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08-7-6 16:48:00

人民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和他们的学生都没有看到这个文章吗?

在挑战面前装聋做哑,说明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6 21:37:00

理由我都跟你说了你还在这边问?你再问他们也不会回的。还是你就是来顶你的帖子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7 08:51:00

不但不能抛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变成坚持。我的理由是:

第一,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形成规律——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够推动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地发展——企业为了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生产出较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较多的价值,获得超额利润,必须努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企业管理,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等。

第二,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形成规律——商品的价值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能够调节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保持社会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企业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价值少于供给与需求一致的企业生产的价值,企业无利润可图,甚至亏损,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停止生产或向供给小于需求的行业转移资本;在供给小于需求时,企业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多于供给与需求一致的企业生产的价值,企业能够获得超额利润。

第三,劳动价值理论的生产劳动理论——生产劳动不但是劳动者(包括管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统一,而且是物质生产劳动、商业劳动、金融劳动、教育劳动、科研劳动、国家机关的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的统一。人们知道这个道理,就能使劳动者(包括管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全面、协调发展,使物质生产劳动、商业劳动、金融劳动、教育劳动、科研劳动、国家机关的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全面、协调发展。

第四,劳动价值论的价值生产规律——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能够使社会建立科学、正确的税收制度和分配制度。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参加生产劳动的矿山、土地是创造价值的重要因素,但矿山、土地创造的价值应该归国家所有即人民所有,国家应该对占有国家矿山、土地进行生产的企业征收矿山、土地税(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进行过阐述)。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不但可以增加国家收入,而且可以避免那些占有国家矿山、土地的企业或个人发“横财”,会使现在的住房价格降下来。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参加生产劳动的生产资料是创造价值的,国有生产资料创造的价值应该归国家所有即人民所有,国家应该对占有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企业征收生产资料占有税。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不但可以增加国家收入、解决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平问题,而且为正确实行按劳分配创造了条件——生产条件的分配是劳动产品分配的基础和前提。不能正确分配生产条件就不能正确分配劳动产品,就不能正确实行按劳分配。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现代的生产劳动是全社会各种劳动联合、协作进行的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商业劳动、金融劳动、教育劳动、科研劳动、国家机关的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联合、协作进行的生产劳动,劳动产品应该按照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进行分配。有些生产要素已经在联合、协作劳动的过程中分得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劳动产品,有些生产要素,如教育、基础科研、国家机关的劳动者不能在联合、协作劳动过程中分得自己的劳动产品,需要通过税收手段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中提取,而后再按劳分配给教育、基础科研、国家机关的劳动者。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剥削劳动者的手段,也是生产劳动的组成部分,管理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国家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管理劳动者的管理成果给他们分配劳动产品。

第五,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理论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产品的政策,就可以使国内的人民将闲置的资金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也可以吸收国外的资金进入中国市场,不但可以加快我国的经济建设的速度,也可以解决过去积累下来的人口过多的就业问题。

第六,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变化规律——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力成反比,为我们准确计量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商品的价值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样,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从商品价值的相对性上看,商品的价值是变化的,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力成反比。从商品价值的绝对性上看,商品的价值是相对不变的,商品的价值就与生产力成正比——生产力提高了,但它生产的商品价值没有变,而是使它生产的商品价值的数量增加了,使与之交换的商品价值提高了。工业的生产力提高了,工业产品的价值没有变,而是使与之交换的农产品价值提高了。这个事实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人们懂得这个道理,那么,现在出现的农产品价格的提高问题就不是问题,而是顺理成章的。

第七,劳动价值论的价值生产规律——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能够解决人们对马克思理论产生的各种困惑,解决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危机。过去,人们在学习马克思理论时产生很多困惑。如,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不是一致,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不是一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平均利润产生的原因是不是竞争,等等。因为这些困惑,人们对马克思理论产生了怀疑。如果人们知道劳动价值论的价值生产规律——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那么,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8 22:18:0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9 10:56:00

我说一点外行话,“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理论巨作。我们是应该好好地学,但学应该结合实际的学。决不能停留在当时“马克思”时代的历史“原点”上来学。更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学。

中国的革命是依靠“马克思列宁主义”,可是,“毛泽东”的学习方法是必须结合我们中国的实情。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我们国家是要走“社会主义”,而特别说明,我们要走的是“中国式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世界大同,是我们“人类”的共同相望,可是要走到这一最终的目的地,还得结合实情。也就是说“条条道路通罗马”。所以在我们学习“资本论”的同时,必须时刻结合我们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学习,决不能夸夸其谈。要“有的放矢”。当然,本人也很希望我们的教授们应该好好地带个头。

本人在此再说的出格的话。“马克思”是说出的“问题”的答案。而这种解题的方法各有差异,比如说“公有制”的问题。“人类”最终必须走上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这条路,因为“私有制”是社会发生一切弊端的根原。可是怎么走到建立“公有制”,可方法是很多很多的。这些只能有待于后人自己来发挥。可后人决不能说他就“不是”、“不对”、“不全面”、“缺乏理论依据”等等。为此就有一种人来买弄自己的“才能”,就依这些来夸耀自己的“发现”、“发明”……等等,这完全是一种不“虚心”之言语,我看这绝对是不对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9 11:28: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9 11:03:00

关于石油的价格问题:

如果从政治方面来看,这是帝国主义设的一个局:伊拉克战争是这个局的开始;而后是将巨额资金投入石油期货市场,操纵期货交易;最后是制造国际和地区紧张局势。这三招使石油价格保持在高位运行。

如果从经济学方面看,因为帝国主义将巨额资金投入石油期货市场,操纵期货交易,这就造成了一个虚假的需求,使供给与需求产生了矛盾,或者说,使需求大于供给,使石油价格保持在高位运行。

关于粮食的价格问题:

粮食的价格问题与国际政治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

从经济方面看,粮食价格高涨有两个原因:一是正常原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必然使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是马克思说的商品的价值与生产力成反比的规律的作用。因为过去十几年农产品的价格在西方国家的补贴政策支持下没有多大变化,现在西方国家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反对补贴,农产品的价格自然就上涨了。二是需求的变化。由于石油价格高,许多国家用粮食生产生物燃料,造成对粮食需求增加;由于有些国家受灾,粮食产量减少,使粮食的供给不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9 11:07:00

知者不言,是因为他们的知是假的,到现在为止,人民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为什么没有一个用真名实姓来讨论?

言者不知,是因为看者看不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0 16:56:00

如果我们承认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就能够使社会建立科学、正确的税收制度和分配制度。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参加生产劳动的矿山、土地是创造价值的重要因素,但矿山、土地创造的价值应该归国家所有即人民所有,国家应该对占有国家矿山、土地进行生产的企业征收矿山、土地税(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进行过阐述)。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不但可以增加国家收入,而且可以避免那些占有国家矿山、土地的企业或个人发“横财”,会使现在的住房价格降下来。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参加生产劳动的生产资料是创造价值的,国有生产资料创造的价值应该归国家所有即人民所有,国家应该对占有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企业征收生产资料占有税。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不但可以增加国家收入、解决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平问题,而且为正确实行按劳分配创造了条件——生产条件的分配是劳动产品分配的基础和前提。不能正确分配生产条件就不能正确分配劳动产品,就不能正确实行按劳分配。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现代的生产劳动是全社会各种劳动联合、协作进行的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商业劳动、金融劳动、教育劳动、科研劳动、国家机关的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联合、协作进行的生产劳动,劳动产品应该按照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进行分配。有些生产要素已经在联合、协作劳动的过程中分得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劳动产品,有些生产要素,如教育、基础科研、国家机关的劳动者不能在联合、协作劳动过程中分得自己的劳动产品,需要通过税收手段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中提取,而后再按劳分配给教育、基础科研、国家机关的劳动者。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剥削劳动者的手段,也是生产劳动的组成部分,管理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国家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管理劳动者的管理成果给他们分配劳动产品。

这样的理论和政策是深化经济改革的需要,我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开了一个药方,我们为什么要拒之门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1 23:43:00
这位的说得很简单扼要啊!我没什么好发言,但是楼主敢挑战也勇气可嘉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2 11:12:00

楼主的“班门弄斧”的精神,倒是可嘉的。“知无不言,言而无罪”。

不过说马经的近乎完美,似乎就不能令我们信服了。

就像亚当.斯密,西经的大成者,也不敢如此的。

作为一种理论,诠释它的前提、假设、预设是最重要的。我们总不至于宣称一种理论无边界吧。

比如楼主言:“内容-形式”,“抽象-具体”等哲学范畴,这本身就是仁者见仁的事情,更具有形而上学的特征。如此,谁说能说得清,似乎是很困难的事情,诉诸如此神秘的事情是不能证明结论或使结论具有说服力的。

比如如下例子:

“当代写作学研究需要广博的多学科的观念、知识背景和方法论武器。由于当代写作学的研究对象具有极高的概括域,以及写作言说行为的非在场性、当下化、非线性等特征,或者说,作为写作言说行为,具有多维控制场的性质,它受语言、心理、逻辑、思维、文化、文学、艺术、美学、政治、哲学精神的影响和扰动。对人类写作行为的本质、原理、规律的操作奥秘的研究,研究者就必须具有语言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政治学、哲学的基本知识与修养,否则,研究者就不能进入研究状态,就像没有这张'入场券‘就不能看一场精彩的演出一样。”

不知道楼主看了上面的小例子,有何感想?有一点是肯定的,当代写作学”不是普通人所能研究的,若非百科全书者,都不能进入研究状态“。如楼主言,马经者是得通晓”内容-形式“,”抽象-具体“,”静-动“等哲学范畴才能理解马经。若是如此,马经是如此的门槛高呀。我等进入门槛尚难,更别提出心意的想法了。

再如楼主言:”劳动创造价值,其中的劳动,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统一;创造是说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比劳动消耗的产品多;价值是劳动者生产劳动产品时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如果劳动等于劳动消耗,或是大于劳动消耗,此等劳动创造价值了吗?若非,为什么人而为之呢?

一个简单的小例子:“农民的年吃年用”怎样理解?

当然,楼主可能有很多理由。不过,如此在我们身边的事情,我们身边的经济学,我们理解的经济学,门槛可能不是那么的高。

如此,瞎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2 14:26:00

有异议应该明辨之,慎思之,既然是做学问撇开别的东西不讲,应该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而不是泼人家冷水,犯文人相轻的毛病!

难道爱因斯坦向牛顿的广义力学发起挑战,就是人家乱讲,将其扼杀在摇篮,就算是,也应该分清真假是非吧!

愤青也要分三六九等,不是说头上裹起布,摇旗呐喊的就是,蔡元培都几十年前说过要兼容并包的,书都读哪里了,各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2 18:55:00
以下是引用amakesi在2008-7-10 16:56:00的发言:

如果我们承认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就能够使社会建立科学、正确的税收制度和分配制度。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参加生产劳动的矿山、土地是创造价值的重要因素,但矿山、土地创造的价值应该归国家所有即人民所有,国家应该对占有国家矿山、土地进行生产的企业征收矿山、土地税(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进行过阐述)。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不但可以增加国家收入,而且可以避免那些占有国家矿山、土地的企业或个人发“横财”,会使现在的住房价格降下来。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参加生产劳动的生产资料是创造价值的,国有生产资料创造的价值应该归国家所有即人民所有,国家应该对占有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企业征收生产资料占有税。如果我们这样做了,不但可以增加国家收入、解决不同行业之间的分配不公平问题,而且为正确实行按劳分配创造了条件——生产条件的分配是劳动产品分配的基础和前提。不能正确分配生产条件就不能正确分配劳动产品,就不能正确实行按劳分配。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现代的生产劳动是全社会各种劳动联合、协作进行的生产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商业劳动、金融劳动、教育劳动、科研劳动、国家机关的管理劳动和服务劳动联合、协作进行的生产劳动,劳动产品应该按照这些生产要素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进行分配。有些生产要素已经在联合、协作劳动的过程中分得了自己应该得到的劳动产品,有些生产要素,如教育、基础科研、国家机关的劳动者不能在联合、协作劳动过程中分得自己的劳动产品,需要通过税收手段从其他劳动者的收入中提取,而后再按劳分配给教育、基础科研、国家机关的劳动者。再例如,按照生产劳动的各种要素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的观点,资本主义的管理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剥削劳动者的手段,也是生产劳动的组成部分,管理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国家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管理劳动者的管理成果给他们分配劳动产品。

这样的理论和政策是深化经济改革的需要,我解决当前的经济问题开了一个药方,我们为什么要拒之门外?

------------------------------------------------------------------------------

鸡蛋是鸡下的,鸡的功劳最大,但这不影响人吃鸡蛋.

我说的如此俗,就在一点:有必要为了找点分配理由,而牵强附会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2 19:16:00
以下是引用与圣光同在在2008-7-1 18:37:00的发言:

教授讲师们的事情从捞外快到赶论文,还要定期应付从本科到博士的学生以及他们的论文,那会来这里做这些没有无谓的争论。如果实在要争,我建议你参加定期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听说也有邀请类似业余的研究者的。。。听说而已。

------------------------------------------------------------------------------------------

中国的此类研究会,就是山头,按行政排座次,哪里会真搞学术,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3 14:3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3 16:39:00
楼主精神可嘉!!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5 10:30:00
现代的电子信息网络化社会马克思是没有研究到,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没有变,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劳动的矛盾没有变,商品经济没有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5 10:35:00

是的,鸡蛋是鸡下的,鸡的功劳最大,但这不影响人吃鸡蛋.

可是,你是鸡吗?这个社会是鸡的社会吗?

如果分配没有理由,那就是不公平的社会,人们就有理由推翻它。找点分配理由,怎么是牵强附会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5 17:30:00
马克思也说过资本论是有待发展的,只是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1 16:46:00

《资本论》是有待发展,因为它是没有完成的著作,因为它主要是从抽象的角度研究问题,虽然也从抽象到具体,提出了全面的观点,但因为马克思早逝,这项工作没有做完。

所以,我们要补充、完善《资本论》,这本书在年内可以出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2 15:49:00
以下是引用amakesi在2008-7-15 10:35:00的发言:

是的,鸡蛋是鸡下的,鸡的功劳最大,但这不影响人吃鸡蛋.

可是,你是鸡吗?这个社会是鸡的社会吗?

如果分配没有理由,那就是不公平的社会,人们就有理由推翻它。找点分配理由,怎么是牵强附会呢?

那看来大家研究经济规律的理念不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2 22:41:00
以下是引用amakesi在2008-7-15 10:35:00的发言:

是的,鸡蛋是鸡下的,鸡的功劳最大,但这不影响人吃鸡蛋.

可是,你是鸡吗?这个社会是鸡的社会吗?

如果分配没有理由,那就是不公平的社会,人们就有理由推翻它。找点分配理由,怎么是牵强附会呢?

你还没有分清经济存在和经济伦理。

按劳分配是一种经济伦理,按需分配是一种分配伦理,按资分配是一种分配伦理,按人头分配也是一种分配伦理。。。。。。,分配伦理有很多,关键是主流分配伦理是什么。

分配伦理是社会的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尤其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形成的分配伦理,应该和经济存在一致,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马克思的耗费劳动价值理论及其基于上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2 22:55:00

要理解和捍卫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阅读它的批判者写的文章和书籍。

楼主虽然看过《资本论》,但没有读过批判《资本论》的书籍,谈不上对《资本论》能够正确理解和捍卫。

教授们尽管理解错误,楼主的观点也不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3 16:54:00

请说出理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06:31:00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______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它不付合客观实际.是空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07:53:00
以下是引用sxfjb1941在2008-7-25 6:31:00的发言: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______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因为它不付合客观实际.是空想.

我补充一下:这是一个使用他的人都不知所云的句子,不管使用他的人是教授还是学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10:11:00

我读过的批判《资本论》的书籍有几十本,我对《资本论》的理解和捍卫是由此而产生的。

我的观点可能不正确,但在你没有说出理由之前,我还是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12:50:00

请楼上网友参阅本帖69-73楼我的分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14:32:00

看到这篇文章的名字,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叫《补充、完善〈资本论〉》?难道《资本论》还有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有人这样问,那我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是的,《资本论》还有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恩格斯告诉我们,《资本论》第二卷“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片断性质”(《资本论》第二卷3页);“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资本论》第三卷4页)。人们看到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多半带有片断性质”和“极不完全”的手稿编辑而成的。因为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时不想对马克思的手稿进行大的修改,“在编辑出版时,我最关心的是要编成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版本,即尽可能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马克思得出的各种新成果。”(《资本论》第三卷1005页)“只是在绝对不可避免的地方,并且在读者一点也不会怀疑是谁在向他说话的地方,我才加进自己的话。”(《资本论》第三卷第1005页)所以,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没有解决马克思手稿中存在的“多半带有片断性质”和“极不完全”的问题。其次,《资本论》第一、二、三卷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样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中,《资本论》第二卷“多半带有片断性质”,“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不但使《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也使整个《资本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最后,《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样确定《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看成是一个资本家,把无数个生产条件不同的资本家企业看成是中等生产条件的资本家企业。在这个前提下,必然得出、也只能得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结论。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由生产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组成的,是由千万个生产条件不同的资本家企业组成的,如果只研究一个资本家企业,只研究中等生产条件的资本家企业的生产规律,将认识停留在科学抽象阶段上,就会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错误。马克思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科学抽象之后,又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论研究生产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的生产规律,研究生产条件不同的资本家企业的生产规律,得出了与科学抽象阶段不同的结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他创造的价值比同种劳动要多。”(《资本论》第一卷354页)

看到我说《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人们可能以为我是要否定《资本论》。如果有人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与他们的想法相反,我指出《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是为了坚决捍卫《资本论》、正确理解《资本论》、科学发展《资本论》、广泛应用《资本论》。

一是为了坚决捍卫《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在这里得到了系统、科学的阐述,唯物史观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证明。“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列宁选集》第1卷第10页)可是,自《资本论》出版以来,反对《资本论》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反对《资本论》的声音甚嚣尘上。有明目张胆否定《资本论》的“错误论”,也有打着肯定的旗号否定《资本论》的“过时论”。他们反对《资本论》的共同方法是:从解读《资本论》开始,抓住《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那些没有认真读过《资本论》的人以为,《资本论》真的错了。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毅力,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就没有战斗力,一个国家没有信仰就没有凝聚力。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当然要捍卫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资本论》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完善起来。

二是为了正确理解《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但它首先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作为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资本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揭露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秘密也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可是,过去人们对《资本论》阐述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解得并不多,理解得也不正确。主要原因是人们不知道《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不知道马克思在科学抽象之后又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得出的经济理论研究具体问题,不知道《资本论》是一部没有完成的著作,没有将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行到底,把马克思在科学抽象阶段得出的结论当作终极真理,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要正确理解《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必须知道《资本论》采用的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必须把马克思没有完成的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行到底,必须把没有完成的《资本论》补充、完善起来。

三是为了科学发展《资本论》。凡是读懂《资本论》的人都知道,《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包含深奥的数理逻辑知识。只是为了让当时文化水平不高的无产阶级能够看懂这部著作,马克思才“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用通俗易懂的方法阐述自己的理论。(《资本论》第一卷7页)可是,有些人不知道《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中包含深奥的数理逻辑知识,不了解马克思用通俗易懂的方法阐述经济理论的良苦用心,错误地认为,《资本论》没有用数理逻辑知识阐述的经济理论是肤浅的经济理论、不科学的经济理论。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必须把《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的深奥的数理逻辑知识阐述清楚,必须用现代数理逻辑知识将《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补充、完善起来。更重要的是,《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必须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好办法是用现代数理逻辑知识将《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补充、完善起来。

四是为了广泛应用《资本论》。《资本论》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商品经济的根本理论,只要商品经济还存在,《资本论》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论》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当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可是,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他们一致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只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劳动者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劳动者使用的机器设备只转移价值,不创造价值。这种认识违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带来了严重的障碍。例如,错误理解的劳动价值理论无法解释现在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给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劳动者分配较多劳动产品等经济政策的正确性,也找不到深化经济改革的正确方法。因此,要取得改革开放的彻底胜利,就必须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值得庆幸的是,党中央早就认识到了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号召全党:“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再一次号召全党:“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可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场大讨论变成了左、右两派的“角斗场”。“左派”死抱着过去的错误认识不放,发表的观点苍白无力;右派则抓住“左派”的错误,猛烈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场大讨论不得不偃旗息鼓。

可是,“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场大讨论是不能偃旗息鼓的。因为这等于宣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正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正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不正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正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不正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正确,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就不正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不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会正确吗?更重要的是,不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搞清楚,就找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碰得头破血流。因此,在“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大讨论偃旗息鼓的情况下,我独自一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写成了《劳动价值论反正》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我原本以为,这本书的出版可以把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错误认识纠正过来。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依旧。这里自然有我人微言轻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人们不知道《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不知道马克思在科学抽象之后又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论来研究具体问题,得出了与科学抽象阶段不同的结论;不知道《资本论》没有将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行到底;不知道《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于是,我决定写一本补充、完善《资本论》的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20:03:00

信仰和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

楼主连一个领域的一角,还没有搞明白,就想融合两个领域,岂不太累了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5 20:53:00
以下是引用amakesi在2008-7-25 14:32:00的发言:

看到这篇文章的名字,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叫《补充、完善〈资本论〉》?难道《资本论》还有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有人这样问,那我就直言不讳地告诉他:是的,《资本论》还有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首先,恩格斯告诉我们,《资本论》第二卷“留下的修订稿很多,多半带有片断性质”(《资本论》第二卷3页);“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资本论》第三卷4页)。人们看到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的“多半带有片断性质”和“极不完全”的手稿编辑而成的。因为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时不想对马克思的手稿进行大的修改,“在编辑出版时,我最关心的是要编成一个尽可能真实的版本,即尽可能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表述马克思得出的各种新成果。”(《资本论》第三卷1005页)“只是在绝对不可避免的地方,并且在读者一点也不会怀疑是谁在向他说话的地方,我才加进自己的话。”(《资本论》第三卷第1005页)所以,恩格斯编辑的《资本论》第二、三卷没有解决马克思手稿中存在的“多半带有片断性质”和“极不完全”的问题。其次,《资本论》第一、二、三卷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样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中,《资本论》第二卷“多半带有片断性质”,“第三卷只有一个初稿,而且极不完全”,不但使《资本论》第二卷、第三卷缺乏系统性、完整性,也使整个《资本论》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最后,《资本论》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样确定《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生产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看成是一个资本家,把无数个生产条件不同的资本家企业看成是中等生产条件的资本家企业。在这个前提下,必然得出、也只能得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者的活劳动创造价值”的结论。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由生产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组成的,是由千万个生产条件不同的资本家企业组成的,如果只研究一个资本家企业,只研究中等生产条件的资本家企业的生产规律,将认识停留在科学抽象阶段上,就会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的错误。马克思当然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在科学抽象之后,又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论研究生产资本家、商业资本家、金融资本家和土地资本家的生产规律,研究生产条件不同的资本家企业的生产规律,得出了与科学抽象阶段不同的结论:“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或者说,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他创造的价值比同种劳动要多。”(《资本论》第一卷354页)

看到我说《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人们可能以为我是要否定《资本论》。如果有人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与他们的想法相反,我指出《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是为了坚决捍卫《资本论》、正确理解《资本论》、科学发展《资本论》、广泛应用《资本论》。

一是为了坚决捍卫《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剩余价值理论在这里得到了系统、科学的阐述,唯物史观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证明。“自从《资本论》问世以来,唯物主义历史观已经不是假设而是科学地证明了的原理。”(《列宁选集》第1卷第10页)可是,自《资本论》出版以来,反对《资本论》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反对《资本论》的声音甚嚣尘上。有明目张胆否定《资本论》的“错误论”,也有打着肯定的旗号否定《资本论》的“过时论”。他们反对《资本论》的共同方法是:从解读《资本论》开始,抓住《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使那些没有认真读过《资本论》的人以为,《资本论》真的错了。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信仰危机。信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毅力,一个民族没有信仰就没有战斗力,一个国家没有信仰就没有凝聚力。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当然要捍卫马克思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资本论》不全面、不完善的地方补充、完善起来。

二是为了正确理解《资本论》。《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但它首先是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作为一部政治经济学著作,《资本论》阐述的主要内容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资本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揭露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秘密也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上的。可是,过去人们对《资本论》阐述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了解得并不多,理解得也不正确。主要原因是人们不知道《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不知道马克思在科学抽象之后又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得出的经济理论研究具体问题,不知道《资本论》是一部没有完成的著作,没有将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行到底,把马克思在科学抽象阶段得出的结论当作终极真理,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因此,要正确理解《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必须知道《资本论》采用的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必须把马克思没有完成的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行到底,必须把没有完成的《资本论》补充、完善起来。

三是为了科学发展《资本论》。凡是读懂《资本论》的人都知道,《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包含深奥的数理逻辑知识。只是为了让当时文化水平不高的无产阶级能够看懂这部著作,马克思才“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用通俗易懂的方法阐述自己的理论。(《资本论》第一卷7页)可是,有些人不知道《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中包含深奥的数理逻辑知识,不了解马克思用通俗易懂的方法阐述经济理论的良苦用心,错误地认为,《资本论》没有用数理逻辑知识阐述的经济理论是肤浅的经济理论、不科学的经济理论。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我们必须把《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中包含的深奥的数理逻辑知识阐述清楚,必须用现代数理逻辑知识将《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补充、完善起来。更重要的是,《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必须发展,必须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好办法是用现代数理逻辑知识将《资本论》阐述的经济理论补充、完善起来。

四是为了广泛应用《资本论》。《资本论》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商品经济的根本理论,只要商品经济还存在,《资本论》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就永远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论》阐述的劳动价值理论当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理论基础。可是,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徒,还是马克思主义的敌人,他们一致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只有直接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者的活劳动才创造价值,其他劳动者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劳动者使用的机器设备只转移价值,不创造价值。这种认识违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违背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改革带来了严重的障碍。例如,错误理解的劳动价值理论无法解释现在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给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劳动者分配较多劳动产品等经济政策的正确性,也找不到深化经济改革的正确方法。因此,要取得改革开放的彻底胜利,就必须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本义,在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社会主义经济学。

值得庆幸的是,党中央早就认识到了弄清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公报号召全党:“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再一次号召全党:“要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可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场大讨论变成了左、右两派的“角斗场”。“左派”死抱着过去的错误认识不放,发表的观点苍白无力;右派则抓住“左派”的错误,猛烈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场大讨论不得不偃旗息鼓。

可是,“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场大讨论是不能偃旗息鼓的。因为这等于宣布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正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不正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就不正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不正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就不正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不正确,建立在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就不正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不正确,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会正确吗?更重要的是,不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搞清楚,就找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要在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碰得头破血流。因此,在“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大讨论偃旗息鼓的情况下,我独自一人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写成了《劳动价值论反正》一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我原本以为,这本书的出版可以把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错误认识纠正过来。但是,这本书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依旧。这里自然有我人微言轻的原因,但根本的原因,是人们不知道《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又从抽象到具体;不知道马克思在科学抽象之后又从抽象到具体,应用科学抽象的结论来研究具体问题,得出了与科学抽象阶段不同的结论;不知道《资本论》没有将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进行到底;不知道《资本论》存在不全面、不完善的问题。于是,我决定写一本补充、完善《资本论》的书。

 

我倒是很乐意关注。不过,那本《反正》我倒是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