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2981 2
2014-11-08
    智库(英语:Think tank)又称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是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它将各学科的专家学者聚集起来,运用他们的智慧和才能,为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满意方案或优化方案,是现代领导管理体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提供咨询,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设计;反馈信息,对实施方案追踪调查研究,把运行结果反馈到决策者那里,便于纠偏;进行诊断,根据现状研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症结;预测未来,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方法,提出各种预测方案供决策者选用。
非洲
非洲经济研究联合会(肯尼亚)
非洲.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8 10:33:06
亚洲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JPG     中国社会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1977年(丁巳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的基础上建立,其前身最早追溯至民国时期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现有研究院所35个,研究中心45个,二三级学科近300个,重点学科120个,其任务是创造性地开展理论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负着提高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和理论创新的使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JP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直属国务院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党中央、国务院提供政策建议和咨询意见。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不同时期工作中心,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性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央党校
中央党校.JPG

    中共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党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阵地和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熔炉,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1935年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称为中央党校。1937年迁入延安,1942年后毛泽东兼任中央党校校长。1947年,中央党校撤离延安。1948年中共中央决定创办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刘少奇兼任院长。北平解放后,马列学院即迁往北平。1955年改称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1966年以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办。1977年复校,定为现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胡耀邦主持中央党校工作期间,中央党校推动了著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转移起了重大作用。


中央编译局
中央编译局.JPG   

    中央编译局是中共中央直属机构。主要任务是编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和领导人著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研究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理论和实践,研究世界发展战略;收集和整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资料。
  中央编译局成立于1953年,拥有一大批翻译、研究、信息和编辑人才,并常年聘请英、德、法、西、俄、日等语种外国专家协助工作。与国内外许多相关组织和机构进行广泛的合作,学术交流领域不断拓展。
  内设机构有马恩列斯著作编译部、中央文献翻译部、世界发展战略研究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部、马列主义文献信息部、人事部(机关党委)、办公厅、中央编译出版社等。主管的全国性学术社团有: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中国索引学会。主办的刊物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国外理论动态》。

国家行政学院
国家行政学院.JPG

    国家行政学院是国务院直属正部级事业单位,是培训公务员特别是高中级公务员的新型学府,是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为中央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开展科学研究特别是公共行政等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机构,发挥着公务员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的重要基地作用、政府决策咨询思想库作用。

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
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JPG

    20世纪60年代,日本过于快速的经济发展导致国内各地区以及各领域发展不平衡,出现了通货膨胀、能源缺乏、各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再加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货币和资源矛盾,使日本持续发展陷入困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正式成立。
    1974年日本国会通过了 《综合研究开发机构法》,并于同年3月25日建立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在日本国内机构改革背景下,日本综合研究开发机构于2007年11月由政府认可的法人机构转变为民间财团法人。其成立目的是对中长期日趋重要的关乎现代经济社会及国民生活的各种问题进行综合研究,集合经济、社会、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基础性、应用性以及开发性调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野村综合研究所
野村综合研究所.JPG

     野村综合研究所(简称NRI)是日本一个著名的研究机构,它的前身是野村证券公司的调查部,1965年4月1日正式成立。研究所设有以研究为主的镰仓总部和以调查为主的东京总部,有“双头雕”之称。在纽约、伦敦、香港、巴西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野村综合研究所是日本思想库的代表,不论是其历史和规模,还是国际活动和综合能力,或者是研究实力和影响,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是比较突出的。

东南亚研究所
东南亚研究所.JPG



    东南亚研究所成立于1968年,它成立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具有丰富资源的环境给对於这个区域有兴趣,并想从事有关东南亚安定、经济发展以及政治、社会、文化变迁之研究的学者。
    除了希望能在学术界引起讨论之外,也希望引起大众对东南亚的关心,并且藉着研究为区域中的一些问题提供各种的解决之道。
1、研究计划
ISEAS的研究计划可以分为下面四大部分:
(1)区域经济研究(The Regional Economic Studies)
本计划由叁个单位进行:ASEAN经济研究单位,APEC研究中心以及日本研究小组。研究的内容包括:APEC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ASEAN中策略性工业的竞争力;外资及跨国公司在东南亚地区之整合与合作;以及东南亚成长叁角。
(2)区域战略及政治研究(The Regional Strategic and Political Studies)
这个部分的研究内容有:东南亚及亚太的安全、防御问题;武力现代化;策略文化;东南亚政府研究;以及经济快速成长与急速民主化的研究。
(3)区域社会与文化研究(The Reg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Studies)
这个部分的研究包括:战争与社会转型;日本殖民时期的英属马来亚(1941-45);ASEAN区域内劳工移动的社会冲击;回教的复苏及政府的反应;中国企业的世界等。
(4)中南半岛研究计划(The Indochina Programme)
这部分是针对当代中南半岛国家与缅甸的政经议题。包括转型中的亚洲经济;寮国和ASEAN的经济关系;越南改革後的制度环境与企业行为;以及越南国营事业的改革。
2、研究人员
在ISEAS中的研究人员可分为叁类:资深研究员、研究员以及ISEAS研究员(ISEAS的核心成员)。
不论是短期或长期的研究员都可以获得ISEAS所提供的各种研究奖助。目前所提供的研究奖助有:ISEAS研究奖助、ASEAN Affair研究奖助和 Duncan Macneil研究奖助。另外,客座研究员可以使用ISEAS的各项设备,但没有经费上的支援。
3、学术会议与研讨会
ISEAS积极地举办或与其他机构合办各种演讲、学术会议与研讨会。会议的形式从各国学者齐聚一堂的国际会议到可供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小型研讨会都有。
4、ISEAS出版的刊物
本机构同时也是东南亚学术书籍的重要出版社,它一年平均出版将近四十篇的新文章。截至一九九五年叁月止,它已出版了将近七百篇的文章,这些文章反映出了ISEAS向来研究的重点:安全与国际事务、经济发展及社会变迁;而这些研究都扣紧着ASEAN与亚太地区。
ISEAS发行了叁份学术杂志:ASEAN Economic Bulletin,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Sojourn:Social Issues in Southeast。另外出版两份一般性年刊:Southeast Asian Affairs和Regional Outlook。
此外,ISEAS每个月会有一分挟报,名为Trend,随着新加坡的business Times发行,同时也被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报纸所采用,例如:Jakata Post 、Bangkok Post;缅甸 的主要政经季刊MyanView也於一九九五年开始刊登。
5、图书馆
目前图书馆已有超过有四十万份的研究资料,其形式包括印刷品、微卷、视听资料等等。主要的内容以社会学科为主,包括东南亚单一国家之政治、国际关系、军事研究、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以及东南亚、ASEAN的整体研究。


防卫研究所(日本)
防卫研究所(日本).JPG

    防卫研究所是日本最高军事科学研究单位,也是培养军队中高级干部的教育训练机关。该所成立于1952年8月,最初名为“保安研修所”,1954年7月改为“防卫研修所”,1985年改为现名,是日本惟一直属于防卫厅的军事科学研究机构。
    防卫研究所下设第一、第二研究部,战史部,教育部,总务处,图书馆等。第一研究部下设五个研究室,第二研究部下设2个研究室,战史部下设2个研究室。研究部和战史部主要负责学术研究任务,教育部主要负责教育训练任务,总务处负责公章、文件、人事、工资、福利、经费等工作,图书馆负责图书资料的收集、借阅、保管工作。据统计,该图书馆藏书甚丰,国防理论及战史专著约有数十万册,教材及战史史料等有数十万册,国内外军事杂志收集有数百种。
    该所研究部的主要任务是“从理论上解决军队管理及运用方面的问题”,为国家制定有关措施以及本所的教育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战史部的任务是调查研究战争历史和编辑出版战史书籍。教育部则开设有一般的课程,通常为10个月,招收对象除自卫队的中校、上校和防卫厅以及其他省厅课长助理的文官外,还招收外国军人和文职官员。研究所还邀请了一批外国学者来所进行研究,其中有美国、中国、德国、新西兰等国的研究人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4-11-8 11:25:56
欧洲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波兰 )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波兰 ).JPG
    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Polski Instytut Spraw Międzynarodowych,简称PISM)根据1996年议会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法而成立。该研究所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国际问题的研究,提供国际问题的知识,为公务员开设课程,为公众提供相关信息,并与波兰国内外的政治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进行合作。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图书馆拥有藏书16.5万册,对公众开放。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活动包括主办学术会议、出版关于波兰外交政策等问题的著作、期刊和文件。


    原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成立于1949年,1993年关闭。现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为国家实体和法人,经费来源为预算拨款、研究经费以及自有商业活动。研究所有职工75人。波兰外交部对研究所进行监督,并提名国际关系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研究所顾问委员会。2005年主要承担培训外交官任务的外交学院划归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外交学院的培训涉及外交与领事培训、外交礼仪培训、对外政策研究、外语培训以及其他课程。现任研究所所长为马尔钦·扎博罗夫斯基博士。
    波兰国际问题研究所是中东欧主要的智库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交政策、欧洲一体化、国际安全和国际经济关系。该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有国际安全、能源、气候与法律、全球问题、欧洲双边关系和欧盟。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不定期出版《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战略文件》、《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政策论文》和《研究论文》、《专家报告》和《公报》。该研究所定期出版物为《国际事务》季刊(波兰语)、《波兰外交评论》双月刊(波兰语)、《波兰国际事务季刊》(英文)和《波兰外交年鉴》(英文)。此外,该研究所负责《波兰外交文件》的编辑与出版工作。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JPG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创建于1966年,是一个独立的国际性的研究机构,但经费主要由瑞典ZF提供。它主要研究国际和平与国际冲突,具体内容包括军控与裁军,武装冲突与冲突管理以及全球性和地区性冲突等。该所以其对全球安全问题独立性的评估而享誉世界。它每年出版多种研究刊物,其中的《SIPRI军备、裁军与国际安全年鉴》是军控领域最有国际影响力和最具权威性的资料, 被翻译成中文、俄文、阿拉伯文等文字。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目前有来自不同国家的50-60名工作人员,并一直与各国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欧盟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


国际危机组织(比利时)
国际危机组织(比利时).JPG
    国际危机组织是致力于预防和解决国际冲突的非ZF组织,其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对相关地区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实现预防国际冲突的目的。组织派遣政治分析人员到危机可能爆发、扩大或重现的国家及其邻近地区,通过信息搜集和分析评估撰写分析报告,并向国际政策的核心制定者提供实用建议。国际危机组织每月发布长约十二页的《危机观察》简报,针对最新全球危机进展、特别是那些处于冲突中心和具有潜在冲突可能性的国家定期提供分析报告。


    国际危机组织的报告及其它分析评论被广泛地以电子邮件以及印刷品的方式提交至各国外交机构和多家国际组织,同时也可以在www.crisisgroup.org免费查阅。国际危机组织与各国ZF、决策参与机构和个人、以及媒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不仅提高了组织报告的知名度,也有利于增强报告中政策建议的可信度。


    国际危机组织董事会成员包括政治、外交、商业和传媒等领域中的翘楚人物,他们直接参与撰写分析报告和政策建议,并亲自将它们提交给各国领袖和高级官员。危机组织以布鲁塞尔为总部,另有位于华盛顿特区、纽约、伦敦的政策办公室,并在莫斯科和北京设有办事处。危机组织在9个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分别位于比什凯克(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波哥大(哥伦比亚首都)、达喀尔(塞内加尔首都)、伊斯兰堡、伊斯坦布尔、雅加达、内罗毕(肯尼亚首都)、普里什蒂纳(南斯拉夫)和第比利斯(格鲁吉亚共和国首都)。此外,危机组织还拥有十三个地区办公室,它们分别位于巴库(阿塞拜疆首都)、曼谷(泰国首都)、贝鲁特、布琼布拉(布隆迪首都)、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帝力(东帝汶首都)、耶路撒冷、喀布尔、加德满都(尼泊尔首都)、金沙萨(刚果民主共和国首都)、太子港(海地首都)、比勒陀利亚(南非首都)、萨拉热窝(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都)和首尔。


    国际危机组织专家的研究对象涵盖四大洲,共计超过五十个受到危机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包括:非洲的布隆迪、喀麦隆、象牙海岸、中非共和国、乍得、刚果民主共和国、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卢旺达、西非地区、塞拉里昂、索马里、苏丹、乌干达和津巴布韦、阿尔及利亚;亚洲的阿富汗、孟加拉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克什米尔、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缅甸、尼泊尔、朝鲜、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台湾海峡、泰国、东帝汶民主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欧洲的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塞浦路斯、格鲁吉亚、科索沃、马其顿、塞尔维亚、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和土耳其;中东的埃及、海湾国家、伊朗、伊拉克、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叙利亚和也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的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危地马拉、海地和委内瑞拉。


    国际危机组织的资金来自各国ZF、慈善基金、各大企业以及个人,其中包括:澳洲国际发展署、奥地利联邦外交部、比利时外交部、加拿大外交外贸部、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加拿大国际发展调研部、捷克外交部、荷兰外交部、欧盟、芬兰外交部、法国外交部、德国对外办公室、爱尔兰援助署、日本国际合作署、列支敦士登公国外交部、卢森堡外交部、新西兰国际发展署、丹麦外交部、挪威外交部、瑞典外交部、瑞士联邦外交部、土耳其外交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外交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际发展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美国国际发展署。基金会和私人捐赠包括:更美好世界基金会、纽约卡内基公司、人道主义联盟基金会、犹太世界守望组织、肯西基金会、威廉及芙罗拉·海尔立特基金会、亨特奥特纳提夫基金会、韩国基金会、约翰 D及凯瑟琳 T 麦克阿瑟基金会、开放社会协会、西格丽德·瑞思基金、洛克菲勒基金会、维克多·平丘克基金会、瑞德克里夫基金会、洛克菲勒慈善事业、和维瓦阿洛基金会。



德国国际与安全事务研究所 (德国)
德国国际政治和安全研究所.JPG
    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Deutsches Institutfür Internationale Politik und Sicherheit) 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在国际安全、外交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等重点领域开展注重实际的研究,是欧洲最大的实用型外交和安全政策研究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德国ZF和议会。该所通过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出版物以及参加国内外重要问题的讨论,对各自领域的政策制订产生影响。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现有工作人员130多名, 包括8个研究部门和60多名研究人员。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英国)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英国).JPG
    国际战略研究所主要研究高层次的安全问题,以主办国际会议著称,如香格里拉对话与全球战略评估。除了定期的“阿德尔菲论文”(Adelphi Papers)和其他报告之外,每年的《军力平衡》是一个关于各国军事资产和部署的非常宝贵的统计资源。“武装冲突数据库”提供了世界冲突地区的背景,“战略调查”概述了全球的战略趋势。这些都需要订阅才能进行访问。


布鲁盖尔研究所(比利时)
布鲁盖尔研究所(比利时).JPG


亚当•斯密斯研究所(英国)
亚当斯密斯研究所(英国).JPG


   中右派的智库。
卡耐基莫斯科中心(俄罗斯)
卡耐基莫斯科中心(俄罗斯).JPG
     俄罗斯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规模研究俄罗斯内政、经济和国际关系基本问题的研究机构.它将研究成果提供给俄罗斯最高决策层,成为俄制定有关政治、经济和外交重要政策的可靠依据.在俄罗斯向自由市场经济社会转轨期间,莫斯科卡内基中心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俄罗斯)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俄罗斯).JPG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其前身是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1925~1948年)。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是从事社会经济、政治和战略方面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实力很强,对国际形势发展能做出独到的分析和预测,在俄罗斯国内学术界和政界以及国际上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为非商业科研机构,隶属于俄罗斯科学院。资金来源主要是联邦财政预算、俄罗斯联邦规划和国家科学基金,同时也接受国际非商业组织和基金会的资助、课题经费以及社会慈善捐赠。
  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宗旨为关注社情民意并深入研究俄罗斯转轨时期的各种现实问题,传播民主、市场经济、公民社会、法制国家和国际合作的观念,为国家制订政策提供可靠的理论分析基础。研究所的科研工作一直注意保持独立的和无党派倾向的特性。
研究所机构组成
  领导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科研工作的是学术委员会和所长。学术委员会共有54名委员,其中5名为所外专家。研究所主要由19个研究室、中心和研究小组组成:1.当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室;2.全球经济和外交政策研究室;3.工业和投资研究室;4.过渡经济研究室;5.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研究室;6.预测研究与协调研究组;7.农业、商业研究中心;8.价格、通货膨胀和税收分析组;9.国际安全中心(下设裁军和调解冲突研究室、战略研究室);10.国际政治问题研究室;11.国际问题研究中心;12.政治理论研究室;13.北美研究中心;14.欧洲研究中心;15.亚洲-太平洋地区研究中心(下设日本经济政治研究室);16.现代化和发展问题中心;17.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比较研究中心;18.经济政治问题跟踪分析研究室;19.世界发展年度报告组。
  研究所在外界颇具影响的是国际安全中心和经济政治问题跟踪分析研究室。国际安全中心成立于2001年,中心主任为А.Г.阿尔巴托夫(А.Г.Арбатов)。该中心由裁军和调解冲突研究室(室主任А.А.皮卡耶夫)以及战略研究室(室主任А.Г.萨维利约夫)组成。中心的重要课题"全球伙伴关系"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学者参与其研究工作,课题由А.А.皮卡耶夫主持。
  国际安全中心的主要出版物是《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年鉴:裁军与安全》。此外,研究所与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问题研究所(SIPRI)共同出版年鉴《军事:裁军与国际安全》的俄语版。
  经济政治问题跟踪分析研究室是一个信息资料中心,下设3个部门:经济政治信息分析部、电子信息部和咨询部。通过研究室的网页不仅可以查询研究所科研人员的学术作品,还可以按不同专题查询俄罗斯和其他独联体国家、波罗的海国家的期刊资料,以及俄通社-塔斯社和路透社的报道。该研究室还可提供上述各种资料的印刷品和光盘。

研究所的科研活动
  俄罗斯的对外关系和世界重要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最为关注的学术领域。近年来,研究所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文明中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政治制度;
  2.过渡时期的俄罗斯如何利用市场经济改革的世界经验;
  3.亚太地区与世界经济政治;
  4.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国际经验;
  5.过渡时期的经济问题;
  6.国际经济理念与俄罗斯:问题、方式与发展趋势;
  7.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及俄罗斯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8.俄罗斯的国家利益及其外交政策和安全政策的制订和实施;
  9.俄罗斯如何推动世界劳动分工并融入世界经济;
  10.发展问题:俄罗斯与"第三世界"。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JPG
    1920年成立,位于伦敦圣詹姆斯广场的查塔姆大厦内,“查塔姆大厦” (Chatham House)也因此成为它的另一个名字,年度预算1240万美元,是英国规模最大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是能源与环境问题、国际经济、地区研究和安全问题。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始终是美国以外的最好的智库。除了独立研究和专家评论,该智库还每周主办著名的思想家和外交家的交流活动。要参加交流活动,需要成为会员,但报告可以免费下载。对于未来的政策制定者来说,“35岁以下论坛”提供了交往和活动的机会。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JPG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是法国最大的、独立的、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其宗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一个多学科的研究中心,包括世界经济、安全、战略、地区政治和经济等学科,重点就跨美欧关系、欧洲建设等问题进行突出动向性和分析性研究;二是建立一个辩论和讨论中心,为法国和外国ZF以及私营机构的决策者、公民社会代表、国际问题观察员和专家等提供一个非官方的讨论平台,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并根据研究所伙伴企业(研究所资金提供者)的要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研究计划,为其发展提供可资参考的分析和建议。


德国国际政治和安全研究所



    德国国际政治与安全研究所(Deutsches Institutfür Internationale Politik und Sicherheit) 成立于1965年,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在国际安全、外交政策、国际经济关系等重点领域开展注重实际的研究,是欧洲最大的实用型外交和安全政策研究机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德国ZF和议会。该所通过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成果、出版物以及参加国内外重要问题的讨论,对各自领域的政策制订产生影响。

附件列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