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策略:把握白马估值切换,关注器械去IOE:处方药白马将迎来估值切换机遇。
2013年反商业贿赂以来,处方药增速在2013H2大幅下降,导致同比基数较低,随着反商业贿赂负面影响的减弱,处方药业绩有望逐季改善。医药行业14Q3扣非后净利润增速为20.2%,较14Q2的18.5%和14Q1的12.0%有较大提升,预计此趋势在14Q4将延续;
反商业贿赂以来资金从处方药流向医疗器械和服务等板块,处方药白马预期已处于底部,例如恒瑞、天士力、白药、康美15PE分别为31X、22X、17X、11X,迎来长线配臵时机,接近年底估值切换可期;
沪港通放开后,资金偏好可能从主题、概念投资逐渐转向市值稍大的成长股,医药领域资金有望流向业绩增长确定性强的医药白马。
沪港通放开将带来医药行业新的投资机遇。
尚未在海外上市的医药白马股:与A股散户占主导相比,港股市场在是一个机构占主导的市场,其投资者更加偏好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估值较低、成长性较好的医药白马股,尤其是尚未在海外上市、对海外投资者而言稀缺的医药白马股,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天士力、康美药业、益佰制药、华海药业;
在港股中稀缺的、具有品牌溢价的中药企业,建议关注千金药业、片仔癀、同仁堂;3)深市中的低估值、高成长白马股:沪港通的实施将引发投资者对深市与其他市场通融的预期,同样价值视野下,未来类似“深港通”不再遥遥无期,深市低估值、高成长的医药白马股同样值得关注,如云南白药、华东医药、双鹭药业、华润三九、东阿阿胶;
港股中器械、服务行业的成长股:港股在新兴产业领域存在明显折价,医药中的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子行业在港股的估值大部分低于A股,其中高成长的优质标的有望获得国内偏好成长股的投资者的青睐。
投资建议:“买入”,半年内目标价:34:维持盈利预测,预计14-16年EPS0.75/0.97/1.19元(不含外延),对应PE32/25/20。公司核心产品“怡开”突破长期增长瓶颈,存在强烈外延并购预期,维持“推荐”评级,一年期合理估值29-34元(15年30-35倍)。
回顾——201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1):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制药与医疗的走势为什么会背离?14年上半年医疗而制药冷,原因在于:1.弱市条件下投资机会来自于存量资金博弈,资金偏好市值小、故事好的股票,业绩增速显得并不十分重要;资金喜欢抓住一个机会进行爆炒(如基因测序)的现象进一步反应了投资机会极为稀缺的现状。2.产业层面:制药行业在降价预期、反商业贿赂的影响下出现增速下降,而医疗板块在政策扶持的背景下呈现投资机会层出不穷的局面。
回顾——2014年下半年投资策略(2):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医药商业:药房托管成为医药商业的第三次圈地运动,看好工商业一体化企业。药品实施零加成之后,药房托管趋势不可阻挡。年初就已预测:药房托管将会成为医药商业的再一次圈地运动,在此次圈地运动完成之后各省的医药商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区域龙头有望形成寡头,跨区域寡头之间的合纵连横行为将会加快出现。相对看好工商业一体化企业(有望借助独家供应权从而最大化利益)。
2014年:从“药改”到“医改”的转折元年、政策大年:2009年启动新医改以来,“医改”实际成了“药改”,最关键的公立医院改革则流于表象。药改也从医保全覆盖和基药目录带来的初期乐观陷入目前的迷茫期:严苛的招标、屡屡而至的降价、反商业贿赂、医患矛盾再次尖锐爆发……医药产业实体经营困扰于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预计2014年行业增速和效益将继续因政策扰动而波动,纵比景气偏弱。三中全会决定使“药改”至“医改”的曙光初显,同时意味着2014年将是又一个“政策大年”,二级市场投资节奏不可避免将被政策预期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