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付出,当然也还要有补充。在金钱的社会中,钱是用来解决自身的补充问题的。如果一些人消费后不付钱,那么另一些人的补充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也就是说如果自身的补充问题可以解决,那么就是不付钱也是可以的。比如说执行施工任务的铁道兵的粮食吃完了,后勤部队就会将粮食送上来,执行施工任务的铁道兵并不需要付钱给后勤部队。
如果后勤部队也自己生产粮食,那么无论是执行施工任务的铁道兵,还是后勤部队都不需要金钱就可以解决自身的粮食的补充问题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是采取类似这样的军队生产(当时似乎叫南泥湾大生产,生产运动)的办法解决军队的粮食问题的。
如果全社会都象军队这样不付钱的运行,那么钱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比如说,如果社会上的人在饭店吃饭都不付钱,而饭店里的原料来自社会,也不付钱,那么我们还要钱干什么呢?
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社会不是象部队那样的不付钱的运行呢?为什么我们还需要钱呢?
部队由于有强力约束,其基本上是一个整体,而社会则散乱的,人们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谁都强调自己,社会不是一个整体,所以社会才不得不使用钱。
社会为什么是散乱的呢?社会为什么不是一个整体呢?
这是家庭存在的结果,由于家庭的存在,人们本分成了小集团,你的财产是你的财产,我的财产是我的财产,你的人是你的人,我的人是我的人,所以才使社会很混乱。所以才不得不使用货币。所以要使社会成为一个整体,要不再使用钱,就必须使社会成为一家。
成为一家的社会与目前的社会主要有什么不同?
△财产是整个社会的财产了。在成为一家的社会里,财产是归全社会所有的,或者说财产归整个社会——这个唯一的家庭所有的。所以在成为一家的社会里,财产是公有的,因为财产属于全社会所有,财产也是私有的,因为财产是属于一个家庭——全社会的每个人所有。
△钱不再被需要了。钱的存在是家庭的存在的结果,因为家庭的存在,我要你家的东西或你要我家的东西就必须通过交换,这样也就有了钱。
△人际关系也不再是竞争的关系而是合作的关系了。人分成家庭就会彼此竞争(努力增加各自家庭的财产),而一旦社会成为一家,竞争便不再存在了,大家从此齐心协力全社会而努力了。
△国家不再被需要了。国家的存在也是家庭存在的结果,因为家庭存在,为了把不同的家庭协调在一起也就有了国家,而一旦社会成为一家,那么国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社会不再分裂了。在家庭的社会里,人类被分裂成穷人和富人这样的两大块(穷的家庭和富的家庭)。而在成为一家的社会里,由于财产是整个社会的这个家庭的财产,所以根本不会再有穷人和富人的区别了。
△不会再有军队了。因为军队是保卫国家的东西,是国家之间冲突的产物,既然国家都没有了,那么还要军队干什么呢?
△不再有政党了。在家庭的社会里,由于财产是分开的,所以人们的利益不统一,所以也就有了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政党出现。而一旦社会成为一家,人们的利益便统一成一个整体,政党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
如何使社会成为一家?
使社会成为一家的具体方法是:在各国境内建立小的成为一家的社会,因为成为一家的社会是先进的、合理的、充满爱的社会,所以其必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放弃旧的社会加入新的社会——成为一家的社会,这样成为一家的社会就会发展壮大,并最终使整个人类社会转变成成为一家的社会!
实现成为一家的社会需要出版的自由和结社的自由,推动中国社会向结社自由、出版自由的方向的发展将有利于中国社会进入成为一家的社会。
列宁、毛泽东何以实现不了理想社会?
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要社会一家。他们都试图在非社会一家的基础上消灭钱和建立理想社会。比如说列宁就试图在存在着不同的家庭的基础上消灭货币,结果他发现这根本是行不通的。所以他不得不施行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领导的这群人也都有各自的家庭,如果毛泽东试图使社会成为一家,那么他马上就会面临压力,因为他周围的这群人未必理解和接受成为一家的社会。这样社会就会陷入不稳定的状态,如果毛泽东顾及稳定,那么他只有放弃他的努力。
事实上毛泽东是不甘心的,所以直到他的生命后期,他还是最后搏斗了一把——这就是发动文革。但是由于社会不是一家,文化无法被彻底改革,所以毛泽东的文革也是没有用的。
小平的经济改革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类似的,都是在发现走不通以后不得不施行的政策。但他也没有认识到走不通的根本原因在什么地方,他认为他的经济改革只是权宜之计,一旦经济强大了,还是要走回头路的:继续在非社会一家的基础上建立理想社会。
http://blog.cat898.com/boke.asp?cian.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