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对释永信的访谈,有意思。同时附上少林寺官网这次访谈的干净版报道,以供兼听。
--------------------------------------------------------
以功夫闻名的少林寺如今已是一个庞大产业,而谁又是领导这个全球品牌的人物?
用任何标准来看,方丈释永信都是一类很特殊的和尚。数年来他统驭着这座千年古寺的现代化进程,甚至为此读了个MBA。但他也引起了广泛争议,许多中国人批评他“商业化”了这座以功夫闻名的古寺。
我并不是少林寺的粉丝或信徒,但与很多人一样,我也常常好奇与其中一位和尚会面会是怎样。
当电影《少林寺》于1982年刚在香港上映时,我还是个男孩,我完全被电影中李连杰等演员的精湛功夫征服了。从那以后我一直以为所有少林和尚都是武林高手。
获知释永信方丈在伦敦时,我意识到这是个不可错过的绝佳机会,不仅因为他很少接受访谈。我还希冀或许能看到少林方丈本人的功夫秀,他会在BBC的新闻编辑室里飞檐走壁吗?或是一招一指禅?

(少林僧人以武闻名已数百年)
到头来我还是失望了。
在采访过程中我真的请求了方丈露几手,但他简单地拒绝了我。
事实上这位少林方丈认为他现在的年纪已不适合这类活动了,虽然49岁的他其实比我还要年轻。
方丈说,他从小孩时开始练习少林功夫,但目前已很少进行体育锻炼,因此也不再表演少林功夫了。
然而,随后在这一点上他又出现了自相矛盾——但谁又会与一位大师争论呢?

(少林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可能确实是我少见多怪了吧,如今的少林是一笔巨大的生意,而方丈的日常生活已经与普通武僧完全没有可比性了。满世界赶场或许让他难以保持能够表演的身体素质。
释永信方丈是中国第一个获得MBA的僧人,毫无疑问,他在课程中学会的技能恰好能派上用场。受益于方丈多年来在国内外的积极宣传推广,少林寺品牌如今已价值数百万美元。

(释永信方丈于八月会见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
美国,英国和德国也有一些寺庙。少林欧洲联合会(ShaolinEuropeanAssociation)于2010年成立于维也纳,释永信方丈担任主席。
在中国,释永信方丈兼负盛名与争议。他管理少林寺的特殊方式引人注目,许多人指其在经营一项生意而不是主持一座佛教寺庙。据一些媒体报道,他驾驶豪车,用ipad。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上,还有关于方丈个人生活的各式各样的说法。
有的说他在西方国家有一些秘密银行账户和一些豪华别墅。还有的说他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孩子。目前为止,他从来没有回应过这些说法。
我向他提起这些问题,但我再次失望了。
没有人们所预料的断然否认,释永信方丈给了一个非常哲学式的答复:“要有问题,早都成问题了。”

(一些人指责少林僧人通过教功夫赚钱)
我逼近一步,问这些针对他的说法是否都是谣言,他完全重复了刚才的回答,没有再作回复。
整个采访过程中,我完全感觉不到我在与一个正常的宗教领袖对谈,也感觉不到其应有的强烈宗教信仰和宗教智慧。
当被提问时,释永信方丈的说话方式和语言风格使得其更像是一位政治家或ZF官员。
即使当我问他是否会考虑公开少林寺的财务账目,以回应公众对其商业活动的质疑。方丈说他不能这样做,因为这会牵涉到其他佛教寺庙。
不管怎样,少林武僧的技艺确实炫目,而他们的方丈已帮助他们扬名全世界。
不过,称他为少林寺的CEO而不是方丈或许会更合适。
文章来自BBC China
原文作者:Raymond Li
原文标题:Shaolin Temple: The man behind 'cradle of Kung Fu'
原文地址: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china-29561279
(翻译:张山骁,刘铮;责编:刘铮)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8日上午十一点半,英国最大的新闻广播机构——英国广播公司(BBC)专访释永信方丈。在BBC中文总监李文先生的采访下,永信方丈向大家阐释了少林文化及少林精神的殊胜之处,并介绍了第三届(欧洲)少林文化节概况。现将现场采访内容摘录如下——
BBC:永信方丈您好,目前少林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很大,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少林文化的内容。
永信方丈:少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1500余年的历史积淀形成。少林寺是中国禅宗祖庭,少林文化以禅文化为主,还包括少林禅武文化、佛医文化、禅艺文化等。
BBC:好像大家对少林功夫更为了解,您是怎么看待的?
永信方丈: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的组成部分,但少林文化的核心是禅文化,少林禅修这种简单却充满智慧的修行方式,能为大家解决很多心理问题。
BBC:那么,少林功夫与少林禅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呢?
永信方丈: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的载体,通过修习少林功夫来了解少林文化,是一个方便的法门。通过习练少林功夫来强身健体,通过少林禅修来修心养性,了解佛教禅宗智慧。少林功夫与少林禅文化是紧密相关,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
BBC:听说少林寺的僧人几乎个个习武,也听说您之前也习练少林功夫。请问您是武功高手吗?
永信方丈:我入寺时也练功,参禅习武、习武参禅是少林僧人特有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的必修课程。现在年龄大了,更多地是修习禅定功夫,对我们追求智慧的人生是很有帮助的。
BBC:少林寺世界闻名,经常到海外弘扬少林文化,很多舆论认为少林寺商业化,您是怎么看的?
永信方丈:少林寺是修行的道场,一直坚持传统的修行方式没有变,比如诵戒、过堂、早晚课、坐禅等。少林寺的传统修行方式保持得很好,并希望能与世界民众分享这一良好的修行方式。在分享少林文化这一人类遗产的过程中,有一些商业性机构参与,如门票收入、公益性赞助等,容易被误解、误读成少林寺商业化。实际上,少林寺在外弘扬少林文化,主要以文化交流与宗教对话为初衷,希望能分享少林文化中慈悲、平等、圆融、和谐等理念,助力于人类的健康与和平。
BBC:有网友反映,现在很多寺院所在的景区兜售门票,少林寺也是,认为少林寺的门票贵,不应该收太高的门票,您是怎么看待这一问题的?
永信方丈:我一直在呼吁,寺院所在的景区出售门票时,要对信徒完全免费,对一般游客降低门票,方便游客们都能参观。当然,很多寺庙都是文化遗产,考虑到保护和维护,需要一定的管理费用,收取一定的门票也可以理解。能降低门票价格,方便更多人分享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一件好事。
BBC:少林寺的门票收入用在哪里呢?
永信方丈:少林寺还处于恢复发展阶段,主要靠门票收入来解决问题,比如文物古迹的保护,庙宇建筑的维护与修缮,僧人的日常生活,公益慈善救助等。
BBC:有网友提问说,您一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事务繁多,每天有多少修行的时间呢?
永信方丈: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每年参加全国两会,是希望把佛教界的声音传递出去,希望大家能共同护持佛教的发展,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出家人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所以我们每天的工作与生活都是一种修行,都是一种功夫。
BBC:这次您率团来英国开展少林文化节,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永信方丈:这次是我们举办的第三次少林文化节,第一次是在德国和奥地利,第二次是在美国。这次活动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交流与对话,少林功夫考功大会,少林禅修体验,禅艺文化展,少林文化论坛等。
BBC: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是:您觉得少林寺未来的理想是什么呢?
永信方丈:少林寺是佛教寺院,是修行的道场,少林寺的未来,依然会坚持传统,把之前1500余年的优良传统,传给下一个1500年。
BBC:再次感谢您!
永信方丈:阿弥陀佛!
在本次采访中,记者问到更多的还是少林功夫与禅的关系。永信方丈曾说,我们说的少林功夫与禅,在本质上是一如的,即“禅武一体”。禅与武皆为降服自心的有效手段,但无论修习少林功夫还是参禅,都要与佛教信仰、道德生活、特别是日常持戒修行结合在一起。“禅武一体”,并非简单地将练武和打坐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当少林功夫成为佛教禅宗的一个方便法门,实际上打破了佛教禅宗令当代人疑惑的神秘性,从而为普通人开辟了一条通过身心合一的次第训练,步入明心见性的内在超越的大道。这条慈悲平等的人生成就之路,正是佛陀所开创——众生皆有佛性,只要破除无明障碍,人人皆可成佛。(文/图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