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1-30 22:58:00
我想思考,但是又不知如何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5 14:22:00

最近学了一点博弈论,上来献丑,欢迎批判:

有篇AER的文章中提到,“People like to help those who are helping them, and to hurt those who are hurting them. Outcomes reflectingsuch motivations are called fairness equilibria. ”

我不太同意这句话,当然这是一种选择,也是大家都喜欢的选择,但是,也许有人就是喜欢从帮助自己的人身上得到更多的好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5 15:37:00

我认为这其实是利益分配的问题.

关键在于:是个人出风头的利益获得比较高呢,还是团队胜利的利益获得比较高呢?

一群陌生人,临时拼凑的团队,水平相互并不了解也参差不齐,这个时候,个人能力的展现比陌生团队的胜利更能获得利益.

一群熟人,经常一起打,算是老团队了,水平也相互了解,这个时候,就经常要顾及到团队胜利的感觉和他人的感受,毕竟以后还要合作,场下还要一起喝酒嗝屁的,所以团队的利益获得就更高一些.

以上为个人意见.我不喜欢打篮球,喜欢踢足球,不过水平一般,哈哈,老了,跑不动了....


猫爪  金钱 +30  魅力 +15  有道理,感谢参与。:) 2008-12-15 16:50:06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15 16:31:00

分析的很好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3 10:18:59
最近,又经常打篮球了,发现自己比以前更喜欢单打了,但是随着单打数量的增长,命中率却上升了。

因此我不禁反思,也许“单打”本身,也是一个“占优策略”?

因为:

1、连续的单打可以激活身体的适应程度,提高其感觉;

2、单打多了,就会思考别的处理方式比较少,能够更好的集中于“篮筐”;

3、单打可以体现出“硬度”,使别人不太敢过分的防守;

4、同伴的配合程度,会因为过度的传球而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3 12:11:34
简单的说,我们中国人是重视结果而轻视过程的民族。所以,不论是球类运动还是企业经营,我们都只看重我们是否能赢。并不去重视我们要怎么才能赢得更漂亮,从赢球,输球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弊病。不过,很高兴的是,有搂主一样的人存在,我们就还有改正这个弊病的机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3 19:55:52
转载一篇新浪体育的分析,挺有意思。

说起来,新浪NBA虽然整天整出一些怪异的新闻来吸引眼球,

但这个“深锐观察”的大部分文章写得还是比较严谨,从中可以理解这样一个道理:

人气是可以通过炒作来获得的,但是美誉度还是需要苦心经营。

深锐观察:助攻王为何难得冠军 传球大师也是毒瘤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11:07  


一个超级擅长传球的家伙也会害死自己的球队

传球有毒?

人们总是抱怨那些疯狂得分手太独,亵渎了团队运动。那么,疯狂传球就一定意味着无私和伟大吗?如果事实果真如此,你如何解释除魔术师这个极度异类外,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助攻10+的球员能为球队拿下当季冠军?

文/孙沛

这个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疯狂的事情,它们荒谬、滑稽、完全没有逻辑,但现实又一再证明它们的确存在。比如说,你很难相信玩躲猫猫也会死人,可是真的死了;你很难相信喝牛奶也会结石,可是真的结了;你很难相信郭敬明能当副处级干部,可他真的当了;你很难相信谢霆锋会对陈冠希说“友情永恒”,可他真的说了。

在NBA,这种不可思议的事也不少:勒布朗-詹姆斯和格雷格-奥登竟然还不到50岁;夸梅-布朗靠打篮球赚走了上千万美元;史蒂夫-纳什有2个MVP,约翰-斯托克顿只进过2次第一阵容;一个从未拿过总决赛MVP的老头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总决赛MVP奖杯;一支球队年年都不能突破季后赛首轮,但年年都有无数人坚信他们会夺冠……而其中最莫名其妙的大概是这个:篮球明明是一项以得分多少判定胜负的运动,可那些得分能力特别强的人,却经常被视作“独”瘤,理由是他们没法让身边的废柴们变得同样厉害。

稍微整理一下,你会发现承担过这种骂名的球员实在太多了:威尔特-张伯伦、埃尔金-贝勒、里克-巴里、杰里-韦斯特、戴夫-宾、康尼-霍金斯、鲍勃-麦卡杜、伯纳德-金、亚德里安-丹特利、阿历克斯-英格利什、斯蒂芬-马布里、阿伦-艾弗森、科比-布莱恩特,以及1991年以前的迈克尔-乔丹。

当然,不能武断地说这种指责是错误的,很多时候,这些人超凡的得分能力和得分欲望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在摧毁对手防守体系的同时,也把自己球队的进攻体系撕成烂布。要是你的出手和得分在球队中所占的比重太高,那么一旦你发挥不佳,或是身陷重围,球队就肯定完蛋,这对一支总冠军球队来说显然是致命的缺陷。上面的这串名单里,张伯伦一辈子被拉塞尔和他的随从们骑在头上,贝勒直到退役也没有戒指,韦斯特输过100次总决赛,霍金斯、麦卡杜、金、丹特利、英格利什之流全部加起来也不如丹尼斯-罗德曼有名。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何联盟史上,能在同一赛季染指得分王和总冠军的,只有贾巴尔、乔丹和奥尼尔这区区的三个人。

问题是,如果太杰出的得分手时常会毁了球队,那么同样杰出的传球手呢?这听起来很蠢。难道一个伟大的控球后卫不是会把队友变得更好么?大量、有效的传球不是能盘活全队么?好吧,那么请你解释一下这个史实:联盟史上,能在同一赛季染指助攻王和总冠军的,只有鲍勃-库西、杰里-韦斯特和魔术师约翰逊——同样是区区三人。

当然,传球至上者可以把这归咎于天气、宗教、宠物挑食、温室效应和经济危机,但还有更多不利的论据等待着你。

约翰-斯托克顿,职业生涯场均10.5次助攻,史上最伟大的正统型控卫,联盟总助攻王兼总抢断王,从1988年开始,连续9个赛季垄断助攻王,其中1989—90赛季每场传出14.5记助攻,古今无二。然而讽刺的是,恰好是1997年,斯托克顿10年来第一次让出助攻王宝座的同时,爵士队史上第一次打进了总决赛——此前老约翰的最好战绩是帮助犹他在西部决赛里撑到第6场。

奥斯卡-罗伯特森,职业生涯前9个赛季场均助攻数达到10.49次,6度摘得联盟助攻王,在张伯伦和拉塞尔两大怪物的夹缝里抢走常规赛MVP。但在那段日子里,大O从未赢得过任何团队荣誉。当他联手卢-阿辛道尔——尽管很罗嗦不过还是要强调一句这个人后来改名叫卡里姆-阿卜杜-贾巴尔——拿到1971年总冠军时,这位联盟历史三双王的助攻收敛到了8.2次——11年来的第二低。

伊塞亚-托马斯,1984、1985两届助攻王,打破魔术师助攻王5连冠美梦,缔造单季场均13.9次助攻的空前纪录,可惜该季活塞总共只打了9场季后赛。事实上,此人职业生涯共有4个赛季场均助攻达到双位数,其中2个赛季活塞季后赛一轮游。1988年,托马斯场均助攻降为8.4次,活塞从韦恩堡迁至底特律后首次打进总决赛,与卫冕冠军湖人死战7场;1989年,托马斯场均助攻降为8.3次,活塞史上第一次捧起总冠军奖杯。

这些事例是否足够令一个传球至上者号啕大哭?不够也没关系,我们还有罗德-斯特里克兰,1997-98赛季场均助攻10.5次,联盟助攻王,职业生涯最高,华盛顿42胜40负;尼克-范埃尔塞尔,1999-2000赛季场均助攻9.0次,职业生涯最高,丹佛35胜47负;迈克-毕比,2000-01赛季场均助攻8.4次,职业生涯最高,温哥华23胜59负……

相反的,上届总冠军波士顿,全队助攻王拉扎-朗多,场均助攻5.1次;上上届总冠军圣安东尼奥,全队助攻王托尼-帕克,场均助攻5.5次;上上上届总冠军迈阿密,全队助攻王德维恩-韦德,场均助攻次6.7次;上上上上届总冠军……好吧又是圣安东尼奥和托尼-帕克。接受现实吧,1990年的微笑刺客之后,再没有一名超级控卫能够带队赢得总冠军。

总而言之,似乎一切证据都表明,如果太多的个人得分有毒,那么太多的个人传球一样有毒。一个超级擅长传球的家伙会害死自己的球队?这个观点听起来太过疯狂,简直颠覆了我们对篮球运动的所有认知,怎么办我们是不是该去看中超……好吧冷静点,显然事情不是如此简单。实际上无论得分还是传球,它们本身不可能是一种灾难,只有当你过度攫取时,才会产生可怕的毒性。有句话叫“NBA无弱旅”,虽然臭屁和夸张了点,但能在这个联盟里混饭吃的,无论如何总有两把刷子。在水平相对接近的情况下,再强大的球员,也不可能长久依靠一己之力赢得比赛,这就意味着,把球过多地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至于这个人最终是把球投出去还是传出去,Who care?

对比一下本赛季的湖人和黄蜂,你会发现,一个超级控卫的华丽数据究竟含有何等剧烈的毒性。湖人全队助攻王科比场均助攻数只有4.9次,但队里还有保罗-加索尔和德里克-费舍尔的助攻数超过3.5次,拉玛尔-奥多姆、卢克-沃顿和乔丹-法玛尔的助攻数超过2.5次。同时,湖人的全队受助攻率非常平均,出场时间排前5位的球员里,科比受助攻率37%,加索尔57%,费舍尔59%,奥多姆62%,拜纳姆63%。那么我们亲爱的小蜜蜂呢?老天,克里斯-保罗一个人的助攻数竟然占到全队的55.5%,除他之外,队内没有一个人的场均助攻数超过2.6次!他们的受助攻率悬殊更是吓人,出场时间排前5位的球员里,保罗受助攻率19%,大卫-韦斯特57%,泰森-钱德勒61%,佩加-斯托贾科维奇81%,莫里斯-皮特森90%……

这种差异在比赛中的直接体现,是湖人可以分配球的球员比黄蜂多太多。科比能够突破分球,加索尔能够在高位做轴,奥多姆能够发动快攻,沃顿能够空切策应,甚至拜纳姆也能在低位做出美妙的传送,这样的球队在进攻端能够演绎出无穷的变化,对手很难通过掐死某一个人来干掉整个湖人。而黄蜂的全部战术,就是“克里斯-保罗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他是一个杰出的乐队指挥,决定着战术、节奏和一切的东西,所有人都在他的眼神和手势下奔跑。当他精力旺盛的时候,黄蜂能够轻易演奏贝多芬、肖邦、巴赫和克莱德曼,可一旦他累了,其他人或许连《香水有毒》和《求佛》也奏不出来。

所以呢?你看到了,湖人比黄蜂多11个胜场,是最有希望夺取总冠军的3支球队之一。至于黄蜂,恐怕连新奥尔良球迷也不会认为保罗今年能够摸到奥布莱恩杯。除了可怜的蜂王,目前排名联盟助攻榜2-5位的,是德隆-威廉姆斯、史蒂夫-纳什、贾森-基德和何塞-卡尔德隆——告诉我,他们当中谁的球队能在6月份卖一回总决赛球票?

遗憾的是,我们一直没能看到毒性最强的得分手和毒性最强的传球手在一起会发生些什么。想想吧,1962年的威尔特-张伯伦和1984年的魔术师约翰逊,1987年的迈克尔-乔丹和1990年的约翰-斯托克顿,2006年的科比-布莱恩特和随便哪一年的贾森-基德——真可惜,最后的这一组,曾经只差米奇-库普切克的一个点头,就能成为现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2:03:29
我以为,无论是最伟大的助攻手还是最蹩脚的传球者,他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第一传球选择。于是球队在大多数时候进行的两人或者三人之间的进攻配合,对于他们的对手来说,防守变得容易了许多。而我们知道的是,鸡蛋永远需要放在更多的篮子里,否则就成了赌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4 17:47:03
这个啊,心理学的高手来分析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6-26 17:50:48
呵呵 ,楼主还是挺善于思考的,可以考虑写一下相关文章。就叫体育经济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