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4779 48
2014-11-06

向无知的人说清楚一个简单的道理是非常锤炼人的。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为了交换一种产品就必须生产另一种产品,即使自己会生产前一种产品,决定进行交换之后,也会停止生产这种产品,形成某种分工。

于是很多人被表面现象迷惑住了,以为交换节约的劳动来自分工所节约的劳动。

我昨天想起来去年和那谁辩论时我举的一个例子:

两个孩子,一个有纸牌,一个有积木。

两个人都玩腻了自己的玩具。

交换一下,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新玩具。

如果自己去找爹妈买新玩具,花费的“劳动”或曰成本肯定很高,例如需要苦苦央求父母同意,父母则往往以“期末考试得一百分”为条件。

这一交换相对“自制”(请求爹妈购买新玩具),节约了大量劳动,这就是“交换节约劳动”。

这里节约的劳动和“分工生产”毫无关系。

很多榆木脑袋语文都不及格,不知道“节约”是在“比较”的意义上说的。

实现某一目的有两种或多种方式,所谓“节约劳动”,就是这些各种方式耗费的劳动量的比较。

哪种方式消耗的劳动量最少,那么这种方式就最节约劳动,也比其它各种方式都节约劳动。

有些人误以为“交换节约劳动”就是“在交换的过程中节约了劳动”,十分滑稽。

“分工节约劳动”,也不是说“在分工的过程中节约了劳动”,而是说“分工”这种生产方式比“不分工”的生产方式耗费的劳动少。

分工和交换一样,都会新增很多劳动。例如分工要增加传送工件的劳动,交换要增加运输和讨价还价的劳动,还要承担产品质量不确定的风险。

但是人们最后还是选择分工和交换,是因为这些新增的劳动量,相对它们节约掉的劳动量,微不足道,所以人们才愿意新增很多劳动量进行分工和交换。

还有的人说“没有看到节约掉的劳动”,我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混到大学本科文凭甚至硕士、博士文凭,甚至教授职称的。

被节约掉的劳动,既然已经被节约掉了,既根本没有发生这些劳动,你当然看不到。

中国的教育真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6 19:50:48
同意。
其实,例子不少,凡自己不能生产的,通过用另一种劳动产物去交换回来,就是一种劳动节约,或者说是交换的方式提高了生产率(从使用无限劳动也无法取得,变成用有限劳动换取回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6 23:40:07
之前曾经在楼主另一篇关于交换节约劳动和生产节约劳动之争论的文章发表回复。
其实从需要方面来看,从鲁滨逊一人经济来看,我不需要的商品,我不生产也不会向人交换,当我需要一个商品时,我就要考虑自己生产,如果有另外一个人有生产这商品时,我就要考虑自己生产还是交换。这时候应该会考虑有没有这个能力和资源,如果有,是自己生产和外购,哪个更划算。
所以我觉得从需要去看比较反映真实的情况。有了需求才有人生产,生产过程才发现分工更有效率。这大概也是楼主的意思吧。

但楼主在这里举玩具交换的例子,却引发我想另一个问题,因为他们交换玩具,社会就不需要再生产这两个玩具了,这应该是二手市场的情况。
举个极端例子,如果在某一段时间内,大家不介意用二手商品,大家都能在二手市场找到需要的商品,这个社会不需要生产新的商品。GDP应该只算二手市场因交易而生产的劳动。这样GDP应该比较低。
我的问题是现在的经济比较注重GDP等数据,其实会不会导致浪费,好像上述极端的例子。如果大家用二手商品也能满足需求,虽然GDP是低了,但大家都能满足,最主要是没有生产新的商品,不会耗用自然资源,至于因为没有生产而节约的劳动,应该用到哪里去?还有这会不会令到失业率增加。先不在这里讨论,因为这应该可以另开议题再讨论的。
如果大家都不用二手商品,社会当然要生产新的商品满足人民需求。那些二手商品除非能进入废品回收再循环,不然那部分的自然资源就会浪费掉了,搞不好还会引致环境污染。
所以我想的问题就是现在的经济是否有鼓吹浪费之嫌。
生产商为了赚钱,一定引导人去消费新的商品,不用二手商品,消费者有能力当然也乐意用新品,但好像手机这样,有新功能也故意分几次放到新的产品上,几个月就出一新款,本来一年一换或者几年一换,生产商就想你每季都换。
ZF为了高GDP,当然也不管浪费不浪费。

不知这观点对不对,希望大家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7 06:5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7 08:10:13
uandi 发表于 2014-11-6 23:40
之前曾经在楼主另一篇关于交换节约劳动和生产节约劳动之争论的文章发表回复。
其实从需要方面来看,从鲁滨 ...
企业唯利是图,ZF GDP 导向,的确都是错误的。

我曾经很惊讶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都能够很快掌握新技术、推出新产品?

一个企业主管告诉我,很多新技术实际上企业在十年前就掌握了。

但竞争者不生产,自己也不生产。竞争者一旦生产,自己立马生产上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7 08:12:35
龚民 发表于 2014-11-7 06:50
压根就没有发生的劳动,就算不上什么节约劳动。节约劳动一般来说是劳动过程前后可比较的技术改进。
“节约劳动一般来说是劳动过程前后可比较的技术改进。”

错。

“技术改进”已经涉及两种生产方式了:

“用旧的技术进行生产”,“用新的技术进行生产”。

是否“节约劳动”是这两种生产方式各自消耗的劳动量的比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