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58 发表于 2014-11-7 12:56 
“既然要谈“交换”节约劳动,那就必须要有不同的劳动,不然就不会交换劳动,也就更谈不上交换节约劳动。 ...
“获得所需物品有两种基本的方法:“自制”和“交换””,没错!
“两种方法耗费的劳动量不同”,不通!
自制,就是自己劳动制造,因而包含着劳动耗费的量,这个可以说得通。但是,交换是劳动吗?如果交换不是劳动,那么,“两种方法耗费的劳动量不同”又怎么理解?可见,交换本身不是劳动,用于交换的商品才包含着劳动。
由此看来,当你在观念中逻辑的推论节约劳动的时候,在现实的实际发生的经济过程中,你必须为交换的对方耗费劳动,生产他们需要的商品。尽管经济学研究的是实际发生的经济过程而不是思维的逻辑过程,但是,即使就逻辑过程而言,你的节约劳动也是以劳动的耗费为前提的。如果你的需要是多方面的,那么,很显然,无论你在观念中如何想像节约劳动,作为实现的前提,你就必须为更多的人耗费你更多的劳动,不然,谈节约劳动就是空谈。既然如此,从整个过程来看,所谓节约劳动又体现在哪里呢?
两个小孩互换玩具是以彼此丧失以前玩具中物化的劳动为前提的,没有这种“失”为前提,就不会有“换”这种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