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经与马经分析经济的侧重点和理论基础完全不一样 西经是沿用的西方实证主义及自然科学的定量的规范分析法从无数的经济现象中利用一些假定和最最基础的数理工具分析经济现象,目的在于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 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永恒性。其致命的弱点并不在于某一个领域(因为就其自身的体系之内是相当完备的)。而在于脱离了生产关系这个人的因素单纯看四大环节的现象 这就忽略了经济这门人文学科的"人"的多变的因素 而为了弥补这一重大的问题就做出了最接近一般经济现实而排除一些特殊情况的假定(如 无差异曲线分析时不考虑“负效应”和偏好的完备性之)。这样以统一了之后就能利用数学工具进行任何问题的分析了。而这样就导致了西经的理论在一定范围内是适用的(这也就解释了“市场失灵”具有选择性的原因)。
而马经是沿用的西方相对主义,辩证法,和哲学的形而上主义的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分析法,从经济形态,和一切矛盾的根源和细胞----商品入手,抽丝剥茧,层层深入 以哲学的思维层次和对辩证法的高超应用,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同时期(当然是后李嘉图时代)的多数经济理论。论证了价值的来源是活的劳动,量的规定是社会和市场承认的劳动时间。是工人阶级活的体力脑力劳动凝结于生产资料上而成的。进而论证了资本家的劳动不创造价值。从而最终得出了工人阶级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