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包熙迪、夏蓝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所面临的问题都是执行力不足,企业效率偏低,企业决策和目标因执行不到位而无法实现,甚至扭曲起到负作用,这已成为国内不少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的瓶颈,也往往伴随着企业成长壮大而显得日益突出。
企业执行力被打折扣一般由管理系统和执行者2个方面引起,表现为3种情况:管理系统和执行者均有问题;管理系统没有问题而执行者有问题;管理系统有问题而执行者没有问题(出现这种情况的机会绝少)。
造成执行不力的原因众多,结合企业自身,谈一下个人看法。
1、目标不确定
这话乍一看似乎不对,领导不是天天在开会时谈企业的目标嘛。这里我要说的是目标的细化。高层领导设立了长远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而对大多数基层的执行人员来说,都有点“虚”,需要中层落实到每个部门的时候,结合每个人细化为每件事。打个比方说,单子不过夜,当天产生当天结束,如目前不能实现时,可结合部门智慧,群策群力,找出提高效率的办法,这对基层员工来说,是可以参与解决,并因此能带来一定的成就感。对大多数员工来说,不怕忙,就怕瞎忙。
有了明确的目标,做事情才会有方向,所以在谈执行力的时候,先明确我们要做什么,正确定位目标后,目标才可以放大,具体可将目标设定为“基本目标”、“挑战目标”和“极限目标”。有了方向和具体数量指标后,才能充分发挥执行者的作用。对于执行来讲,目标既是牵引力,也是驱动力。
2、指令不明确
高层没有清晰地将战略和目标传递给中下层,导致执行层面不了解所要执行的命令,执行中必然打了折扣。企业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发展重心,而高层应将这一目标传递给员工,使员工在执行和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可适时调整和提高自身,顺应企业的发展,跟上企业的发展,避免出现企业发展了,重心有所改变,为之服务多年的员工却找不到了自己位置,或勉强上位,却不能服众。
3、渠道不畅通
渠道不畅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上往下传递的渠道,即上情下达,结合企业来说,更多时是高层想当然的认为基层员工应该知道了,但事实是不知道,或知道的途径不是正常渠道,而是私下谈论才知道。对于可公开信息应透明、公开、及时发布。可明确由中层传递给部门,或是由专职人员传递。另一种渠道是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道,即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或在中层遭遇障碍没有引起足够的
[此贴子已经被angelboy于2008-7-23 13:09:0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