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二 日本的政治体制 高度成长期的日本被称为“企业国家”,即国家整个是一个企业,日本人戏称自己的国家“日本株式会社”。这个企业有以下三个特征: (1) 通过财政投融资等方式,由国家机器集中货币主导投资,是转化为生产资本的中介者和组织者。 (2) 国家机器自身拥有巨大财富,是高度集中的生产经营主体,形成事实上的国家垄断。 (3) 国家对生产、流通、信用、土地、资源利用,贸易、资本输出等诸各部门统一规划,也就是国民经济的“组织化”和“计划化”的展开。 日本这个“企业国家”的权利核心是政官财复合体。国会只是装饰品,实际的权利掌握于企业界的联合组织经团连,经团连才是日本真正的政府。经团连对此也不讳言:“我们是政府”,与官僚相对应,经团连工作人员被称为“民僚”。官僚和民僚的人员互通,官僚退了出任经团连的民僚,民僚退了出任官僚。经团连直接干涉政府的日常工作。首先,政府的各项政策由经团连提出方案(意见书),为了制定政策,经团连内设置了各种委员会,与政府的各省、厅、部、局、会对应。其次,经团连向政府的各审议会、调查会、恳谈会派遣委员。对于全体产业经济的审议会,关系省厅必须邀请经团连的委员成为通例。第三,各省厅的担当局与经团连的事务局保持日常接触,进行政策调整。制定新政策法律的省厅,担当官需要事前与经团连的事务局会晤,询问财界的意向,然后做成政策的方案。 日本政府毕竟在名义上是议会民主的产物,因此经团连需要控制议会。具体控制过程如下,这一过程充分表现了日本议会民主的本质。在日本,政治家和政党接受经济组织的政治捐款(献金)并不是需要避讳的事情,只要遵守一些很松散的规则即可,如:政治团体的代表或领导人,只有在被证明对该团体财务负责人的选任和监督两个方面都出现失察和失责的情况下才要负刑事责任,相关省厅的大臣或政务官不能接受相应的政治献金等等,这些规则一般都非常容易规避。事实上,如果没有政治献金,日本的绝大部分政治团体都无法生存,因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财团捐献的政治资金已占日政界所获政治资金的98%。唯一拒绝接受政治献金的议会党派就是日本共产党(依靠发行党刊和开办医院等党营事业支付办公经费) 如果只是企业对政界献金,看起来并不太出奇,因为大大小小的党派和政治团体总不能全靠成员交党费运转,政治派别接受社会政治捐款,各国大抵如此。但国内很少提到的一个事实是:日本大部分政治捐款来自经团连,而经团连根据一个早就拟订好的打分制度对各个党派分发捐款,这个过程充分说明了日本政治的本质。(前面曾经谈到日本的大小企业分别结合成经团连和日经联,并在2002年合并成新的经团连。就是这个经团连代表日本的企业界出面给议会各个政党打分。)下面这张表格是2003年10月,日本众议院选举前,经团连给各政党打分的简表。 http://azalea.sunflare.co.jp/COMM/F1.jpg 表1 经团连的评分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打分有很严密的评价体系。国家政策的主要方面都单独立项,每一次立法投票都对各个党派的投票倾向按A-E五等打分,每等中还用+-分出三个档次。汇总后经团连就按这个打分表给各个党派发钱。资金来源是经团连下属企业的捐款,经团连根据纯资产把伞下企业分成25个层次,纯资产100亿以下最低要出50-200万,100-150亿的下限是100-300万,3000亿以上起码1000万以上,此外还根据经营规模和营业额等综合测定,协议出资额,2004年计划分发40多亿日圆的政治献金。(数字引自京都新闻2003.11.19)。在与每一次投票挂钩的高额奖金刺激下,各派政治势力无不对精心揣摩经团连的意图,言听计从,经团连的意见书百分之百的变成了具体的法律规章。 关于降低法人税,要从现在的实质税率约40%,降到20%台的水平。同时消费税从目前的5%逐步提高到18%。此外还削减养老金和提高养老保险费。经团连的意见书: 「産業力強化の課題と展望―2010年におけるわが国産業社会―」(2003年4月22日) 「『近い将来の税制改革』についての意見-政府税制調査会中期答申取りまとめに向けて-」(2003年5月29日) 「今次年金制度改革についての意見」(2003年9月10日) 这些意见书已经演变成正式法案。经团连关于反对修改独占禁止法的意见书: 「『独占禁止法改正(案)の概要』に対する日本経団連意見」(2004年4月15日) 「『独占禁止法改正(案)の概要』に対するコメント」(2004年6月25日) 日本刚通过可以出口武器的法案,对应的经团连的意见书是:「今後の防衛力整備のあり方について― 防衛生産?技術基盤の強化に向けて―」2004年7月20日 关于修改宪法第九条,2004年5月27日经团连设立了「国の基本問題検討委員会」想必将制订出意见书,然后交国会变成法律。 经如此介绍,读者当可看出,日本议员其实只是大财团的投票机器、政治宠物,各个党派争吵不休,不过是揣摩大企业官僚的心意,吃醋争宠罢了,所谓的议会民主,一张幌子而已。 议会虽然已是经团连的驯服工具,但大企业的官僚们并不希望这个工具索要太高的价码,经团连通过巧妙分配政治献金,始终让议会中的大党之间保持平衡,不使一党独大,防止一党主导议会投票后和经团连讨价还价。如果已经形成了独大的政党,就一定要在党中搞分化,促成各种派别,这也就是日本自民党等大党党内外斗争和不断出现的各种派系的原因。(也是西方民主国家所有议会斗争的本质) 举个例子,根据2004年《一次政策评价的发表》, (经团连网页 http://www.keidanren.or.jp/japanese/policy/2004/012.html),自民党得分85点,民主党得分50点以下,自民党明显比民主党更贴近经团连的主张。2004年经团连的政治献金约40亿日元,如果经团连下属企业自主决定政治献金方式,那么40亿日元基本会给自民党。经团连统一献金,则自民党63%(85/135),民主党37%(50/135),这样就保证了自民党不至于独自控制议会,拥有与经团连博弈的能力。如果一定说日本是个自由市场国家的话,恐怕议会是唯一体现这种竞争原则的地方。 关于国会,这里还要说一下,虽然立法活动和内阁决策已经基本为财团掌握,但议员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和象征意义还是让各派势力趋之若骛。特别是官僚集团和一些特殊利益集团,更是希望直接掌握投票权而不是通过收买这种间接方式插手政治。这就构成了日本政治中特殊的“族议员”现象。所谓族议员,倒不一定是家族政治(虽然日本议员有相当比例的父子相承,甚至祖孙相承),但肯定是稳定的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如运输族代表汽车修理业的部分小业主和运输省部分官僚反对取消车检,厚生族直接代表医生协会捍卫医师优惠税制等等。这些族议员在服从大财团之余,还利用自己的合法权力及社会地位,千方百计直接为所属的“族集团”牟取利益。这给日本议会政治带来一些争吵和不确定因素,但无论如何,没有任何议员代表所谓的“人民”,他们只是各个大小财团、利益集团的投票机器而已。 很显然,日本的政治制度是赤裸裸的垄断企业专政,经团连自己对此也并不讳言,而且公开的摆出一副“事实政府”的样子。下面是摘自经团连网站的一幅图。 http://azalea.sunflare.co.jp/COMM/F2.jpg 图1 21世纪日本应该成为的国家 这个图表简要说明了经团连对日本未来的规划——日本作为东亚核心国家,提供资本和技术,其他东亚国家提供人力和资源,一起作为一个整体面对世界竞争。这个规划是否会成为现实暂且不论,但制订这个图表的行为本身足以反映经团连对自身的定位。
这文章不是我的,我从关天茶社转的,但是不知道原始出处。
我对日本经济不了解,没有办法确认上述史实。可以肯定的是,后发国家在起飞过程中都有严重的经济计划倾向,都是动用国家力量来强行优先发展某行领域,而且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再服务业。这当然是明显违背“比较优势”原理的。但是这样做的好处有可能大于坏处。这就是为什么林毅夫的比较优势政策建议很难得到当局使用的原因吧。
日本毕竟是一个特殊的国家,经过战火的洗涤,本身又具有高度的集体主义,土地资源狭小,还有美国的大力扶持,这些初始条件与中国的初始条件相差太远,因此恐怕不能以日本的经济计划之成功来效仿。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