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008-6-30 16:35:00

不过,高收入国家增长率的下降能否有效地给过热的全球经济降温呢?也许不能。经合组织预计,该组织之外的各国的增长率将会下降,但仍高于(难以具体 衡量的)潜在趋势水平(见图表)。世界银行的《全球开发金融》确实预计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会显著放缓,但仍处于相当高的水平:今年将从2007年的 7.8%降至6.5%,2009年为6.4%。世界银行预计,中国今年的增长率将从2007年的11.9%降至9.4%,印度将从8.7%降至7.0%。

然而,正如我最近所提出的,尽管信贷危机对高收入国家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如今的全球货币政策也许过于宽松。在许多新兴国家,产出正在迅速增长,同时 伴随着通胀的强劲上升。如果全球经济无法以人们一两年前所期望的速度增长(看起来可能性很大),新兴经济体就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做出调整。在高收入国家最 终全面复苏的时候,这点会变得更为明显。

在此艰难的背景下,什么样的回应才是正确的呢?全球各国分别应该怎么做呢?这需要分短期和长期来看。

就短期而言,最大的货币政策要求是发展中国家收紧货币政策——如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大大低于通胀。收紧货币政策的前提是放宽汇率目标。在高收入国家,收紧货币政策的必要性相对较弱,但美联储(Fed)的降息举措可能做过头了。

同样重要的,是要让能源价格的上涨传递到其它行业,迫使能源使用领域做出必要的调整。许多新兴国家提供能源补贴,其受益者绝大多数是高收入群体。在 印度,燃料补贴成本如今赶上了公共教育支出的规模: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然而,更重要的是,要摒弃一种愚蠢的观念:认为石油或粮食价格的飙升是由不道德的“ 投机行为”所造成的——这是危险的民粹主义者在全球推广的虚幻的想法。

最后,在面对此类冲击时,富国需要为最贫穷的国家和人民提供相应的保护。这一点至关重要。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降低痛苦,为必要的调整提供资金,而不是阻碍调整。

就中长期而言,最需要做的就是解除能源对增长的限制。这意味着要增加能源研究领域的公共和私人投资,特别是可再生能源。我们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但不能因此就放弃目标。

冲击是巨大的,但意义更重大的是高企的能源价格。金融危机是一种可以避免的愚蠢行为,能源价格上涨则是痛苦的现实。全球必须直面这种令人不快的新威 胁做出调整。理想的情况是各国能共同采取行动。但不论是否共同,它们必须行动。否则的话,前路可能会出现更大的危险——甚至是一轮恶性滞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76 1
2008-06-30

我最近曾提出,汇率机制是联结这些独特事件的纽带。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该如何在暴风雨肆虐的大海上航行。

首先,我们应该将全球经济视为一个整体。各个经济体的全球化程度越高,就越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考察全球经济。那么,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我们对全球经济已经了解了哪些问题呢?答案是,至少就短期而言,全球经济正在遇到资源方面的限制。

我们的文明是以矿物燃料为基础的。但是,自2001年末以来,石油的实际价格已经上涨了近6倍。今天,石油的实际价格已经比上世纪初以来的任何时候 都高。正如世界银行(World Bank)在其《2008年全球开发金融》(Global Development Finance 2008)中所指出的,全球石油供应在2007年没有增长。报告提出,这“导致了2007年下半年库存的大幅下降以及油价的急剧上涨”*。这种上涨也许会 像上世纪70年代那样,仅仅是暂时的,但也可能会是永久性的。我们现在还不知道。

能源价格的跃升至少会对经济产生三方面的影响。

首先,它们会提高总体通胀率。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出乎意料的恶性通胀如今已成为常态。

其次,它们会降低潜在供应。它们会挤压高耗能经济活动的利润,迫使企业放弃能源密集型产能;同时,它们也会提高投资于新能源及高能效产能的必要性。

在其最新一期《经济展望》(Economic Outlook)中,经合组织(OECD)讨论了这类负面供应冲击对其成员的影响**。该组织提出了两个要点:第一,当前潜在产出水平及未来增长的不确定性已经增加;第二,由此带来的负作用可能相当巨大。

经合组织估计,石油相对实际价格最近的上升,已经使美国的不变产出下降了4%,欧元区下降了2%,并使两地的中期潜在增长率分别下降了0.2和 0.1个百分点。这可不是小数目:就美国而言,潜在产出增长率的这种降幅至少相当于人均潜在产出增长率的10%。在较发达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在中国这样 增长迅速的工业化经济体,潜在增长率的降幅也许更为惊人。

第三,能源价格的跃升改变了全球需求的水平和格局。油价从2007年初的每桶约53美元涨到如今的136美元,令消费者每年的负担增加了约2.6万 亿美元,相当于对全球非石油产出征收了4.5%的税。在这种转移中,约有三分之二是从石油进口国转移到石油出口国,至少在短期内,也是从支出者向储蓄者转 移。

这种转变本身,将会抑制全球需求的增长。美国和其它高收入国家的金融危机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几个大型房价泡沫的破裂,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经合组织 估计,高收入国家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将放缓至略低于趋势水平。正如人们可能预料的那样,降幅最大的将是美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预计为 1.2%,几乎全部来自净出口的增长。美国曾经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如今已开始依赖于其它地区的增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