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191 0
2014-10-26
大空头:别以为央行真能拯救市场

   




客户端查看最新行情



  伦敦金融圈最著名的大空头、法国兴业银行(10.24, 0.01, 0.10%)首席策略师Albert Edwards“满血”回归了!两周之前他刚刚在和央行[微博]的“战斗中”铩羽而归。

  “为了你们的生活,请卖出你所有的风险资产吧!” Edwards的“发功”一开始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全球股市随即出现暴跌。但是万能的央行再一次在危机时刻站了出来,用口头救市的行动告诉Edwards,“我的地盘听我的。”

  当然,愤怒的Edwards并不会买账:

  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观点就是:全球央行上蹿下跳忙的不亦乐乎,也不可能改变经济周期的本质。2008年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央行刻意压制波动率的时间越久,随后的危害性和影响力就会越大,这是小学生都懂的道理。

  市场都对美国经济复苏很有信心,把拯救世界的宝都压在了美国身上。但是美国本身的不确定性就相当大,更不要说全球经济对其的拖累影响了。事实上,市场根本无需见到真正的衰退,就可能出现恐慌性抛售。1987年10月我们曾经领教过恐惧的威力,只要一丁点的怯意,脆弱的情绪就有机会大爆发。


  以股市和企业债为首的风险资产目前估值非常昂贵。所谓的复苏迟迟未能推升通胀的走高,这是十分糟糕的信号。美国5年期通胀利率预期在近5年的时间周期内的回落速度明显滞后于长期水平,这说明市场过度高估了央行的“控盘”能力。


  上周股市在短期内的急速下跌已经让我们见识到了波动回升可能随时到来。尽管央行官员们四处吹风稳定了市场情绪,但是投资者显然忘记了一个问题:美联储不可能永远不加息。

  另外,中国因素依然少不了的话题。上周美国零售数据不佳一度导致股市大跌,但是我认为中国CPI9月跌至1.6%是一个重要信号。通胀走低通常意味着GDP平减指数的下跌,而GDP7.3%的最新数据意味着中国广义的通胀水平应该只有1.0%左右,通缩阴霾如鲠在喉。


  而中国第三季度外汇储备大降1000亿美元未能引起市场关注也令我意外。外汇储备的增长放缓通常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紧缩。中国企业债的信贷恐慌已经出现了一些苗头,我认为这些东西都比美国的数据更有参考意义。



  最后,我还是要重申一次:为了你们的生活,请卖出你所有的风险资产吧

  Edwards和央行谁会是最后的赢家?我们拭目以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