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利用外资的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
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分工的全球性重组加速了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中国由其得天独厚的政策、环境、成本优势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引资国。外来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也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安徽省位于中国经济最具实力、充满活力的华东地区,是21世纪中国东西部经济交流融合的重要桥梁,是中国正在兴起的重要的加工业生产基地,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特别是近年来以“中部崛起”为契机,发挥特有的区域优势,安徽省在引进丸子数量上屡创新高。利用外资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规模持续扩大,并成为“十一五”时期的重要内容。
一、 安徽省利用外资的特征
第一,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十五”时期,全省利用外资从2000年的4.2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6.9亿美元,年均增长32%,其中2005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9亿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十五”期间,全省累计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922个,吸收合同外资53.2亿美元。
第二,外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资投向结构优化升级,从一般性加工工业扩展到先进制造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十五”期间,我省一、二、三产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分别是2.5%、67.3%和30.2%,与“九五”时期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明显提升。外商投资从短平快的试探性项目逐步转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大中型长期项目,产业政策导向作用明显增强。利用外资项目质量显著提高,单个项目的合同外资额由“九五”末的257万美元提高到“十五”末的369万美元。
第三,投资方式和来源进一步拓展。外商投资的方式除了中外合资、合作、外商独资、股份制以外,外资并购、BOT、TOT以及境外上市也成为我省外商投资的主要方式。截止2005年底,前来我省投资的国家和地区共有84家。来我省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由“九五”末的16家增加到“十五”末的28家。
第四,外商投资对我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增长点,是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05年,我省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比200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中,外商投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比15.4%,比2000年提高了3.3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缴纳税收占全省税收总额的比重为10.6%,比2000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全省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占全省外贸进出口额的比重为30.7%,比2000年提高了3.2咯百分点。
第五,利用外资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坚持外商直接投资、其他投资、对外借款“三箭”齐发;充分发挥市、县、开发区和省属大企业四大引资主体作用,实现“四个轮子”一起转;加强政策促进,完善目标考核,加大服务力度,创新招商方式。
二、安徽省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利用外资对安徽省经济增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外资是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在资金攻击上影响经济增长;同时是政府税收的一支重要来源,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促进了安徽省的产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增强安徽省产业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第三,利用外资推动了安徽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另外,外资在扩大就业及发展贸易等领域起着重大的作用。
以下就从投资、消费、政府支出及进出口差额等方面入手,根据1990—2006年的相关数据,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检验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表1 1990—2006年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及相关经济指标
年份
GDP(亿元)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居民消费(亿元)
财政支出(亿元)
进出口差额(亿美元)
资本形成(亿元)
1990
606.54
0.1345
327.48
59.9774
4
139.7
1991
600.2
0.1076
318.76
79.77
5.5624
149.23
1992
801.16
0.5466
385.21
92.16
3.3048
189
1993
1069.84
2.5764
569.62
72
3.714
413.59
1994
1488.47
3.7
740.27
93.27
5.2638
598.87
1995
2003.58
4.8256
996.1
135.8776
7.7809
824.61
1996
2339.25
5.0661
1189.925
178.7143
4.0563
944.44
1997
2669.95
4.3443
1383.75
207.2408
7.1814
1064.27
1998
2805.45
2.7673
1453.35
242.0656
6.9279
1117.86
1999
2908.58
2.6131
1559.1
288.6031
7.037
1049.96
2000
3038.24
3.1847
1615.43
323.4728
9.9712
1094.97
2001
3290.13
3.3672
1725.8
403.7988
9.4872
1185.5
2002
3519.72
3.8375
1833.19
456.8579
7.2529
1310.3
2003
3923.1
3.672
2038.1
507.4398
1.7945
1455.21
2004
4759.32
5.5
2296.38
601.528
6.6207
1983.21
2005
5375.12
6.9
3888
713.0633
12.5762
2365.01
2006
6148.73
13.9
4441
940.2329
14.3036
2786.53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其中X为实际利用外资额,I为资本形成,C为居民消费,G为政府财政支出,TB为进出口差额,Y为国内生产总值GDP,c为常数项, 和 为随机扰动项。
第一阶段:根据表1的数据,借助Eviews软件对实际利用外资与资本形成、居民消费、财政支出及进出口差额数据分别进行OLS线性回归。
模型:
第一,利用外资对安徽省资本形成(投资)的影响。马克思提出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中心现象,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实际利用外资对安徽省(投资)地影响的回归分析方程式为:
I:资本形成(亿元)、X: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根据表1中第三、七列数据,拟合后方程为:I = 286.17 + 205.96*X
t 1.92 6.91 =0.76 =0.74 F=47.69 DW=0.65
分析表明,安徽省市级利用外资与资本形成关系密切,实际利用外资与资本形成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实际利用外资大力促进了安徽省投资增长。实际利用外资一方面有效换届了安徽省资金供需紧张的矛盾,另一方面通过带动内资和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带来一个乘数效应。实际利用外资平均每增加1亿美元,安徽省资本形成就可以增加205.96亿元人民币,按7.00元/美元的汇率计算,乘数为29.42。
第二,利用外资对消费的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办企业,雇佣劳动者支付工资,由于外资企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工资水平也高,劳动者获得了更多的消费能力。此外,外国投资者在省内的消费也增加了。外商投资对安徽省居民消费的影响回归分析方程为: M :居民消费(亿元)、X:市级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根据表1中第三、四列数据,拟合后方程为:M = 322.75 + 317.33*X
t 1.39 6.84 =0.76 =0.74 F=46.84 DW=0.99
分析表明,利用外资通过增加劳动者的即期收入,改善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有效刺激了内需,提高了安徽省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福利。分析表明安徽省利用外资平均每增加1亿美元,居民消费就可以平均增加317.33亿人民币,按7.00元/美元的汇率计算,乘数为45.33。
第三,利用外资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安徽省内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加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也努力提高政府效率。利用外资对政府财政支出的影响的回归分析方程式为:
G:政府财政支出(亿元)、X: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根据表1中第三、五列数据,拟合后方程为:
G = 57.36 + 65.94*X
T 0.95 5.45 =0.66 =0.64 F=29.68 DW=0.35
分析表明,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与政府财政支出关系密切,实际利用外资与政府财政支出存在高度的正相关关系。实际利用外资大力促进了安徽省地方财政支出的增加,1990-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平均增长1亿美元,安徽省地方财政支出可以增加65.94亿元人民币,按7.00元/美元 的汇率计算,乘数为9.42。
第四,利用外资对进出口贸易差额的影响。利用外资相关设备、技术、原材料进口和制成品与大量出口,对进出口贸易顺差有正的影响。利用外资对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回归方程是:
TB:进出口贸易差额(亿美元) X:实际利用外资额(亿美元)
根据表1 中第三、六列数据,拟合后方程为:
TB = 3.95 + 0.74*X
T 4.15 3.90 =0.50 =0.47 F= 15.19 DW=1.54
分析表明,安徽省利用外资与进出口贸易之间关系密切。由于安徽省近年来实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提高了本省外贸竞争力,目前,工业制成品出口已取代初级产品成为安徽省出口商品的主导。另外,外商直接投资通过设备投资和技术转移直接促进了安徽省技术的进步,高科技产品出口为安徽省出口做出了很大贡献。1990-2006年,实际利用外资平均增长1亿美元,安徽省外贸顺差增加0.74亿美元。
第五,利用外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际利用外资通过资本形成、消费、政府财政支出和进出口贸易差额四个渠道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其回归方程为:
Y:GDP(亿元)I:资本形成(亿元) M:居民消费(亿元) G:安徽省地方政府财政支出 TB:进出口贸易差额(亿美元)
在支出法计算的GDP中,资本形成是内生变量,与随机扰动项 可能相关。但由方程一: =0.76, =0.74可说明资本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外资的影响。资本形成与随机扰动项只可能存在弱相关或不相关。另外,居民消费、财政支出和进出口差额都是外生变量。所以把资本形成(I)、居民消费(M)、政府财政支出(G)、进出口差额(TB)以及常数项(c)作为工具变量,
根据表1中第二、四、五、六、七列数据,利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有以上的OLS回归可知,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实际利用外资存在高度相关。拟合(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后的方程为:
Y = 430.97 + 2.24*I - 0.44*M + 1.81*G + 1.07*TB
T 3.25 6.11 -1.50 2.02 0.04
=0.99 =0.98 F=257.08 DW=0.94
结果表明居民消费M的t值为-1.50,根据2倍经验法则我们不能拒绝 =0的虚拟假设。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安徽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72%,城镇化水平较低,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较慢,造成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失效;另一方面还由于创业和就业不足,造成安徽省内消费不足,消费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政府依靠投资来增长经济,造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严重失效。剔除居民消费M,重新做回归,方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