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该拯救的不是股市,而是实体
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松梢露点沾鹰绁,芦叶溪深没马鞍。依树歇,映林看。黄羊高宴簇金盘。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
——纳兰容若·于中好
昨日“洗洗体味2”的证券时间再次讨论救市话题,总感觉嘉宾和学者们论述未完全到位,在此再次阐明我的观点。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本轮下跌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绝对不是股市在某一个特定时段的制度、监管不规范,否则此前就不会牛路弘扬。
也不会是大小非的解禁,大小非在本轮行情见顶之前已有不断的陆续减持动作,却未见有股价的明显下跌。
如果以估值过高说事,也似乎有所不妥。
我想更深层次的原因一定是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出了问题,此前多次提到过了中国金融当局在当前调控中的有心无力。(参见《通胀与滞涨——中国经济的两难选择》、《油、电价格上调对中国经济的揣摩》等文)
由于中国政府过于担心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迟迟不愿意动用利率工具对货币市场进行调控,而更多使用数量型工具储备金紧缩流通性,直接导致了实体经济的缺血。
正因为滥用了数量型工具,致使银行系统为了规避风险尽可能将信贷额度发放于大型国企,使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资金链紧绷,民间拆借息口创纪录地上扬。
银行信贷资金只在局限的范围内进行低效率的循环,真正急需资金而风险又相对略大的企业得不到补给,企业从良性的金融脱媒转向于恶性金融脱媒,不得不借助超高的短期拆解缓解生存压力。
在此情形下,即使是以粗放、低端的出口加工经济能继续因为汇率升值稍慢而得以生命边缘的喘气,除了就业率维持的社会治安相对苟且之外,看不到任何对经济转型的促进以及对经济僵局破解的前景。
正是因为投资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极端不明朗,才导致了极为悲观的经济预期和投资预期。
在这个情况下,即使是大小非非常看好上市公司的未来,即使是投资成本高于目前的市价,也会因为必须抛售股权获得资金拯救实体经济。
因此,部分学者总以持股成本或者股改设计不充分为由解释大小非解禁导致的下跌也有所偏颇。
可以想象的是,即使是三一集团如此看好三一重工的未来发展,假设集团本身出现了财务危机,集团会继续持有股权而不作任何抛售吗?别说市价的两倍了,即使是打个对折,也会抛售获得资金去救命。
而这个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货币调控政策出现明显差错之后的金融资金错配。
因此,在我个人看来,如果要拯救以虚拟经济为根本的股市,就必须解决实体经济背后的资金错配原因。
不管是做市商制度,还是领导人讲话鼓励投资信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体经济之困。
不管是股指期货,还是融资融券,都只是虚拟经济的工具之一,无法真正均衡实体经济的资金错配。
不管是大量批复基金成立,还是增加QFII额度,同样不能增加投资者对实体经济的信心预期。
所以说,中国需要拯救的并不是股市,而恰巧是股市背后的实体,给实体未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力。
只可惜,这样的拯救,并不是目前一行三会能单独施以援手的,或许只能是依赖于核心团体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作出相应评估才能取舍的。
By 逍遥狂客 2008-6-25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各国都欢迎投资移民,如果国内政策对民企不利,他们就可能外迁,造成财富的流失。
路过,看过,想过
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