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3547 10
2005-07-13
其实,宏观调控也就这么简单:供给不足抓供给,需求不足抓需求。

改革开放当初,中国的主要问题是供给不足。于是,财政赤字发国债,想尽一切抓投资、搞生产。甚至早在建国当初,就长期实施“剪刀差”,积累资本。货币投向生产、资源也投向生产。于是,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终于在上世纪末迎来了生产过剩的时代。

在生产过剩的时代,就是要努力抓需求。如果说供给是硬任务、硬指标,那么,需求就是软软任务、指标。抓供给,要蹶起屁股大干;抓需求,要头脑冷静去想。尽管它是软的,但由于受传统思维的禁锢,也是很难搞的。抓需求,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钱发给老百姓,让老百姓对市场做出选择,由市场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目前存在两个错误思想: 一是认为投资能够扩大消费需求,于是各地政府大上投资。我们知道,中国的工资很低,因此,投资转化为消费者需求的比例也就很低(大约10%左右)。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的效率就非常低,同时货币供应量飞速增加,生产资料价格增长。投入的多,产出的少,老百姓没有从中获得太多利益。——工厂的生产能力不是由技术上的生产能力决定,而是由老百姓的实际购买力决定。 另一个错误思想是在认识到以上错误的情况下做出的,这就是压缩投资。中国面临生产过剩、需求不足是公认的事实。但目前的生产力(人均1000美元的水平)相对于全国人民的绝对需求而言,仍然是严重不足的。因此,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生产力(而不是压制生产力)。因此,正确的办法不是压制投资、减少生产,而是扩大消费需求、扩大老百姓的购买力。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消费需求不足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归宿。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没有消费作为基础的投资,是没有效率的,是不能持久的。 目前的货币增长率也不低。但是,这些货币绝大多数投向了投资(一部分让外国人拿美元换走了)。如果同样的货币增量,是投向消费领域,是发给老百姓,则能够使老百姓的生活立即上一个台阶,同时,在强有力的消费需求的刺激下,投资活动会更加有效率。

本人预测,在双稳健的政策下,到今年下半年,会再次出现明显的通货紧缩。双稳健的政策无法坚持下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7-13 19:27:00

目前只是相对过剩而已。

货币的增发方式:

1、水龙头注水式:比如政府采购,公务员加薪,增加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加军费开支,三峡工程,西部大开发,提前消费贷款,为国有商业银行注资,不良贷款注销等等,靠近“水龙头”的人自然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囤积货币的数量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方式短期内对国内消费需求拉动较快,长期则加剧了贫富差距。

2、天空下雨式:又称为甘霖普降式,也就是本人在此论坛上广受批驳的“全民社保论”或者说“全民分红”。具体地说,就是把增发的货币按人头平均发放给每一位国民。这样发下去后,社会底层的民众(人数最多,分得货币总数额最大)用它作初级消费,中上层社会(人数不多,分得货币总数额不大)对这些钱看不上眼,就不管它了。初级消费的这部分货币就流动到企业主手中,用于发工资和提取利润,工资又再一次用于消费;在货币流动过程中通过提高消费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等杂税象抽水机一样把它们又帛回到国库,完成了它分配社会实物财富的伟大使命。

两种方式对比,下雨式比注水式的受益面更广、流动性更强,不易沉积。

个人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4 18:14:00

“供给不足抓供给,需求不足抓需求。”

我想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目前我主要处在“相对过剩”状态。

我们必须要做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消费,是生产的归宿。”但没有生产也不会有消费。

消费要提高,投资要跟紧。必须从整体来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4 21:40:00

投资和消费都要看对象,

政府投资简直就是浪费,是给和政府关系好的企业送钱.而不是凯恩斯的把钱给没钱的人,刺激消费.而企业投资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私企,基本上很多正在被迫非法集资},这又涉及银行的问题了.所以,在宏观上,政府发行货币还不是一个明显的市场行为.

消费上赞成天空下雨式的分配方式,大家都有钱花当然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5 16:44:00
不错,目前中国政府投资效率太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15 19:02:00

生产和消费是经济战车的前后轮。供给学派认为采用前轮驱动式足以带动后轮前进,那也没什么大错,可中国现在的问题是前轮充气太饱转速过快,后轮充气不足跟不上节奏,载人又太多,很受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