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央行11月6日发布《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确认了9月设立MLF为银行注入流动性,9-10月MLF规模总计7695亿元。报告解释M2增速回落是因为银行同业业务融资等出现较快收缩。报告称,将坚持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以下9句话快速了解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主要内容: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总量稳定、结构优化”的取向,根据经济基本面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创设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9月通过MLF向银行提供5000亿元流动性,10月通过MLF向银行提供2695亿元流动性。
●第三季度人民银行未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余额保持为0。
●总体看,各项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平稳增长,贷款结构继续改善,市场利率回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有所下行,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有一定程度缓解。
●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合意贷款工具在当前宏观调控环境中仍有其合理性,是以新型宏观审慎工具消化前期刺激政策影响的一种选择。
●导致近期M2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同业业务融资等出现较快收缩。同时银行资本增加、外汇占款相对减少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经过前期较快上涨,物价绝对水平不低,不少国内商品价格已高于外部, 居民对物价的感受仍较强,物价预期还不很稳定。
●在软约束和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的环境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和传导也会受到影响,需要兼顾和应对的矛盾更多,既要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也要防止过度“放水”固化结构扭曲、推升通胀和债务水平。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一定阶段内经济下行压力和潜在风险暴露可能会有所增大,一些地区为追求增长高耗能产业等又有抬头。
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