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行业分析报告
15205 32
2014-10-29
华尔街有句谚语: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him how to arbitrage and you feed him forever. 由此可知套利交易有多么的诱人。
本期主题讨论是股票套利,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分享你知道的实际案例,中国外国的都可以,精彩内容一定重奖!

[原创] 最传统的套利交易是指对于同一个有价证券或者外汇在两个市场同时进行买和卖的操作,来赚取两个市场里的价差。自从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个法语词arbitrage的意思有所扩展,在股市中则包括了公司的兼并收购,资本重组,清算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事件所驱动的套利交易不会受到股市涨跌的影响。主要影响因素实则为该事件是不是会发生。  

在规范的股票市场中,由可能发生的兼并重组所产生的套利机会应该出现在上市公司发公告之后。比如:公司公告称,K公司和T公司将以1:1的股份比例进行合并,在公告前,K公司=40元/股,而T公司=30元美股。当公告发布后,套利机会便出现在两个公司股票的价差上,因为1:1的比例合并就相当于两家公司的股价理论上应该相同,而实则不同。当这样情况出现时,有两种交易方案:一是买入低估的T公司,另一个是组合操作,买入T公司的同时沽空K公司。假设这个组合操作中,买入10万股35元的T公司(公告发布后,T公司股价会有所上涨),来COVER10万股K公司的39元的沽空操作。那么此次套利的盈利是4元SPREAD乘以10万股。(未计算交易成本和税金)。
下面讲讲巴菲特的套利实例。

本帖隐藏的内容


巴菲特经常运用旗下保险公司的浮存金进行短期的股票套利交易,这显然与他所倡导的长期价值投资相左。他曾在致股东信中解释说,这些短期套利交易收益颇丰,比如1988年他们做的大量套利交易,投入资本为1.47亿美元,而回报是0.78亿美元;巴菲特给出的另一个作套利的理由是,在套利交易期间,经常需要短期锁定资本金,这样就可以抑制住手握大量现金时经常会出现的投资冲动。

巴菲特在24岁时,当时他还在其老师格雷厄姆的公司工作,操作了一次收获颇丰的套利交易。1941年至1954年,由于可可豆的短缺,价格从5美分飙升到了60美分,上涨12倍。一家叫ROCKWOOD的巧克力生产商,由于使用LIFO后进先出法对可可豆库存进行记账,因此该公司可可豆库存的市场价值其实非常巨大。此时该公司股东想在价格下滑之前清理掉大部分可可豆库存。由于资本利得税收政策的原因,该公司股东决定以可可豆作为补偿来回购公司股票。精明的巴菲特于是参与到了这一可可豆换股份的套利交易。他说,在连续的几个星期里,他不停的穿梭于交易行,用刚买来的公司股票换取可可豆的库存单,然后卖掉可可豆,而他完成这些交易的成本就只有去交易行的地铁票。

近些年,大部分套利交易会涉及收购事件。随着收购事件的频频发生,收购相关的套利也在升温。巴菲特给出评估这种套利交易的方法,他认为,对于评价这种收购相关的套利交易的可行性,你必须回答四个问题:1。收购事件将要发生的概率有多大?2。你的资本将锁定多久?3。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收购会发生?4。如果由于一些原因导致收购失败该怎么办,比如反垄断法案的阻挠或者融资困难。

在1981年,巴菲特参与了收购事件引导的股票套利。1981年9月,Arcata公司原则上同意将自己卖给KKR公司,收购价为每股37美元,巴菲特在评估了KKR是否真的会履行收购协议后,认为该收购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KKR的收购历史显示,该公司一般情况下都会如愿完成收购。如果真的KKR未能履行收购协议该如何?巴菲特当然会考量这一最坏可能,但他认为,既然Arcata公司的股东已经在市场上寻求买主有段时间了,足以证明他们卖出公司的坚定。只是,如果KKR不买,而是换了其他买家,收购价格可能会略低。作出正向判断后,巴菲特以当时的市场价33.5美元一股出手买入Arcata5%的股份,并持有至收购交易结束,即转年6月。最终收购价是37.5美元。

巴菲特用股票套利的例子来强力抨击学术界的“有效市场理论”(Efficient Market Theory)。巴菲特认为,即使是高利润低风险的套利交易,也需要进行认真评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是所有套利交易都是无风险的,更何况选股票呢。而“有效市场理论”则认为,选股就像掷飞镖,随机选择,只要选上一箩筐足以代表市场的风险与全貌就好了,不需要了解每只股票的具体情况,因为股价早就及时的反应了所有的公开信息。巴菲特认为,只有认真了解个股,才有可能赚取超额利润。比如,他的所有套利交易平均收益率为20%,远高于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这20%的收益,源于对每笔交易的认真评估,而并非像有效市场理论认为的那样,见了套利交易就参与,就可以获得高额回报。

不过,兼并收购所产生的股票套利向来是滋生内幕交易的温床。比如2012年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告发布后,尼克森股价上涨52%。而在公告前,融盛重工董事长掌控的另一家公司由于与中海油关系密切,提前知道收购内幕,并恰逢其时的购买了尼克森股票,几天之内获利1300万美元。不过该笔交易被美国SEC发现,并冻结了账户,相关交易人员被起诉,融盛重工董事长也被迫下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0-29 06:16:31
It's your turn to share wonderful stories.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9 07:42:44
thanks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9 12:23:35
大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29 14:14:03
have a look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0-30 15:15:15
量化投资在中国要崛起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