就不增加货币流动性。08之前一直叫稳健货币政策,也就是说流通中货币仍然高于社会中商品,但是今年改口叫从紧货币政策了,这个变化表明流动性过剩已经得到解决,流通中货币小于商品,CPI和PPI的高涨很大原因来自于国际的原油期货和美元的持续贬值和国内的灾害而非国内经济运行本身,如此坚定的从紧,特别是在股市风雨飘摇里这样做,你怎么看待这次准备金率的上调呢?证监会和央行都对国务院负责,那么两个部门分别出台政策之前会有相应的沟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6-15 07:12:00

高手交流,受益匪浅,大家继续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