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你真的会EXCEL么?
楼主
胖胖小龟宝
7451
12
收藏
2014-10-27
做计量的,学统计的,都会去学R,SAS,STATA ,EVIEWS, MATLAB什么的~~你是不是忘了还有一个很始祖级别的软件叫做EXCEL?
你是不是觉得它除了会弄弄表格,画两张图就没啥大作用了?
错了~~~
其实这软件真的非常强大,下面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那些命令操作的EXCEL技巧(入门,仅仅入门啊~~)
第一部分:常用函数和公式
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求和: =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排名: =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最高分: =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最低分: =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说明:COUNTIF函数也可计算某一区域男、女生人数。
如:=COUNTIF(C2:C351,"男") ——求C2到C351区域(共350人)男性人数;
优秀率:=SUM(K57:K60)/55*100
及格率:=SUM(K57:K62)/55*100
标准差: =STDEV(K2:K56)——求K2到K56区域(55人)的成绩波动情况(数值越小,说明该班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较小,反之,说明该班存在两极分化);
条件求和:=SUMIF(B2:B56,"男",K2:K56) ——假设B列存放学生的性别,K列存放学生的分数,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该班男生的成绩之和;
多条件求和:{=SUM(IF(C3:C322="男",IF(G3:G322=1,1,0)))} ——假设C列(C3:C322区域)存放学生的性别,G列(G3:G322区域)存放学生所在班级代码(1、2、3、4、5),则此函数返回的结果表示求一班的男生人数;这是一个数组函数,输完后要按Ctrl+Shift+Enter组合键(产生“{……}”)。“{}”不能手工输入,只能用组合键产生。
根据出生日期自动计算周岁:=TRUNC((DAYS360(D3,NOW()))/360,0)
———假设D列存放学生的出生日期,E列输入该函数后则产生该生的周岁。
在Word中三个小窍门:
①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波浪线。
②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直线。
连续输入三个“=”可得一条双直线。
★
第二部分:必备的Excel技巧
一、excel中当某一单元格符合特定条件,如何在另一单元格显示特定的颜色比如:
A1〉1时,C1显示红色
0<A1<1时,C1显示绿色
A1<0时,C1显示黄色
方法如下:
1、单元击C1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条件1设为:
公式 =A1=1
2、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红色后点“确定”。
条件2设为:
公式 =AND(A1>0,A1<1)
3、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绿色后点“确定”。
条件3设为:
公式 =A1<0
点“格式”->“字体”->“颜色”,点击黄色后点“确定”。
4、三个条件设定好后,点“确定”即出。
二、EXCEL中如何控制每列数据的长度并避免重复录入
1、用数据有效性定义数据长度。
用鼠标选定你要输入的数据范围,点"数据"->"有效性"->"设置","有效性条件"设成"允许""文本长度""等于""5"(具体条件可根据你的需要改变)。
还可以定义一些提示信息、出错警告信息和是否打开中文输入法等,定义好后点"确定"。
2、用条件格式避免重复。
选定A列,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成“公式=COUNTIF($A:$A,$A1)>1”,点"格式"->"字体"->"颜色",选定红色后点两次"确定"。
这样设定好后你输入数据如果长度不对会有提示,如果数据重复字体将会变成红色。
三、在EXCEL中如何把B列与A列不同之处标识出来?
(一)、如果是要求A、B两列的同一行数据相比较:
假定第一行为表头,单击A2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
“单元格数值” “不等于”=B2
点“格式”->“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
用格式刷将A2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向下复制。
B列可参照此方法设置。
(二)、如果是A列与B列整体比较(即相同数据不在同一行):
假定第一行为表头,单击A2单元格,点“格式”->“条件格式”,将条件设为:
“公式”=COUNTIF($B:$B,$A2)=0
点“格式”->“字体”->“颜色”,选中红色,点两次“确定”。
用格式刷将A2单元格的条件格式向下复制。
B列可参照此方法设置。
按以上方法设置后,AB列均有的数据不着色,A列有B列无或者B列有A列无的数据标记为红色字体。
四、EXCEL中怎样批量地处理按行排序
假定有大量的数据(数值),需要将每一行按从大到小排序,如何操作?
由于按行排序与按列排序都是只能有一个主关键字,主关键字相同时才能按次关键字排序。所以,这一问题不能用排序来解决。解决
方法如下:
1、假定你的数据在A至E列,请在F1单元格输入公式:
=LARGE($A1:$E1,COLUMN(A1))
用填充柄将公式向右向下复制到相应范围。
你原有数据将按行从大到小排序出现在F至J列。如有需要可用“选择性粘贴/数值”复制到其他地方。
注:第1步的公式可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数据范围)作相应的修改。如果要从小到大排序,公式改为:=SMALL($A1:$E1,COLUMN(A1))
五、巧用函数组合进行多条件的计数统计
例:第一行为表头,A列是“姓名”,B列是“班级”,C列是“语文成绩”,D列是“录取结果”,现在要统计“班级”为“二”,“语文成绩”大于等于104,“录取结果”为“重本”的人数。统计结果存放在本工作表的其他列。
公式如下:
=SUM(IF((B2:B9999="二")*(C2:C9999>=104)*(D2:D9999="重本"),1,0))
输入完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键,让它自动加上数组公式符号"{}"。
六、如何判断单元格里是否包含指定文本?
假定对A1单元格进行判断有无"指定文本",以下任一公式均可:
=IF(COUNTIF(A1,"*"&"指定文本"&"*")=1,"有","无")
=IF(ISERROR(FIND("指定文本",A1,1)),"无","有")
求某一区域内不重复的数据个数
例如求A1:A100范围内不重复数据的个数,某个数重复多次出现只算一个。有两种计算方法:
一是利用数组公式:
=SUM(1/COUNTIF(A1:A100,A1:A100))
输入完公式后按Ctrl+Shift+Enter键,让它自动加上数组公式符号"{}"。
二是利用乘积求和函数:
=SUMPRODUCT(1/COUNTIF(A1:A100,A1:A100))
七、一个工作薄中有许多工作表如何快速整理出一个目录工作表
1、用宏3.0取出各工作表的名称,方法:
Ctrl+F3出现自定义名称对话框,取名为X,在“引用位置”框中输入:
=MID(GET.WORKBOOK(1),FIND("]",GET.WORKBOOK(1))+1,100)
确定
2、用HYPERLINK函数批量插入连接,方法:
在目录工作表(一般为第一个sheet)的A2单元格输入公式:
=HYPERLINK("#'"&INDEX(X,ROW())&"'!A1",INDEX(X,ROW()))
将公式向下填充,直到出错为止,目录就生成了。
via:
http://www.itongji.cn/article/10263C32014.html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statax
2014-10-27 11:39:12
玩熟Excel可以提高效率,非常有用。。。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eviewsminitab
2014-10-27 14:36:50
谢谢 !!!!!!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tangyilin
2014-10-27 14:41:50
看标题好高端,进来一看全是基础。而且基础的不能在基础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Edwardu
2014-10-27 20:26:04
全是基本的常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thsu
2014-10-28 00:55:33
从零开始,基础关键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1010389040
2014-10-28 01:56:06
学习了,还真的很多不懂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xieqin
2014-10-28 07:58:23
excel2010已经很智能了,这些基础可以无视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neversarah
2014-10-28 09:13:01
太长了 看着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chishang
2014-11-5 14:52:13
大部分只会基本的操作,去面试的时候,那人问我会用excle么? 我回答说还熟练。 然后他就问会我会填充么? 我回答只会下拉填充。结果就被鄙视了一下。 现在知道了if语句,vlookup,round等都是很有用处的。还有一种小技巧之类的,日期+0然后再变回去可排序,否则的话日期格式排序不好排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xsella
2014-11-5 16:39:16
工作后才了解熟练应用excel是什么意思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yeyyz
2014-11-5 16:41:49
收藏,学习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笑然
2014-11-6 11:01:43
感谢楼主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Excel2000VBA一册通
excel 2003 百宝箱
Excel VBA 300语句集(三)
excel 函数求助
excel中比较初级的一个问题,但是急···
关于excel
快来加入吧 excel
《Excel问题集合》
excel最常用的公示
excel 大神之作
栏目导航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经管高考
SPSS论坛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经管类求职与招聘
求助成功区
热门文章
中国金融生成式AI多模态内容鉴伪与安全防御 ...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海外资管机构赴上海投资指南(2025版)
understanding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
【全美经典】离散数学
全球能源转型展望2025—全球和区域预测至20 ...
世界机器人2025年报告 World Robotics 2025
甲子光年_2025甲子Cool Vendor人形机器人大 ...
AOM:The Boundaries of Trust in a New Era
气象学-山东大学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