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外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组成。其中,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号称锂离子电池的“血液”。锂电池成本构成中隔膜占21%,正极材料占19%,负极材料占9%,电解液占13%,其他材料约占38%(铜箔,铝箔,粘连剂,导电剂等)。
图表1:锂电池成本结构图

电解液主要成分为锂盐电解质及有机溶剂。在各种类型的电解质中,六氟磷酸锂(LiPF6)是目前锂离子电池中最常用的电解质,综合性能优良,根据配方和用途的不同,六氟磷酸锂在电解液成本中占比约为20%—50%。
图表2:几种常见锂盐性能比较

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主要技术瓶颈是安全生产控制难、无水环境要求高、游离酸和不溶物含量高。另外,产能投资较大、周期长、下游客户认证时间长等特点也是六氟磷酸锂生产的主要壁垒。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六氟磷酸锂的生产工艺是采用无水氟化氢溶剂法生产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溶解-造气-合成-结晶过滤-干燥等步骤。
图表3:六氟磷酸锂湿法工艺路径

目前湿法工艺都是以无水氟化氢作为溶剂,无水氟化氢是一种高危化学品,反应危险程度高,对设备的要求也比较高。有时候反应甚至具有爆炸性,难以控制。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出现任何一点泄漏都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极大的伤害。
产品质量方面,有两大难点,一个是防止六氟磷酸锂吸潮和游离酸产生;另外一个是控制不溶物产生。这两个指标常常互相制约,并对电池的性能产生影响。
图表4:六氟磷酸锂的主要制备难点

国内较早进行六氟磷酸锂开发的是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从1996年开始在国内首次开展六氟磷酸锂电解质的研究,并于1999年完成了4t/a的中试装置,2005年经天津金牛电源材料产业化,建设80t/a的六氟磷酸锂建设项目,到2010年实现了500t/a的产能。目前市场中,能够生产六氟磷酸锂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多氟多,九九久,天赐材料,江苏国泰的六氟磷酸锂项目于2013年底宣布放弃。
目前全球六氟磷酸锂产业主要企业有:森田化学(张家港)拥有3000吨产能(在建5000吨);关东电化有1000多吨;国内主要是九九久700吨(在建1300吨)、天赐材料、天津金牛(金牛化工)、多氟多等。
实际上,由于六氟磷酸锂的生产难度高,全球的六氟磷酸锂的真正量产合格产品的企业并不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是比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