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政府宣布将采用新的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系统,以此加强资本控制力度。目前中国政府正在试图遏制资金流入量的不断攀升,正是这些资金加大了政府和通货膨胀作斗争的难度。
国家外汇管理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在网站上发表公告称,出口商的海外销售收入应先汇入一个特殊帐户,在经过核查之后方可办理结汇手续。这套即将于7月14日投入使用的新系统将会对照企业出口收结汇和实际交易情况,确保不会有多余的外汇流入中国。
眼下中国政府对热钱的涌入感到越来越担心。
中国4、5月份外汇储备分别增长了745亿和403亿美元,总额现已达到了1.797万亿美元。由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攀升,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升势不改,许多经济学家都相信在这些资金流入的背后,就有那些想从人民币升值中掘金的投机者。中国官员担心这种投机资本的流入将带来不稳定因素。
虽然中国的资本控制措施严格限制了绝大多数标准的海外资本投资渠道,但中国的贸易资金流动极为庞大,而且监管也没有那么严格。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都认为出口商经常会虚报合法贸易收入,以便将资金挪入挪出国门。这令中国政府深受其扰,因为大笔的外资流入会提升本地银行系统内的现金规模,在消费者价格指数已较上年同期上升逾7%的情况下,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无疑会随之加剧。
一直以来,“不可解释”的资金流一直是热钱问题的关注重点。所谓“不可解释”资金流是指不属于外国直接投资(FDI)、贸易顺差和投资回报等任何一个项目的资金流动。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在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称,1-4月“不可解释”的外资流入达到了1,190亿美元。
目前对这些资金如何流入中国还知之甚少,也不清楚它们到底是不是投机性资金。国家外汇管理局可能仍在努力设计阻止这些资金流入的方案。但是,在有迹象显示成本上涨减缓中国出口的同时,经常项目盈余仍在强劲增长。这也导致经常项目下流入中国的热钱开始受到关注。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经济学家张明最近在一份报告中估计,中国2007年贸易顺差中可能有1,996亿美元都是投机性资金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