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58 发表于 2014-11-8 14:03 
农夫专门种地耗费的劳动量,肯定少于他既种地又打柴又打渔。
这个常识难道还有疑问?
好,按照你的说法,农夫的特长是种地,而砍柴和打渔是他的短项,所以,农夫就专门种地,而把在砍柴打渔这方面选择了通过交换的方式来获得柴和鱼,因此,农夫通过交换节约了砍柴和打渔的劳动。这是你的观点,这里有两个问题:
1、农夫一方面要为了满足自己的粮食需要而生产粮食,这个和往常一样。另一方面,为了交换,他还必须增加劳动耗费,为了别人的需要生产粮食。这个增加量显然要大于以往自己对粮食的需要量,对不对?因此,你说的“农夫专门种地耗费的劳动量”中的这个劳动量不应该只是生产满足自己粮食需要的那个劳动量,而应该是生产满足自己粮食需要的劳动量+生产满足于交换的粮食的劳动量,对不对?既然如此,你依据什么断言:“农夫专门种地耗费的劳动量,肯定少于他既种地又打柴又打渔。”?
2、按照你的观点,农夫是因为砍柴和打渔是他的短项,所以选择了交换,从而通过交换节约了自己砍柴和打渔的劳动,因而得出结论------交换节约劳动。那么,请问:农夫放弃自己的短项劳动-----砍柴和打渔,这个放弃本身是不是意味着有更为强大的砍柴和打渔的劳动的存在为前提?如果没有这种更为强大的劳动存在为前提,农夫就不会认为砍柴和打渔是自己的短项,对不对?既然如此,那么,是不是因为被认为节约的劳动引起了交换,而不是交换引起了劳动的节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