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业论坛
4242 0
2008-06-27
<h2>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h2><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44310">一个国家人口数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地球是有限的,已经被各个国家与地区基本分割完。毕竟不是完全,因为还有面积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南极洲,以及占地球大部分面积的大洋。应该说,很有价值的、容易开发的自然资源基本被分割完。 对于一个面积确定的国家或地区,其自然资源也应该基本确定了。对于各种自然资源,应该有一个资源量。在某个时刻,这个国家或地区,应该有一个较为确定的人口总量。此时也应该有一个,较为确定的人均自然资源量。在这个时刻,这些各种自然资源,也应该有一个基本确定的价格。那么,就会有一个基本确定的,人均资源价值数额。 假如,人均全部自然资源,在某个时刻的价值,数额为A。假如这是个小国家,其对世界经济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小。那么,就假如,各种自然资源的价格,不随着,这个国家人口数量变化而变化。这个国家人口如果减少一半的话,其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价值就可以增加一倍。反之,如果这个国家人口增加一倍,其人均自然资源价值会减少50%。这是人口减少或增加,对人均自然资源价值的影响。可以看到,这个国家人口减少,可以增加这个国家,人均自然资源的价值。这是减少人口的全部好处。 人口减少的坏处。人口减少有好处,也有坏处。人口减少的坏处是,减少了这个国家可能的人口规模效益。与可能的人口密度效益。 人口的规模效益能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一、一个国家的战争能力。对于同一类素质的人群,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同时,战争能力与人口数量成正比。比如,素质类似的加拿大与美国,由于人口数量相差10倍,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类似,因此,可以判断,两国的战争能力至少相差10倍。 人口规模在战争上,显示出的好处,一般难以计算。比如,美国与加拿大相比,美国完全可以只保持与加拿大一样的军事力量,就可以保证能防御加拿大的可能威胁。如果这样的话,美国可以节约大量军事开支。美国大概有180万人的军队,加拿大可能不到20万人的军队。如果美国也保持与加拿大一样的军队数量,就可以实现与加拿大一样的安全程度。可以减少160万人的军队开支。节约85%以上的军事开支。2004年美国的军费总开支达到4620.99亿美元。85%就是3928亿美圆。美国可以保证,在与加拿大一样安全时,每年节约3928亿美圆的军费开支。用这些钱可以买多少东西呢?石油一亿吨是450亿美圆,可以购买石油8.73亿吨。与美国年石油消耗总量类似。 美国为什么不按照加拿大的军事规模,建设自己的军队呢?原因是,美国为了更大的收益,至少美国人会认为,在军事上,多开支3928亿美圆,要比不开支这3928亿美圆强。美国自我感觉收益要大,如果自我感觉收益,换算成美圆,要大于3928亿美圆。比如,美国可以获得更大的安全感,这也是一种重要的收益。可以实现自己的许多理想,比如,修理某个暴 政国家,这也是一种收益。美国之所以是发达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原因是,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美国具有在发达国家中,最大的人口规模效益。 人口的规模效益,体现在军事上,就是拥有发达国家中,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是其它发达国家,不想拥有这么大的军事力量,而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因为,如果想搞与美国一样强大的军事力量,人均军事负担太大了。 其二,影响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在社会发展程度相同时,人口规模决定市场规模。在社会发展程度相同时,市场规模的大小与人口规模基本成正比。比如,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人口最多,美国的市场就最大。在发展中国家中,与中国发展程度类似的国家,其市场规模也是随着人口增加而增加的。中国之所以是发展中国家中,市场规模最大国家,原因就是,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市场规模,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很有影响的。非洲发展相对缓慢的一个原因就是,非洲国家,国内市场相对太小。市场规模越大,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这是经济学上得出的结论。原因主要是,市场规模越大,就可以拥有更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有利于锻炼企业的生存能力,提高企业的效益。另一个原因是,市场规模越大,越可能使市场中的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对于企业,一般来说,规模每增加一倍,企业的成本就会降低十几个百分点,这叫企业的规模效益。事实上国家的市场也有规模效益,市场每扩大一倍,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就可以提高一些。应该会有几个百分点吧! 举一个典范例子。电影市场,在经济发展程度类似时,电影市场完全与人口规模成正比。美国之所以有垄断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其根本原因就是,美国人口是发达国家中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电影市场也是发达国家中最大的。这是美国电影处于垄断地位的根本原因。美国可以耗费巨大资金,拍摄一部电影。欧洲的某个国家,一般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原因就是电影市场太小,拍摄昂贵的电影,会赔钱的。比如,某个非洲的国家,拍摄一部电影,其投资就不能太大。不然会赔干的。香港电影之所以能繁荣,这与庞大的华人市场有绝对关系。由于华人人口众多,面向华人的电影还是很有前途的。外蒙古,不知道有没有自己的电影。如果有,我估计也是很难赚钱的。世界上,那些民族人口很少的民族,一般没有自己的电影,估计连一个反映自己民族的电影也看不上。大陆毕竟还是有自己的电影可看。 在一个国家面积确定时,这个国家人口越多,这个国家的人口密度就越大。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是很有关系的。我在这里把它分开。对于一个确定的国家,人口规模大了,就意味着人口密度大了。 人口密度的效益,在交通上是很典范的。人口密度越大,人均交通成本就越低。这是可以推理与统计的。我有专门的文章,研究这个问题<br/><br/>其中得出了一个结论,人口密度既人口总量增加4倍,可以使长途交通设施,人均减少一半。这个人均减少的投资是巨大的。比如,澳大利亚与日本人均长途交通设施的长度,差别很大。澳大利亚比日本的铁路略长一些,但是,澳大利亚人口只是日本的七分之一。人均铁路投资,澳大利亚基本是日本的7倍。在铁路上是这样的,在公路上也类似。由于日本人口密度是澳大利亚的上百倍,导致日本人口密度显示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日本人均比澳大利亚人均富裕的重要原因。 澳大利亚有铁路4万公里,按照人均铁路长度相同的假设,日本应该有铁路28万公里。实际日本只有铁路不到3万公里。由于日本的人口密度效益,日本可以节约25万公里铁路。按照每公里一千万,价值2.5万亿人民币,合3125亿美圆。一亿吨铁矿石价值45亿美圆。3125亿美圆可以购买69.44亿吨铁矿石。日本平均每年进口2亿吨铁矿石。这些钱可以让日本进口35年。日本由于自己人口的规模效益,而节约的钱,可以让日本平白进口大量铁矿石。可以这样计算,3125亿美圆的铁路投资,按照每年利率10%,就是312.5亿美圆。按照每年5%的利率,就是156亿美圆。每年可以买铁矿石3.47亿吨。日本节约的这些铁路投资,等效于没有花钱,而搞来了自己需要的全部铁矿石。这仅仅计算了一个铁路,公路的节约程度也应该与铁路类似。可见人口的密度效益,是巨大的。日本虽然没有多少自然资源,但是,日本可以通过自己的人口的密度效益,弥补自然资源的不足。其结果,似乎更好一些。 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加,可以使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规模增大,人口密度增大。人口规模增大,人口密度增大可以导致,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军事负担的减轻,市场效益的提高,交通效益的提高。人口的增加主要带来这三个好处。假如,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增大一倍,可以带来总好处为C。再增大一倍带来的好处基本接近2C。继续就是4C、8C等等。由于人口也跟着增多了,因此,带来的人均好处,基本不变。人均好处可能会略微减少。带来的人均好处用B表示。 前面已经说过,假如一个国家人均自然资源的价值是A。人口增加一倍就变成A/2,人口再增加一倍就变成A/4,如此类推,然后是A/8,A/16等等。 如果把A或B都用美圆表示。在某个国家人口不变时,这个国家人均具有自然资源财富A。这个国家人口增加一倍后,人均自然资源变成A/2。但是,会增加一个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效益人均B。此时,A/2+B会是多少呢?是比A大,还是比A小呢?这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再增加一倍后,得到的A/4+B会是多少呢?比A/2大,还是比A/2小呢?大家该怎样分析这个问题呢? 其实对于A值与A/2+B究竟谁大,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这取决于A与B的大小。这是简单的数学问题。实际的A与B的情况,既取值范围会如何呢?当然可以断定,在一般情况下,二者都大于零。 先看A的取值范围,首先A必然会大于零。其次,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的A值大小,差别是巨大的。其实就是,人均自然资源差别是巨大的。 对于部分国家,A值是比较大的。对于大部分国家,A值是比较小的。 对于人均值B。世界各国或地区,发展程度类似的国家或地区,差别是很小的。值B大小比较类似。这个B值与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关系,发展程度越高B值越大。这个B值与国际之间的市场化程度略成反向关系。国际市场化程度越高,这个B值就越小。对于现在的世界,有一个基本确定的近似值范围。这个范围也许会随着科学技术与国际市场化程度的变化而略有变化。这个值B会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人口密度增大到某个量以后,B值会逐渐减少。如果人口密度继续增大,B值会减少到零,甚至变成负值。对于我们这个世界来说,暂时,几乎所有国家,B值都不会随着人口密度增大而减小。因为,绝大部分国家的人口密度值,都基本还没有超限。 因此对于A与A/2+B究竟谁大,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自然资源有关,也与这个国家的发展程度有关。 当A大于A/2+B时,意味着这个国家,人口的增加不利于人均富裕程度的提高,或不利于这个国家幸福程度的提高。 当A小于A/2+B时,意味着这个国家,人口的增加有利于人均富裕程度的提高,或有利于这个国家幸福程度的提高。此时是这个国家人口越多越好,在这个国家人口密度达到某个数额后,才会逐渐不好。 对于现代世界的大部分国家或地区,人口越少越好的国家,并不多。这些国家,一般都应该是,人均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就是说,是人均资源价值丰富的国家。比如,海湾地区的国家。这些国家人口越少,越有利于自己国民的富裕。如果从富裕角度看,这些国家是最需要限制自己人口增长的地方。实际上这些国家,从来不限制自己的人口增长。 那些人均资源稀少的国家,人口密度越小,越不利于自己的经济发展。这些国家,人口密度越大越有利于自己经济的发展。 比如,日本与韩国。这两个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自己的发展程度又高。这两个国家是,人口密度越大越有利于自己人均富裕程度或幸福程度的提高。现在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没有达到自己国土所允许的极限。这两个国家的人口还有增长前途。 这两个国家,现在都有了自己的高速铁路,而美国,就基本没有。原因就是美国人口相对这两个国家,比较稀少。韩国2005年人口密度是480人每平方公里,日本是338人每平方公里。美国是30多人每平方公里。人口更稀少的加拿大与澳大利亚更不可能有高速铁路了。高速铁路给韩国与日本人民出行带来了许多方便与收益。 中国的状况与韩国及日本类似,中国的经济发展,从总体上看,部分占了中国人口密度较大的好处.只是所占的好处没有这两个国家大而已.因为这两个国家人均资源相对于中国较少.人均资源价值较小,因此,增加人口密度所获得的好处,就相对大了一些. 世界的事实也在证实着上面的内容,你找不出各国人口密度与富裕的关系.比如,在发达国家中,既有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也有人口密度小的国家.既有人均资源丰富的国家,也有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中,你也找不出什么关系.在最穷的国家中,人口密度很小的国家,也不少,人口密度较大的国家也有.不存在具体的线形关系.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是有原因是,解释如下. 人口密度对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影响 对于一个面积确定的国家来说,其各种自然资源数量也是确定的.这些资源的单位价值并不确定,这些资源的单位价值,主要由人类对这些资源的需求量决定.如石油的价格,会随着石油需求量增加而增加.还有一些不便于全球贸易的资源,是由局部地区的需求量决定.如,某个价格范围内的蔬菜价格.更典范的是房子价格与土地价格. 对于具有全球贸易资源的价格,在某个时期,其价格平均来说,是确定的.当然这些东西的价格变动也受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如石油价格.在较长的时期内,石油价格由需求量决定.石油价格事实上是一种垄断价格.应该不算全球贸易资源的典范.铁矿石应该算比较典范.至少铁矿石的价格不那么垄断. 这些具有全球性贸易自然资源的价格,相对较长时期内,是由需求量,与供给量共同决定.供给量一般是确定的,对于我们这个基本确定的地球来说.此时我们主要考虑需求量.资源需求量一般来说,与人口总量有关,也与大家的平均发展程度有关.与这两者都成正向关系. 在某个时期,人类数量基本确定,发展程度基本确定.对各种资源的消耗也基本确定.资源的价格也应该基本确定.对于任意某个国家,其每年可以开发资源的价值,也基本确定.这个国家此时有一定的人口数量.其人均每年开发的资源量,也基本确定.其人均拥有自然资源的价值,也可以确定.在每年开发自然资源量确定时,一个国家人口越少,人均获利就越多,人口越多,人均获利就越少. 这是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多少,在资源上的收益关系. 人口数量多少,在其它方面收益的关系,与资源上的收益关系,很不一样,许多是完全相反的.比如,人均军事开支,人口越多,人均支出一般就越少,等效于人均收益就越大.在交通方面,人口越多,人均支出就越小,等效于人均收益也越大.在国内市场方面,人口越多,人均收益也越大.这是最基本的三个人口收益. 对于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既有好处,又有坏处.对于所有国家,人口多少,带来的好处与坏处,经过中和,也许为正,也许为负.甚至为零.因此,人口密度的大小,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一般来说并不大.对大部分国家来说也是如此.这可以解释,那些成功国家,全部发达国家,既有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也有人口密度小的国家,并且很难分析出,这些发达国家富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人口密度大,或者人口密度小,而发展起来的.也很难分析出,这些发达国家之间富裕程度的差别,与各自的人口密度大小,究竟有什么关系. 世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富裕程度也很有差别。你照样看不出,这些国家的富裕,与自己的人口密度的关系.因为,人口密度的经济效应,既有好的一方面,又有坏的一面。二者经过中和,一般就在,总效果为零附近。就是不接近零的国家,也会有两个相反的结果,对于其中的一部分国家,人口密度越大越有利于于自己的经济发展,如日本,韩国等。对于另一些国家,也许是人口密度较小时,更有利于自己的富裕,如海湾地区可以获得石油暴利的国家。这个世界没有趋势表名,人口密度大小与国家富裕程度存在明显关系。既统计不出,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国家富裕程度成正向关系。也统计不出,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国家富裕程度成负向关系。那些声称自己国家不富裕的原因,是由于自己人口密度大导致的。这样的政府,可以肯定,这样的宣称,是为了欺骗自己国民。推脱责任,或自己的失误。因为世界并没有这个规律,并没有人口密度越大越贫穷的规律。当然也没有相反的规律。 从国与国之间对比看, 人口密度的大小 ,对各国经济的综合影响不大.也会有一些影响。对于某些国家,人口密度大了,可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对于另一些国家,人口密度小了,可以促进自己的经济发展.对于许多国家,这个影响,就很小了,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br/><br/><br/><strong>中国基本不具备实现寄生性富裕的条件</strong><br/><br/>寄生性富裕模式,这类国家的富裕程度,是由其它富裕国家的富裕程度,以及世界人口规模决定的。这些国家出售自然资源,获得外国创造的财富,由于这是靠天然的财富,换取外国人民创造的财富,因此,具有很大的寄生性因素,这类国家的富裕模式,可以称为寄生性富裕模式。<br/>寄生性富裕模式,是大陆政府所向往的富裕模式,这可以从大陆的各种政策与思维模式,看到这个事实。比如大陆认为自己人口多,人均自然资源少,需要减少自己的人口。<br/>对于寄生性富裕模式的国家,人口少了,确实有利于国民的富裕。因为这些国家的自然资源是一定的,人口少了,人均自然资源就多了,就可以人均出口更多的自然资源,用这些自然资源,换取人均更多的外国财富。<br/>比如,科威特。如果科威特人口减少一半,科威特人均的石油出口收入,就可以增加一倍。而科威特人的主要收入,就是石油出口收入。因此,科威特人口的减少,确实有利于科威特人均富裕程度的提高。非常遗憾的是,科威特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并没有学习大陆,限制自己国民生育的政策。<br/>那么中国具备实现,寄生性富裕的可能吗?基本可以断定,中国是不具备的。<br/>世界这么多国家,实现寄生性富裕的国家并不多,这也说明,不是想寄生就可以寄生的,是需要条件的。<br/>我们可以先看看,现代世界,寄生性富裕模式成功的国家是那些国家。寄生性富裕模式最成功的国家,主要是石油出口国家。当然,最最成功的国家,应该是人均石油大量出口的国家。<br/>这些石油出口国家,通过很少的劳动量,获得地下石油,通过石油垄断供应模式,使石油价格远远超过石油的开发成本,从中可以赚取大量石油资源暴利。用这些石油资源暴利收入,购买外国的各种商品。这些石油出口国家消费的许多财富,主要是外国人的辛勤劳动结晶。当然也是通过换取实现的。不过,不是按照真正的市场模式换取的,这些国家进口的东西是按照市场模式进口的,但是这些国家出口的石油,却是按照垄断供应模式搞的。具有很大的非公平性。准确的说,是对外国财富的榨取,不符合世界自由贸易市场道德与规则。<br/>这些寄生性富裕国家,一般都是人口较少的国家。人均石油资源较多的国家,吃的资源饭,靠石油寄生。我国首先不符合这样的条件。这是我国不具备寄生性富裕的根本原因。<br/>我国如果改变一下自己的条件,就可以具备寄生性富裕的可能吗?比如,我国把13亿人口中的,12亿人口,通过计划生育政策干掉。只剩余一亿人口,是否就可以实现寄生性富裕?<br/>寄生性富裕最主要是靠石油资源而富裕,我国有那么多石油资源吗?沙特阿拉伯人口0.2亿,其每年生产的原油,比现在的中国,要多许多。估计比中国要多一倍。<br/>沙特阿拉伯人口,只是中国,只拥有一亿人口时,的5分之一,人均石油产量是一亿中国人的10倍。现在沙特阿拉伯的富裕程度,才达到韩国水平,还没有日本富裕。一亿人口的中国,靠沙特阿拉伯人均10%的石油产量,就更难实现高度富裕了。也许根本就富裕不起来。可见,中国就是只有一亿人口,也难以实现中国的寄生性富裕。<br/>中国如果想实现寄生性富裕,人口还需要在少一些,估计0.1亿人,还差不多。中国只有0.1亿人,人均生产的石油,与沙特阿拉伯差不多。需要注意,沙特阿拉伯生产的是高质量的石油,(比如,石油的含硫量少。)比中国的石油质量要好一些,可以卖的价格,要相对高一些。并且,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开采成本比中国要低许多。如果考虑这两个因素,0.1亿人口的中国,富裕程度照样赶不上沙特阿拉伯。<br/>如果中国真的是只有0.2亿人,那么,中国真的可以过寄生性生活吗?0..2亿的中国人,想实现寄生性富裕是很难的,因为,中国是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世界面积大国,更是一个资源大国。中国会对世界产生很大影响。中国的变化,会导致世界跟着变化。<br/>假如中国由现在的13亿人,毁灭12.9亿人,剩余0.1亿人。会对世界产生多大影响呢?会导致世界几乎所有自然资源的价格下跌。并且下跌量极大,有可能把自然资源所可能具有的全部暴利,完全跌光。<br/>比如,世界的铁矿石价格,会下跌50%以上。因为,世界现在的铁矿石价格之所以这么高,原因就是13亿人口的中国,大量进口铁矿石导致的。<br/>也会导致世界的粮食价格下降许多。使粮食生产变的无利可图。 世界的石油价格也会下降50%左右。世界的石油价格,之所以这么高,原因就是中国近几年大量进口石油导致的,近2亿吨石油进口量,对世界石油价格会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中国不进口这些石油,而是出口石油,出口一亿多吨,一反一正,你可以想想,会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多大影响!就是导致石油价格平均下降50%,应该也是低估的。也就是说,如果中国只有0.1亿人,中国照样难以靠自己的自然资源寄生。因为,此时,自然资源出口就很难有暴利了,没有资源出口的暴利,是过不成寄生生活的,寄生性富裕就更谈不上了。<br/>中国不能过,寄生性生活,并不代 表别的国家不能过,寄生性生活。<br/>世界还有少部分国家,不能过寄生性生活,比如美国。美国现在人口是3亿,如果美国人口下降到0.3亿,会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对世界自然资源的价格,产生很大影响。美国年进口4亿吨石油。自己又生产4亿吨石油。如果美国只有0.3亿人口,那么,美国就不会进口石油了,美国会大量出口石油。会导致世界石油价格下降很多。很有可能会结束石油暴利。因此,美国也实现不了寄生性高度富裕。<br/>朝鲜就可以过寄生性生活。朝鲜现在有2200万人口,相对于朝鲜的自然资源,这么多人口是过不上,资源寄生性生活。因此,朝鲜需要减少人口,比如通过计划生育政策或饥荒,或安乐死政策,把人口减少到20万人。这20万人,就可以靠出售朝鲜的自然资源生活了。就基本可以实现寄生性富裕。朝鲜无论是2200万人,还是20万人,都对世界影响不大,这是朝鲜可以过寄生性生活的原因。而中国与美国就不具备朝鲜的情况,因为,中国与美国,人口数量的变化,会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对于某些国家,可以成立的假设,对于美国或中国就难以成立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的一个状况。<br/>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中国靠减少自己人口数量,是搞不富的。中国的计划生育富裕理论,不适合中国,但是,可以适合许多小国。我专门有论述分析人口数量与国家富裕关系的文章。<br/><br/><strong>日本人口的密度与规模效益</strong><br/><br/>日本平均每年进口石油2.5亿吨左右,按照60美圆计算,每吨价值450美圆,共价值1125亿美圆。这些石油的成本大概在300亿美圆,剩余的825亿美圆,都是石油出口国的暴利。<br/><br/>日本平均每年进口煤炭2亿吨左右,价值124亿美圆。生产成本应该在100亿美圆,剩余的24亿美圆,应该是煤炭出口国的适度暴利。<br/><br/>日本平均进口天然气0.5亿吨左右,每吨进口价格230美圆左右。共价值165亿美圆左右。生产成本应该在80亿美圆,剩余的150亿美圆,应该是天然气出口国的暴利。<br/><br/>以上是日本进口的三大能源。日本每年还进口一些铀,这也是日本的重要能源。单位价格高,进口总质量比较小。核电站发电成本主要是运行成本。核原料占的比例并不大。进口的铀价值应该不会超过10亿美圆。大概其中的7亿美圆,会是暴利。<br/><br/>日本每年进口铁矿石约2亿吨。铁矿石现在的进口价格是45美圆一吨。2亿吨铁矿石价值90亿美圆。其中60亿美圆是出口国的暴利。<br/><br/>日本每年进口的其它矿产资源,类型也有很多,但是,其总价值要小的多。比如,重要的还有铝与铜。日本基本不生产,不进口铝土矿与铜矿石,而是直接进口,成品铝与铜。进口的铝与铜暴利是不多的。假如日本进口的其它矿产资源,总价值为500亿美圆,可以让外国获得暴利估计在50亿美圆附近。(暴利是超出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br/><br/>日本还进口木材/粮食/肉类等。这些东西的暴利都很小。大部分都是成本价格(成本价格包括正常利润。)。进口这些商品,假如让外国获得30亿美圆的暴利。<br/><br/>那么,日本可以,让外国获得的总暴利是30+50+60+7+150+24+825=1146亿美圆。可以看到,其中的石油暴利占大部分。如果日本能有这么多资源,那么日本就可以相对获得这么多的财富。这就是资源的价值。<br/><br/>人口密度小了,人均自然资源就会多一些。换个角度说,日本是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导致日本人口较多,导致日本进口的自然资源就多,导致日本损失了1146亿美圆。这是人口众多的缺点。或者称为坏处。从这一点看,日本需要减少自己的人口,需要搞计划生育。<br/><br/>日本人口密度大,导致日本总人口也多。人口密度大与人口总量多,在许多方面很有好处。比如,在长距离交通方面,由于人口密度大,日本的人均交通成本就相对要小一些。大概人口密度在日本,每增加4倍,日本人均长距离(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通,不包括城市内部的交通。)交通成本可以下降50%。<br/><br/>假如日本人口是现在1.275亿的25%。日本人均长距离交通成本,会比现在要增加一倍。中国交通方面的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10%左右,中国的交通产值确实有些高,这与中国铁路等高效率运输交通工具太少有关。日本交通产值,占自己国民产值的比例,应该比中国小,应该有5%左右,其中的长距离交通产值应该会有一半左右,占国民产值的2.5%。日本人均产值3万美圆,1.275亿人的总产值就是3.825万亿美圆。2.5%就是956亿美圆。<br/><br/>日本交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相对较少的原因是,日本人口密度大,导致人均长距离交通成本较小。因此,日本人口密度大,基本导致日本平均每年可以节约2%左右的国民产值。这是日本人口密度效益,在交通上的显示。也是日本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原因之一。假如为2%,对于总产值3.825万亿美圆的日本,就是765亿美圆。<br/><br/>一个国家,在交通市场能满足市场需求时,对于经济发展程度类似的国家,交通产值占国家总产值的比例越小,说明这个国家的交通效益越高,越有利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br/><br/>对于经济发展程度类似的国家,一般是,人口密度大的国家,交通效益要好一些。比如,日本有2万多公里的铁路,而人口稀少的澳大利亚有铁路4万公里。日本人口是1.275亿,澳大利亚人口是1800万。如果日本人均铁路拥有量与澳大利亚一样,日本就需要28万公里的铁路。日本通过自己相对高密度的人口,节约了25万公里的铁路。25万公里铁路价值为,每公里按照2000万人民币,共价值5万亿人民币。合美圆6200亿美圆。每年按照3%的利率,这6200亿美圆,可以繁殖186亿美圆。日本通过自己的高人口密度,仅从铁路这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约186亿美圆。这些钱可以购买4亿吨铁矿石。澳大利亚每年也生产不了4亿吨铁矿石。<br/><br/>日本军事开支很低,至少相对于自己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如此。世界各国的军事开支,一般占国民产值的1%至10%之间。一般都是5%左右。军事开支的大小,与自己受到的威胁大小有关,在相同威胁时,与自己的人口数量成正向关系。如果把军事开支的大小,换算成,占国民产值的比例,与自己的人口数量成反向关系。就是人口越多,这个国家的军事开支,占自己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反而会适当减少。<br/><br/>日本相对军事开支少的重要原因是,日本人口多。如果日本人口是现在日本的一半,日本的军事开支也许会少一些,但是,决不会少一半。<br/><br/>比如,以色列军事开支占自己产值的10%。如果以色列人口比现在多一倍,那么以色列的军事开支应该会多一些,但是,超不过一倍。此时以色列的军事开支,也许会下降到,自己产值的8%。虽然人均军事开支下降了一些,但是总开支会增加一些,以色列会更安全。<br/><br/>韩国的军事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日本3倍左右,这确实与韩国受到的军事威胁更大有关,也确实与韩国,没有日本人口多有关。假如这两个因素各占一半,那么日本每年就可以通过自己人口众多,这个巨大优势,而减少军事开支总量,占国民产值2%的开支额。这是日本人口规模在军事上的军事好处。这2%的产值就是765亿美圆。<br/><br/>我通过这两个具体对比可以感受到,日本人口密度大,与人口众多的好处。这两个好处加起来为,765+765=1530亿美圆。这个数额要大于日本,由于人口密度大,导致的人均资源少,的总缺点,1146亿美圆。可见,日本不但没有,吃自己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的亏,而且还有所占便宜。这也应该是日本过去经济发展迅速的一个原因。<br/><br/>近几年,日本可以获得,由于自己人口密度大,与人口众多的好处,(已减去坏处)为384亿美圆。人均好处(已减去坏处)为301美圆。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额!已经相当于某些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了。因此,日本是典型的,人口越多越有利于自己经济发展的国家,只要日本具有可居住的地方。<br/><br/>估计日本有5万平方公里的平原,按照每平方公里一万人的城市人口密度,日本可以很好的养活5亿人口。在5亿人口以内,是,日本人口越多,越有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超过5亿人口,才开始逐渐不继续有利于经济发展。不过6亿人口的日本依然比1亿人口的日本,在经济发展上,更有优势。<br/><br/>如果你大致统计一下韩国的情况,你也可以得出与日本一样的结论。不过,韩国的人口上限,相对日本要小一些。韩国大概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平原,韩国完全可以很好的生活2亿多韩国人。当然,如果是北韩的社会制 度,韩国连养活2000万人,也是困难的。甚至要饿肚子。如果是韩国现在的社会制 度,韩国完全可以很好的养活2亿韩国人。<br/><br/>当然你可以统计的更详细一些,得出更准确的结论。统计进口的自然资源,要统计这些资源的可能暴利。不要统计他们的价值。因为这些产品也有外国人的劳动付出。这些产品就是在任意国家,都需要部分劳动付出。因此,这部分劳动付出必须要扣除掉。我上面只估计了,两个人口密度与人口规模的好处,没有估计另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发展程度相同的国家,市场规模大小,与人口规模大小,成正比。市场规模大,有利于经济发展。如果再估计一下,市场规模庞大的好处。那么,你会发现,日本人口密度大与人口众多的好处,是很多的。价值是巨大的。日本经济二战后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确实来源于日本的众多人口与较大的人口密度。<br/><br/>这是与另一篇相对应的文章。二者内容类似。<br/><br/>网上有些反计人士,制造诸如“一胎化导致中国人口灭绝、只对汉族实行计划省“等谣言,但从没有说明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部内容及执行情况。不才现做一简要说明,以正视听。<br/>1、政策、法律规定:<br/>(1)所有第一胎生育女孩的农民,都可生育第二胎;独生子女夫妻可生育第二胎;从事危险工作的人员(如矿工)可生育第二胎,其它(第一胎孩子有缺陷或严重疾病、英烈子女)等可生育第二胎。<br/>(2)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壮族等人口超过千万的实行与汉族一样的计划生育政策。人数较多少数民族(百万人以上)城市户口可生育第二胎,农村户口可生育第二至三胎;人口较少数民族(百万人以下)自愿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极少的少数民族(如赫哲族,几千人)鼓励生育。<br/>综上所述,有法定生育一胎义务的生育年龄的夫妻约占40%。<br/>2、实际执行<br/>(1)发达的大城市绝大多数夫妻生育一胎,即使许多可生育第二胎夫妻亦如此(独生子女夫妻、少数民族夫妻),甚至许多人不愿生育。<br/>(2)中小城市大多数夫妻生育一胎,但超生的也很多(象我二弟经商就生了第二胎),受约束的主要是公教人员、国有企业职工。<br/>(3)农村极少生一个的,多数为2 、3个,偏远落后地区农村超生较严重,4、5个孩子的家庭很多。(越穷越生)<br/><br/><strong>被愚弄的东亚农耕民族</strong><br/><br/>东亚农耕民族属于温带农耕民族,这里气候适宜,是人类居住、生产、生活的好地方。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宜庄稼的生长,因此 ,单产比较高。由于有丰富的食物,这里自然会有众多的人口,高密度的人口。这里的人口密度仅次于南亚,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密度地区。<br/><br/>东亚与南亚人口一样,都是农耕民族,差别是,东亚是温带农耕民族。东亚与南亚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悠久的文明。东亚的气候,比南亚复杂,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群,要求也更高。导致东亚的人口进化出了,相对南亚较高的平均智商,较勤劳的性格与文化,当然,东亚农耕民族节俭的性格与文化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br/><br/>进入当代社会,只要社会制 度适宜,东亚的人群,表现可以完全世界一流。在经济上的表现更是南亚人所无发比拟的。东亚农耕民族,高智商、高度勤劳、高度节俭,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了自己的优势。如果从人均国民产值上看,在适宜的社会制 度下,东亚农耕民族的群 体,一般能比南亚人群 体,高出十倍以上。<br/><br/>令人遗憾的是,这样优秀的东亚农耕民族,竟然被愚弄了。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对东亚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欧洲白人人口学家,有众多的追随者。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主要还是白人。精力旺盛的白人,制造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彼此相反的也很多,当然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也是如此。既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br/><br/>可以说,数量最多的人口学家,在欧美各国,水平最高的人口学家也在欧美各国。在欧美各国,这些意见几乎完全相反的人口学家,在进行着相互激烈的辩论。在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欧美国家按照马尔萨斯人口理论,去制定自己的人口政策。虽然这些欧美国家数量有几十个,但是,就是没有一个国家,去具体执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这些欧洲国家,在执行着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相反的人口政策。<br/><br/>作为刚刚接触西方人口理论的东亚农耕民族,虽然人口学家的水平与数量,远远逊色于西方的人口学家。却都能迅速的做出人口政策决策,并且都是马尔萨斯派的人口政策。被西方部分人口学家的,人口爆炸理论征服了。东亚国家,也做出了避免自己人口爆炸的具体的人口政策。一个刚入门的高智商群 体,就这样的被西方部分人口学家愚弄了,虽然西方部分人口学家,也许不是故意的。那些智商较低的非洲人,恰恰是很少被愚弄的,因为这些人不考虑未来会如何。得过且过是他们的特色。<br/><br/>最先被愚弄的是日本人,这是东亚农耕民族,入门最早的一个国家或地区。这个国家,也很相信人口爆炸理论,因为这个理论似乎是那么的有说服力,对于人口稠密的日本,一拍既合。由于这个国家此时已经实现了民主,人权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可能搞强制的,限制自己国民生育的政策。只能靠适度的鼓励或宣传,来影响自己国民的生育。比如,推行了家庭生育计划,就是让每个家庭,自己控制自己家庭的生育数量,尽量不要给国家添麻烦。就是,按照自己的养育能力,生育孩子。这样的政策也搞了一段。此时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很快实现富裕。自由生育率(没有政策干涉或政策宣传情况下,国民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其速度之快,世界罕见。这也是日本生育政策推行者,所万万没有想到的事情。当然也是,马尔萨斯派人口学家,所没有想到的事情。在生育率较低的事实面前,日本人,终于抛弃了人口爆炸理论。原来推广的人口政策宣传,自然就不用继续搞了。但是日本自由生育率依然在降低,日本的人口危机终于体现出来了,原来不是人口爆炸的危机,而是日本人口未来萎缩的危机。相反的人口政策出笼了。日本开始鼓励自己国民生育,虽然此时日本的人口依然在增长着。到2005年日本终于不可逆转的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人口负增长了万分之一,日本人口负增长速度会逐渐的加大,几十倍,增加到千分之几的水平。到2005年,日本政府已经鼓励自己国民生育,至少20年了。日本政府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未雨绸缪的了,那时日本人口还在高速增长着。现在,日本对自己国民人口生育的鼓励程度正在逐渐加强。从日本的生育政策,可以看到,马尔萨斯派人口学家的,人口爆炸论对日本人的愚弄。由于日本宣传控制生育的政策执行的时间很短,强度也不大,因此,危害不大。对于日本人来,遗憾不大。<br/><br/>随后被愚弄的国家与地区是,韩国与我国台湾。这两个独立经济区,也被马尔萨斯派人口学家的人口爆炸论,所威慑住了。也执行了与日本类似的人口生育政策。刚开始是限制自己人民生育,后来不限制了,很快,变成鼓励自己人民生育,并且到现在依然存在人口危机,这个危机不是人口爆炸危机,而是未来人口萎缩危机。这两个地区,人口政策经历与日本如此类似。<br/><br/>东亚主要地区,可以说是,轮番被马尔萨斯派人口学家愚弄。在后来,就是新加与坡大陆了。新加坡虽然在东南亚,但是,也属于典型的东亚人,高智商、高度勤劳、高度节俭。因为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东亚地区移民。与澳大利亚类似,虽然澳大利亚不在欧美,但是我们常常把澳大利亚称为西方国家。新加坡这个非民主国家,搞了没有几年的生育限制,就发现问题了。领导人反省过来了。现在新加坡已经是,开始鼓励自己国民生育了。<br/><br/>这些国家与地区,人口密度都比大陆大,人均自然资源都比大陆少。这些国家与地区,都以实际行动,来反省自己以前的愚蠢。现在都搞了与马尔萨斯派人口学家的人口爆炸理论,完全相反的人口政策。而大陆依然在迷雾之中,还没有清醒。虽然大陆人口结构,已经极其不合理了。人口结构,已经完全可以与,鼓励生育的其它东亚国家或地区类似了。但是,大陆的体 制,让大陆迷途知返太难了。未雨绸缪对大陆,几乎是不可能的。也许只能被碰的头破血流,大陆才知道问题出来了,自己做错了。那些可有可无的政策,对于这个国家的体 制,根本不可能被发现错误。只有那些可能制造严重问题的政策,在这个国家才可能被发现,这个政策原来不好。这个生育政策,可以为大陆未来制造灾难的,未来是可以被发现确实不好的。<br/><br/><br/><strong>究竟是怎样预测未来大陆适宜人口数量的?</strong><br/><br/>先看看世界三个最佳人口数量概念。<br/><br/>在其它条件假设不变动的情况下,人类有三个最佳人口数量。<br/><br/>根据人类的幸福可分二种。如果我们每一个人想获得最大的可能幸福,既,平均一个人的幸福量=人类总幸福量/人类总人口数。平均一个人的幸福量为最大值时,在一定前提条件下,人类有一个最佳数量。此人口数量叫做,个人平均幸福最大值时的,最佳人口数量。人口多了,少了,都达不到人均幸福最大值。<br/><br/>如果我们人类不那么特别自私,或者说不很自私,允许别人得到幸福的话。在一定前提条件下,还有一个最佳人口数量。既,让人类总体拥有最大幸福量。人类幸福总量=人类人口总量与平均个人幸福量的乘积。此时的人口数量为,人类幸福总量最大值时的,最佳人口数量。这种计算,承认了人是幸福的,人生活在世上是一种享受。<br/><br/>还有一种是按社会发展速度定的。既,在某个人口数量时,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此时可以称为,人类社会发展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佳人口数量。人们大概最喜欢的是,这个最佳人口数量了。<br/><br/>上面的这三个,人类最佳人口数量,数值的大小是不会一样的,究竟这三个人类,最佳人口数量值的大小,有多大差别也不得而知。难以估测。<br/><br/>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也有最佳人口数量。不过一个国家如果是全封闭的,最佳人口数量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情况。如果国家不是封闭的,那么就取决于整个地球的实际情况。光靠一个国家内部的情况,搞不出国内最佳人口数量值。如果被某些人搞出,那也是胡乱来的,没有真理价值,应该是欺骗性的,愚民性的。而我们现在的地球紧密联系为一体,没有一个国家能自我封闭,也没有一个国家在搞着封闭。(朝鲜虽然相对很封闭,但是,这个国家依然与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如贸易联系、信息联系等等。)<br/><br/>那种,通过一个国家内部的情况,而估计的最佳人口数量,全部是,伪最佳人口数量。也许,某个国家所估计的最佳人口数量,竟然,连这三个最佳人口数量值,的概念都没有,也分不清是怎么回事。实在不懂,他们是根据什么搞出了某些结论。<br/><br/>对这三个最佳人口数量值,相对大小的估计。个人平均幸福最大值时的,全球最佳人口数量值的大小,应该比,人类幸福总量最大值时的,最佳人口数量值,小一些。这个结论应该很容易得到,这是很容易感觉的结论。<br/><br/>个人平均幸福最大值时的,全球最佳人口数量值,可能比,人类社会发展速度(长期平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佳人口数量值,小一些。这个相对难以感觉,因此,我用了可能。<br/><br/>人类幸福总量,最大值时的,最佳人口数量值,与人类社会发展速度(长期平均)达到最大值时的,最佳人口数量值,难以感觉。连可能也用不上了。估计这两个值的大小,比较接近,相差不大。<br/><br/>上面的全部是,其它假设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人类的,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这是在人类的实际数量,低于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中,的任意一个,假想的未来人口数量,并且假设科学技术在这段时间内不变化。<br/><br/>如果地球上的人类,在其它假设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人类的总量已经超过这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的某一个。此时,要是规划人类的最佳数量,会得到一个不同的新值。假如,人类的实际总量已经超过,原来的个人平均幸福最大值时的,全球最佳人口数量值。那么,会得到一个新的个人平均幸福最大值时的,全球最佳人口数量值。并且这个新得到的值,比原来的值大一些。其它两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的变化,与之类似。对于一个全封闭的国家,也是这样。<br/><br/>比如,如果大陆是一个全封闭的国家。大陆可以根据自己的各种状况,得到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如果大陆人口在一亿时,在其它假设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大陆得到个人平均幸福最大值时的,自己国家最佳的人口总量,假如这个数量是10亿。那么,如果大陆人口在13亿时,在其它假设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大陆得到个人平均幸福最大值时的,自己国家最佳的人口总量,就不会与原来一样了,就不会是10亿人口了。会比这个十亿大一些,比如11亿。应该很容易理解,使人口强制减少是需要额外成本的,在考虑这个成本时,当然就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最佳人口数量值。不知道大陆的人口学者,在计算大陆的适宜人口数量时,考虑这个因素了吗?这是假设大陆完全封闭时,才存在大陆内部的最佳人口数量值。完全封闭的国家,是不存在的。不知道大陆的人口学者是怎样得到,大陆内部的,适宜人口数量的。这确实令人费解。<br/><br/>在其它假设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还会随着,人口的平均智商而变化。平均智商越高,这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就越大。这应该也是好理解的。那些能计算出大陆适宜人口数量的学者,不知道考虑大陆人口的,平均智商了吗?如果考虑,是按照什么样的智商水平,设想的,大陆未来适宜人口数量。如果连平均智商,这个重要影响因素,也没有考虑,就得出大陆未来的适宜人口数量,这确实比较荒唐。<br/><br/>在其它假设条件不变动的情况下,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还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对未来某个时候,进行适宜人口数量的估计,需要参考哪个时候,科学技术的可能水平。因为科学技术的水平,对三个可能最佳人口数量值的大小,影响很大。不知道大陆的学者,对大陆未来适宜人口数量的估计,是假设什么水平的科学技术。对几十年后的科学技术水平,这些大陆学者是怎样了解的。是怎么知道几十年后科学技术水平的。<br/><br/>不知道这些人口学者,参考未来科学技术的可能水平了吗?如果没有,是非常荒唐的。如果参考了,是怎样参考的呢?这些人究竟是假设几十年后,科学技术处于什么水平?与事实究竟会有多大误差?能不能预测到现在的因特网呢?这些人口学者,现在可能还活者,大家可以问问这些人。<br/><br/>地球上,还有很多公共资源,四大洋、南极洲。比如,南极洲附近有大量的鱼虾,这些都是有价值的自然资源。不知道这些学者,考虑这些资源了吗。如果没有考虑也无所谓,现在看来,这些地方,资源意义不大。但是,未来呢?未来这些地方的自然资源,也许会很有意义。<br/><br/>一个完全封闭的国家,其未来适宜人口数量,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未来的科学技术,地下及地上的自然资源。这个完全封闭的国家,未来的科学技术,受到这个完全封闭的国家,国民的平均智商的影响,也受到这个国家的各种社会制 度的影响。地下与地上的自然资源数量,也是不确定的,与科学技术水平有关,还与地下客观存在的自然资源量有关。这些因素都是难以确定的。不知道大陆的人口学者,是根据什么确定这些因素的。<br/><br/>总结,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对一个国家搞适度人口理论,确实很荒谬。确实是骗人的。</div><div class="t_msgfont"></div><div class="t_msgfont">原文地址:http://www.gopgop.cn/viewthread.php?tid=43994&extra=page%3D1</div>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