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615 3
2014-10-25
2014年10月25日1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阚枫)“在高考指挥棒下,可以理解中国家长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考试能力,但是,必须清楚,好成绩并非一个人的终身竞争力。”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25日在北京表示。
  10月25日,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主办的第七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以“孩子的声音”为主题的论坛上,教育学者、中小学及幼儿教育工作者以及众多大中小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近年来,诸多亲子类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上赚得较高收视率,电视机前,越来越多的70后、80后,甚至部分90后中国父母,透过电视节目开始反思为人父母之道。
  但是,从“虎妈”“狼爸”引来社会对“棍棒教育”的质疑,到诸如“大学生快递脏衣服回家”引发舆论对“蜜糖教育”的声讨,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折射出中国父母对家庭教育的双重困惑。
  在25日的论坛上,针对中国家长多寄希望于考试与升学来“望子成龙”的心态,俞敏洪提出了孩子的“终身竞争力”概念。
  “中国的家长追求名校,但是,其实考进北大清华的孩子未必一定具有竞争力,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中,真正取得成就的人的比例,并不比一般大学高多少,所以,好的学习成绩与孩子的终身竞争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俞敏洪说。
  俞敏洪表示,在中国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高考指挥棒下,对于到底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很多家长并没有清醒的认识。他们往往用单一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但是这样的培养,让很多孩子变得很功利,缺少自立能力。
  “培养孩子海阔天空的胸怀,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个性,培养孩子面对挫折和失败奋勇前进的精神,以及与人交往的团队合作能力,这些对孩子来说,比上任何大学都重要。”谈及“终身竞争力”的范畴,俞敏洪这样解释。
  在论坛上,与会的诸多教育学者也分析,无论是“棍棒教育”的严苛还是“蜜糖教育”的溺爱,中国父母都把孩子的成才作为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但是对于什么是“成才”,在当下的中国社会环境中,家长们更多的是去社会选拔标准中寻找答案,而“应试”与“升学”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中的标尺。
  “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个人得到自我完善,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在单一社会评价体系中,应试教育的大环境,让教育中的功利化、竞技化色彩越来越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从幼升小、小升初,到中考、高考,中国的孩子都处在一种被规划、被管理、被学习的状态,“中国家庭教育甚至异化为一种功利的亲子关系”。
  在熊丙奇看来,改变大的教育环境需要ZF、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需要中国教育的深层次改革,但是,作为家长来说,必须明确高考并非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考试更并非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
  他建议,在家庭教育中,中国的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公民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身心。(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26 00:02:17
sxghp 发表于 2014-10-25 22:37
2014年10月25日16: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 阚枫)“在高考指挥棒下,可以 ...
л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6 20:05:14
顶,中国教育的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9 18:29:41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