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在一夜之间,一个词开始在我们的面前频繁出现,这个词是“越南金融危机”,令我们吃惊,蓬勃的亚洲第五虎似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成了一只病猫,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从各种媒体对越南的高速发展的大力吹捧中转过神来,铺天盖地的已经各种反思了,越南究竟怎么了?这场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将走向何方,中国对此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呢?谁为谁狂特别撰写此帖,与大家共同探讨。
  提前声明,小民在学校时读过两年国际贸易,但是毕业之后从未从事此类工作,因此对于经济方面的评论基本是缺乏理论支撑,也缺乏观察深度,所以评论中有部分内容是结合了一些报道的观点,另外在中国应对措施方面只是个人看法,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所谓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CPI指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目前,越南在这些指标方面的确是是危险的,比如:股市短短8个月的时间里从1100多点下跌至不到400点;越南盾兑换美元的贬值幅度达到40%;越南胡志明市的楼市也下跌了约50%;CPI也一路暴涨,5月份的CPI上涨则高达让人瞠目结舌的25.2%,4月份食品价格环比上涨高达34%;1-5月,越南贸易赤字达到144亿美元,照此下去,越南全年的外债有可能接近甚至2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以此来衡量,越南的确处于金融危机的状态,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对于越南的金融状况,比之1997年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泰国,似乎并没有到不可收拾的时候,目前对于越南金融危机最关注的声音都来自越南国内之外的媒体,对于普通越南国民来说,生活虽然变得艰难了,但是还没有到完全无法承受的地步,越南民众虽然已经开始大量购买黄金,但是多数还是相信政府有能力控制局面,所以,此时的越南应该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上,如果采取正确的调控措施,有可能减缓金融紧张状况,如果措施不当则有可能导致危机加剧,演变成一场真正的危机。
  越南金融危机之所以发生,有内因,也有外因。掌握海量流动资本的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哪个国家或地区有机可乘(在此方面,我并不赞同金融危机是一种政府行为),就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这种行为在国际上称为剪羊毛,内因在于,被剪羊毛的国家或地区内部的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存在漏洞,这些漏洞在一些外在原因的作用下被引发或放大,从而给国际炒家提供了这种机会。我们分析越南的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的确存在这方面的漏洞,并在今年相对严峻的国际环境被推波助澜:
  第一、对外开放步子迈得太大,开放速度过快,吸引来了大量外资,但是越南本身市场容量有限,很难形成实际购买力,因而造成流动过剩,从而造成越南盾的本币泡沫,股市和房产市场非理性增长,水分太大,从而为金融危机的爆发留下了隐患。
  第二、越南执行错误货币政策,为促进经济发展,越南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当通货膨胀的苗头出现之后,没有及时进行货币紧缩,为了防止越南盾对美元的贬值,越南央行又大量购买美元,卖出越南盾,更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流动性问题。
  第三、全球范围的粮食和石油价格暴涨对越南造成巨大的冲击,拖累了越南经济,越南为了平衡贸易逆差,大量出口大米,再加之今年以来越南连续遇到自然灾害,从而导致国内粮食供应紧张,从而加剧了国内的通货膨胀,打击了国民的信心。
  第四、美国次贷风波也对越南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次贷风波发生后,大量热钱撤出美国,一部分热钱进入越南,寻找投机机会,从这种程度上来说,越南金融危机因美国次贷危机输出到世界后而加剧。
  正是因为以上原因的存在,导致国际炒家对越南情有独衷,开始了对越南的做空过程,在危机爆发之前,大量热钱进入越南,做空股市、楼市、汇市,在获利之后迅速离场,越南的资本市场于是面临灭顶之灾,越南毕竟是一个GDP只有700多亿美元的经济小国(不及中国的深圳市),无法完全以本国的力量独自解决这样大的金融问题,越南在对初期金融危机的处置方面如果措施不当,就将进入到真正的危机状态,多年的经济开放成果势必毁于一旦,因此,期待外部的支持就成为越南政府的必定选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去向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无疑于与虎谋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理解越南领导人对中国的这次突然访问了。
  中国网民关注越南金融危机的一个最重要原因在于这是一个中国的邻国,与中国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越南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中国,越南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发展模式与发展过程均与中国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越南出现了金融危机,会不会导致多米诺骨牌现象,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甚至会波及到中国国内呢?这是我们网民最关心的。
  在此方面,小民的观点与一些国内的经济学家的看法是一样的,越南的金融危机有可能走向进一步的恶化,但是不会对中国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对于东南亚各国的影响不大可能类似上次东南亚金融风暴,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越南的国内的情况不同于当年的泰国,虽然近年来越南在大力推行经济改革与市场开放,越南始终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些方面,越南政府对于经济的调控能力要强于当时的泰国,越南盾至今还是不可自由兑换的货币,在货币政策上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第二、东南亚各国经历过上次危机,对类似情况的处理更有经验,积累了对付国际炒客的经验,不至于出现像上次那样手足无措或者乱用药方的情况。
  第三、相比于1997年,地区合作机制日趋成熟,东盟和中日韩的“10+3机制”等都已经很相对成熟,东盟清迈货币互换协议及东盟与中日韩联手设立8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基金,将会对稳定东南亚金融秩序将会起到作用。
  在这里我们再去理解越南领导人对中国的突然访问,小民的感觉其实并非要求中国立即提供实质帮助,而是在为接下来的进展增加一道屏障,可以放手采取调控措施,其实进程也的确如此,之后之久,越南就连续出台了数项措施。
  对于中国而言,中国虽然目前的国内情况与越南有类似之处,但是中国又着自己的不同之处,比如,中国是一个经济规模巨大的经济体,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要超过越国这样的中小型国家,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1.76万亿美元,超过G7国家总和,这对于任何试图做空中国的国际炒家都是一种震慑,当然,越南目前的危机还是应该让我们警醒:
  第一、对外开放需要循序渐进,保持节奏,切不可一昧追求高速导致经济过热;
  第二、要将对外开放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要寄希望其它国家也像我们一样期待中国经济可以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监管,特别是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一定要采取措施应对国际热钱的进入,中国正处在人民币的升值阶段,处处以逐利为目的的国际资本显然不会放弃这样的炒作机会,我们需要早做准备,特别警惕楼市、股市、汇市三方面巨幅波动会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早采取措施比晚采取措施要好。
  第四、永远不要忘记中国国情,切忌完全套用西方经济理论来解决中国的经济问题,认真总结以往应对此类问题的经验教训,特别要注意到全球化对一国金融状况的影响。
  最后,谈一下中国对于越南金融危机的最佳策略。许多网友都关心这一点,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对这样一个屡次给中国添堵至今还未完全消停的邻居出现危机,就是要袖手派观,任其自生自灭;一派则认为要全力救援,毕竟这是中国邻国,中国也在越南大量的投资,越南也是中国在东南亚的重要贸易伙伴,如果越南出现问题,一方面影响中国的受益,另一方面危机扩散起来,引发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金融危机,甚至有可能对中国造成较大冲击,而且援助越南也有助于帮助中国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对此,小民的观点是救援,但是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及合适的方式,要注意这样几点:在援助的目的上,我们首先要保证这援助是建立在对中国经济环境的保护之上而不会损害本国利益;在援助的时机上,不易太早,也不晚太迟,因为国与国之交往必定要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太早,危机的严重性还没有为越南所深刻体会,援助的道德价值就大打折扣,如果太晚危机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援助的物质成本将大大增加,而且有可能导致收火烧身,甚至还会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对于时机的判断,小民认为最佳的时机是在越南无法独立应对危机公开救援的时候。
  越南金融危机对中国是挑战也是机遇,这是一面镜子,我们要从中照出自己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同时又可以在全球经济受美国经济拖累的情况下尝试争取中国的经济方面的话语权。世界话语权包括两类,一类是经济话语权,一类是政治话语权,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政治话语权,但是我们可以借助经济方面的影响首先争取经济方面的话语权,世界已经认识到了美国在某些经济方面(例如美元走软及游资冲击)的破坏作用,这也是各个国家及地区试图建立应对金融危机的地区机制(如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在清迈协议下联手设立800亿美元的共同外汇储备、西亚产油国讨论建立油元)的重要推动因素。中国通过单边或多边的方式加强在解决全球金融问题方面的参与,推动人民币全球性强势货币地位的建立,通过经济话语权的获得进而获得政治话语权,最终成为新世界秩序的主要倡导者与维护者,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