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004 0
2014-10-22
创业板五年:VC/PE平均回报8.67倍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在这5年时间里,创业板不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公司数量、市值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在深圳举行了开板仪式,其初衷是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让更多企业参与到资本市场中,而其定位是着眼于推动新模式、新技术公司的发展。创业板推出至今已经5年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时的初衷,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发展,帮助大量创业、创新企业成长,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转型。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在这5年时间里,创业板不论是从市场规模还是公司数量、市值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五年时间,创业板由首批28家企业快速发展至397家,总市值规模接达2.2万亿元。相较于2009年首批上市的28只家公司约1500亿元市值,5年时间市值增幅逾1400%。
  而借助创业板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各VC/PE企业充分发挥了资本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VC/PE机构通过创业板上市公司共实现519笔IPO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74.7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为8.67倍。
  创业板“圈钱效应”逐步改善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创业板在5年时间内共实现了397家公司挂牌上市。
  但从年度细分来看,创业板在经历了2010至2012年的快速发展后,在2013年受到IPO停摆的影响发展出现停滞,而2014年初虽然IPO再度重启,但从数量及规模上却受到了限制,今年以来共有42家公司上市,融资规模为182.5亿元,远低于2010年的963.3亿元和2011年的791.5亿元。
  从具体资料来看,在创业板的397家公司中,其中有9家公司融资规模超过20亿元,其中2010年上市的碧水源(SZ.3000070)以25.5亿元的融资规模居首位。国民技术(SZ.300077)与沃森生物(SZ.300142)以23.8亿元并列第二位。
  创业板退出账面回报率走低
  长达一年的IPO暂停,使得监管层剔除掉一些财务作假等问题公司,使得重启后的上市公司更加优质。而2014年IPO重启后,VC/PE机构的投资情况也有所好转,但较2012年VC/PE机构上市项目的退出回报率出现明显下滑,多数投资项目的回报率不足10倍。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五年间,VC/PE机构通过397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实现了519笔IPO退出,总计获得账面退出回报674.7亿元,实现平均账面回报率为8.67倍,实现了不俗的投资业绩。按年份来看,创业板市场估值逐步趋于理性,机构IPO退出的账面回报由2010年最高的13.4倍逐年下滑至2014年机构退出的4.06倍。
  按单个案例项目来看,2010年8月7日上市的顺网科技(SZ.300113)为沃美投资带来了1.89亿元的账面退出回报,账面回报率高达217.28倍,成为创业板市场IPO退出最成功案例。
  五年间,投资创业板IPO项目并成功退出,为VC/PE机构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成功退出项目最多的机构是深创投,该公司在五年间共有19个投资项目在创业板上市,累计获得账面回报29.27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12.33倍。
  而紧随其后的达晨创投,也成功退出14个投资项目,累计账面回报14.52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5.81倍。另外,中科招商、金石投资和同创伟业也分别有11个、9个和8个项目在创业板上市。
  制造业公司数量居前
  投中研究院统计发现,从行业分布数量来看,制造业及IT两大行业上市公司数量占据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其数量分别为129家和83家。另外,医疗健康、能源及矿业行业并列第三位,数量都是42家。化学化工、电信及增值、农林牧渔行业IPO上市公司也超过10家。
  从IPO融资规模来看,根据投中集团旗下金融数据产品CVSource统计,制造业、IT和能源及矿业排名前三位,融资金额分别是770.6亿元、472.35亿元和315.19亿元。
  从创业板上市公司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上市企业分布区域较为集中,其中大部分位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其中广东(82家)、北京(63家)、江苏(47家)、浙江(40家)、上海(31家)、山东(19家)。这六省市共拥有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达282家,占全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71.03%。
  VC/PE机构投资理性回归
  虽然创业板在5年时间里发展迅猛,但从整体市场规模来看仍然较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反观美国市场,纽交所是美国的主板市场,纳斯达克是创业板市场。而在国际上,普遍公认纳斯达克是比较成功的创业板市场。
  2014年9月,阿里巴巴登陆纽交所融资218亿美元创下美股新纪录,另外,我国许多的高科技公司如百度、新浪等都在纳斯达克上市并有较好的表现。为什么这么多国内优秀的公司要远赴海外上市呢?
  业内人士认为,主要还是由于创业板在制度等方面仍不完善。目前创业板对上市公司的门槛要求较高,而国内的一些创业期企业在盈利上达不到要求或者排队时间过长而放弃国内远走海外上市。所以,创业板的发展在改革。
  而近期证监会发布了关于支持深圳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的15条意见,其中一条为:“将积极研究制定方案,推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设立专门的层次,允许符合一定条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满12个月后到创业板发行上市。”这也就意味着,一些尚处在亏损状态的互联网企业有望在A股上市。
  投中研究院表示,证监会近期发布的改革意见不仅降低了创业板对上市企业的门槛要求,还吸取了国外很多创业板无法控制创业型企业高风险最终失败的教训,最终平衡的结果。而创业板最有可能走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首先,中国有许多中小企业,最重要的是能够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中国市场由于商业模式等问题基本不能指望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而推动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创业板是最能满足中小企业需求的方式。
  其次,中国创业板必须多元化发展,对比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虽然它有50%的上市公司来自高科技公司,但仍有一半的上市公司来自传统行业。而国内创业板市场高新技术公司占比近九成,极易重演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危机,创业板应多吸收来自传统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多元发展,避免成为“科技板”。
  最后,从制度上对上市门槛、IPO定价、圈钱、退市进行梳理,降低创业板上市门槛限制,让更多具有优秀发展潜力的公司可以提前上市融资;对上市公司定价机制进行改革,避免动辄几十倍的市盈率;限制企业高管等人群的大规模圈钱;严格制定执行退市标准,减少创业板半死不活公司继续交易。
  创业板市场刚刚起步,但是前景广阔,其所带动的民间资本和民间企业也会快速的成长起来。
  从数据看,创业板的推出,在直接向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提供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渠道,有力地带动了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民间资本的活跃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链条。
  而伴随着A股排队IPO的逐步上市,未来VC/PE机构的账面回报有望快速增加,机构对市场的投资热情将被再度点燃。但伴随着国内上市公司的估值体系发生变化,上市公司高市盈率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也将会引导VC/PE机构对投资标的公司的选择更加理性,将更加注重目标公司的内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