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从券商转身的投行大佬们……
       10月14日,中金公司的一则公告,表明又一位券商大佬向奋斗多年的投行岗位“挥挥衣袖”转身离去。 
      “一个时代的终结”,这是中金发布总裁朱云来的辞职声明后,公司一位员工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留言。 
       不到十天的10月23日,中金董事长金立群也宣布辞职。这无疑让市场目光聚焦一批从券商“转身”的投行大佬们。 
对于在中金任职16年的朱云来而言,其离职原因和最新动向,市场上充满揣测,被传最多的则因其对于互联网金融表现出极大兴趣,或投身互联网创业。
       “朱云来目前还在休息状态。”一位知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透露,到目前为止,其未来的动向依然成谜。 
      朱云来不是近年从券商抽身而出的第一位掌舵者,也不会是最后一位。近几年,孙兵、董正青、胡关金、胡继之、盛希泰、薛荣年等,多位曾在券商行业中叱咤一时的舵手们,都从身居投行高位时抽身。
        资本市场的浩瀚星空,曾散发耀眼光芒的明星们,选择另一种生活之后,总容易被渐渐忽视。 
血脉里被烙下了资本印记的人,是不会轻易离开这片土壤的。 
禁入者孙兵往事 
        今天,少有人提起“孙兵”,但2004年前后,作为西南证券总裁,他被称为中国证券市场声名显赫的“少壮派”代表人物,也曾创下迄今为止最年轻的券商一把手纪录。1999年底,西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首任总裁孙兵年仅32岁。
根据公开资料,孙兵曾就职于重庆气体压缩机厂、甘肃省建设银行。1992年,孙兵开始进入证券业,在重庆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先后任证券营业部总经理、证券总部总经理。
       2001年底,西南证券资产总量为69亿多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居行业“十强”。 
       2004年7月14日,春风得意的孙兵被传出因涉嫌农凯集团坐庄徐工科技遭上海公安拘押。次年8月20日,孙兵卸任西南证券总裁,被公司聘为顾问。
        之所以没有离开西南证券,是因其需“做好公司的债权债务处理工作,积极催收债权,增加现金流。” 
        2006年1月,孙兵再次被拘,据称与挪用巨额国债资金有关。 
        2007年6月21日,证监会公告,因2001年2月8日至2004年9月,西南证券违规操纵浙大网新的股价,时任总裁孙兵被监管层实施市场禁入。但这并没有阻碍其换一种身份借道游走国内资本市场。
       “孙兵离开西南证券后,便利用多年积累的人脉创立了一家私募公司,其成为幕后老板,虽然个人被市场禁入,但其借道私募机构的身份,依然活跃在投资一线。”西南证券资深人士透露。
       2007年底,名为博信资本的民营私募应运而生,在那个全民PE热的年代,博信资本无疑是引人注目的黑马。2010年前后,经过两年深耕的博信资本颇为风光。当年,博信资本收获郑煤机、易世达和大富科技三个IPO项目,他们更跻身当年某调研机构评选的年度私募十强排名。
      而博信资本的创始人便是孙兵,这家合伙人制PE中,由孙兵连同陈灏康、彭越和安歆4个自然人成立,其中,彭越曾是银华基金董事长,安歆出身实业,陈灏康在证券业浸泡多年,从事过研究、并购重组、投资多项业务,无锡尚德是他PE投资的成名作。
       实际上,近年来,孙兵通过多种“包装”在资本市场屡展身手。 
       2010年4月21日,华谊嘉信因涉嫌保荐人以关联人身份突击入股,获取非正常收益遭质疑。此前的2009年6月16日,自然人宁智平向华谊嘉信增资900万元,占增资后总股本的5.52%。数天后,公司提出创业板上市申请。3个月后,得以过会,宁智平数月即获得超过5倍收益。
      与此同时,80后自然人谷博也花费超过500万元、以4.21元/股获得1188818股华谊嘉信。负责华谊嘉信IPO的投行则是西南证券。 
       那么宁智平、谷博和西南证券及孙兵是否存在关系呢? 
       公开资料显示,宁智平的另一个身份是深圳天策创业投资管理企业的法人代表,孙兵则是该企业股东之一。2012年,曾被资本市场禁入的大佬潜伏数年,孙兵终于迎来再度于市场行进的时刻。
      据证监会判决,孙兵的禁入期为时5年,即至2012年6月21日止。如今的孙兵已不用借道包装,他今年47岁正直壮年,已转身成为博信资本总裁再战资本市场。
        孙兵并非是唯一因市场禁入令而离职券商总裁的大佬。2013年从华林证券总裁任上请辞的薛荣年也有类似经历。 
因万福生科事件波及,被撤销从业资格的薛荣年在离职后一年有余,资本市场也在等待这位传奇人物将以何种方式何时归来。 
囹圄者董正青重生 
        2009年1月初,被定性为“内幕交易第一案”广发证券借壳案主角——公司原总裁董正青出庭,后被判4年有期徒刑。 
       相关部门的材料认为,“2006年2月至5月间,董正青在任广发证券总裁期间,利用其个人直接主导广发证券借壳上市工作的职务便利,将‘广发证券借壳延边公路上市’的内幕信息透露给董德伟和赵书亚,并指使董德伟买入和卖出延边公路股票。
         董德伟利用该内幕信息,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买入延边公路股票1457万多股,在股价升高后卖出获利5000多万元。最终,董正青犯泄露内幕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但董正青拒绝承认有关内幕交易的指控。2009年1月9日上午,董正青涉广发证券借壳内幕交易案件一审做出上述宣判。面对判决,董正青表现激动,当即表示上诉。
       “董正青情绪激动,认为自己‘有冤情’,不断大声辩解。后法官指示法警将其押离法庭,他挣扎不肯离去。”这是一段媒体对于一审结果宣布现场的细节描写。
        同年3月27日,二审开庭,董正青却表现平静。 
       “董正青神态平和,没有在法庭上发表异议,气色明显好于一审。”一位当年参与过二审的人士回忆道。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董正青则表示,作为守法公民只能接受判决结果。
       一审大呼“冤屈”到二审“平静伏法”,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使结局出现转变呢? 
       “实际上,董正青接受判决,与汇天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天泽”)有关。”2014年,一位接近该事件的核心人士回忆道。 
        公开资料显示,汇天泽成立于2006年,由自然人易贤忠和易阳平分别出资180万、120万设立。 
         2004年,深房集团在深圳中院公开拍卖所持广发证券2.45%股权,流拍后第二次被广州格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770万元竞得。广州格瑞的实际控制人即为董正青夫妇。
        2006年,因时任广发证券总裁,董正青通过广州格瑞持股广发证券被证监会通报批评,并被下令立即转出广发股权。 
其后广州格瑞将广发证券有关股权悉数转给刚成立的汇天泽。 
        2004年广发证券为反击中信证券收购成立由广发员工持股的深圳吉富,拥有广发证券12.55%的股权。其间,证监会曾因该股权存在违规嫌疑数度要求广发在借壳前处理,随后深圳吉富开始一系列转让事宜。
         湖北水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深圳吉富持有广发证券股权的接盘方之一。 
        据公开资料显示,湖北水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汇天泽股东之一的易贤忠。 
       “汇天泽实际控制人依旧是董正青。”上述当年一位接近该事件的核心人士透露,如果董正青继续喊冤,那么广发借壳必将一拖再拖。 
        2010年底广发证券借壳上市时,汇天泽持有3010万股成为第7大流通股东,账面价值达3亿之巨。 
       工商资料信息证实了上述核心人士的说法,2010年2月11日,广发证券借壳前夜,汇天泽股东名单悄然生更,身陷囹圄的董正青以个人名义入股汇天泽2700万元,成为第一大股东,控有汇天泽90%股权。
        近年来,依靠广发证券借壳赚得第一桶金的汇天泽成为董正青出狱后的资本平台。 
      上述接近该事件的核心人士表示,2011年前后出狱的董正清,近年来一直未离开过资本市场。 
       资料显示,四方股份、超声电子、通化金马等多家A股企业的非公开发行中,皆能见到汇天泽的身影。最近一次汇天泽进入公众视线,是其参与7月底发行的三联虹普、康跃科技、国桢环保的报价申购。
       有关汇天泽公开信息显示,汇天泽注册资本已增至1亿元,总资产近20亿元,汇天泽仅有两个股东——董正青和易阳平,董正青持股98.8%。 
       相比于另一位身陷囹圄从券商行业转身的大佬——原银河证券总裁肖时庆而言,董正青是幸运的,经历三年多的牢狱之灾,但存续的平台与资本依然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而在2011年4月底,肖时庆因受贿和内幕交易两宗罪名,被河南省高级法院终审判处死缓。
离职者盛希泰转身PE 
       自从2012年离职华泰联合证券后,再次见到盛希泰——曾任职华泰联合总裁及董事长的又一名“青壮派”代表人物,是2013年一个时尚圈的活动现场。当日,在一席色彩鲜艳的紧身套装包裹下的盛希泰,已经全然和昔日券商时的沉稳形象大相径庭。
        对于盛希泰离开券商行业的原因,业内似乎早有共识。 
      盛希泰,1990年代曾任素有国内投行“黄埔军校”之称的君安证券投行副总。 
        1997年,盛希泰受邀前往联合证券担任投资银行总经理;后因业绩突出升任副总裁,分管投行和研究所。 
       2000年至2003年间,因联合证券管理层动荡,盛短暂“出走”广东证券。2004年,迎来新股东华闻投资的联合证券,邀其回归并担任总裁。此后,盛希泰用一年扭转了联合证券连亏三年的局面。2006年5月,华闻控股宣布放弃对联合证券增资计划。
这一变故直接导致联合证券易主,被华泰证券收入囊中。 
         此后,盛希泰选择离职,同时离职的还有联合证券副总裁马俊生。 
        拥有丰富投行经验和人脉的盛希泰曾传闻入职川财证券,此时盛希泰的老部下,原华泰联合常务副总裁孟建军,正任职川财证券总裁,盛原来的的秘书则负责川财投行部。
        但盛希泰仅担任川财证券独立董事,便下海创立私募投资公司五岳资本,这家全名为五岳盛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主要关注消费服务、健康医疗、节能环保、TMT、文化传媒等领域。
         “盛希泰对于互联网和文化传媒的投资很有兴趣,这也是投资的重点区域。”投行人士透露,其作为PE孵化的项目已日渐成熟,其投资的一家科技企业正在筹备IPO。
        “离开投行后,虽然盛希泰活跃在投资一线,但其稍偏重于天使投资等前端业务,使其距离资本市场较之前远了许多,这也是近一两年盛希泰渐渐消失在业内视野中的主要原因。”一位近期曾与盛希泰有着业务往来的投行人士透露,除五岳资本外,盛希泰还发起成立洪泰基金,以创新技术的天使投资为主。
        最近一次盛希泰的公开露面,则是因一单天使投资的项目短短数月后便再次获得数千万元的A轮投资。这家名为朗空公司生产空气净化器的企业,于2014年5月成立。
改革者胡关金现身借壳方 
       因在银河证券推行改革而不足百日便请辞总裁的胡关金,经历一系列来自职业经理人与国企制度之间的尴尬后,最终选择离开券商行业而投身PE。 
      2010年初,上任银河证券不足百日的胡关金请辞,引发市场关注。媒体常见的说法是,胡履新后大力推行激进的改革新政,遭遇公司保守人士的反对。银河证券人士则将此解读为:“这是人事斗争的结果,来源于更高层的斗争。”
        辞去银河证券总裁后,大半年时间,胡关金赋闲在家,期间曾有券商邀其加盟,但辞职后的胡对职业经理人的角色意兴阑珊。 
        “他想休息,在资本市场中沉浮多年后,想反思挫败原因,并寻找最合适实现自己梦想的方式回归。”2010年中,接近胡关金的人士透露,胡性格低调也很淡然,同时又很执着,休息应很短暂,他不可能放弃资本市场。
      消息称当年5月,胡关金开始着手筹备PE基金,且募资金额规模控制在10亿内。 
        胡创业异常低调,大部分昔日与胡颇有交情的人士都只知道他在深圳做PE,而私募的具体募资情况及投向,都无从而知。 
        四年后,正当人们淡忘胡关金和他的PE传说时,近期的一起借壳案,让胡关金回归世人面前。 
2014年9月10日,停牌多日的东源电器复牌,并宣布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以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的国轩高科,将向其借壳上市。
       深圳金涌泉投资企业有限合伙公司持有8.23%的股权,为国轩高科第四大股东,作为深圳金涌泉派驻国轩高科的委派代表,正是久未露面的胡关金。 
    公开资料显示,胡关金虽未直接持有深圳金涌泉股权,但该公司股东还有深圳金百会投资有限公司和金涌泉投资基金两家法人,分别持有深圳金涌泉32.61%和0.82%股权,而胡关金分别持有上述两家公司50%和60%股权。
来源:搏览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