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连地,一片灰茫茫。迎面而来的人,脚步急匆匆,戴着口罩的,以及不戴的。22岁的Celia是任何防护措施不做的那个,她站在马路边,望着车水马龙,一声不吭,抽着烟。
一支烟燃尽,她在朋友圈写下这些字:雾霾天的时候,抽烟好像也开始心安理得起来。10月下旬,屋檐团队CEO说预算紧张,全体工资减半,她默默地接受这一现实,鼓励自己这是创业的常态,而且现在投融资环境这么好。
而时隔一周,公司就因为融不到钱,无以为继,团队解散。这是她第一次创业,首战失败。她想起自己刚创业时,满腔热血,在朋友圈里说:“创业嘛,做就对了。做了才知道,也许项目明天就死了,不做却注定连活的可能性都被扼杀了。Who cares and so what。”
未曾想,一语成谶。一周前,她对新浪科技说,如果一个月之内融不到钱,团队就要不行了。而最终,这个最后期限急剧缩短到一周。下一步,刚毕业的她,打算加入其他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因为这是心之所向。
近两年,创投圈热火朝天,媒体圈也推波助澜,创业团队如雨后春笋版涌现。有一度投资人纷纷说,热钱很多,不像过去是团队在找钱,今天是钱在找团队。而在经纬创投张颖一瓢冷水泼下之后,舆论导向反思。
说好的投融资环境大好呢,寒冬又是否将至?创业者应该担心吗,如何做好准备?
创业者狂热背后的资本暗流
经纬张颖致CEO们的公开信:泡沫就在那里 经纬张颖致CEO们的公开信:泡沫就在那里.那个在街边徘徊的Celia,现在已经办理好离职手续,只因屋檐的产品还未上线便夭折,融了种子却融不到天使。在团队正式宣布解散之前,她和合伙人一起坐下来聊,讨论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我们团队的开发并没有和需求跟上,我们是为了做租房而做这个项目,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事情。这不是最感兴趣的领域,也不是我们擅长的。”Celia坦然道,“同时,CEO负有责任,也不擅长忽悠投资人。”
像Celia这般,三五个年轻人一拍即合,一只脚还在象牙塔中,另一只脚已经迈进了社会的大熔炉,对自己和大环境知之甚少时,狂热地进入创业领域,在还没有冲浪前就搁浅在沙滩上的团队,数不胜数。
“我们看到很多年轻团队不懂资本,采取了一种希望得到资本认可的态度。但这是错的,不要为了融资而做事情。创业者在创业时会随时面临很多诱惑,但是要在一个地方专注做好。”专注种子和天使阶段项目的起源资本合伙人冉立之说道。
迷茫也好,贪心也罢。很多创业者在最初时刻,对于方向还有着清晰的概念,但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会频繁地转换方向,在这一过程中,团队的资源将会消耗殆尽。也有创业者会看好两个方向,并驾齐驱一起做,但往往两样都做不好。
创业者的狂热和盲目,不止体现在方向的不断转换,还体现在一人身兼多职,到处参股却不问公司事。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透露,现在有很多在传统行业担任中层的80后,手中握有一定资源,然后在许多公司参股,成为一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却不做事。
这是人性使然,也许是对创业没有十足的把握,也许是难以舍弃现有的稳定,总是要为自己留后路。但作为投资人,都希望创业者能够全身心投入,而这种创业者一旦被揭穿很难在创业圈继续混下去。
除此之外,更多的创业者是心态相对浮躁,对融资环境过分乐观。上述投资人表示,在做种子和天使投资时,很多项目尚处于非常早期的idea阶段,但很多都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
更疯狂的是,存在一些根本不会做事,单纯为了骗取创业忽悠投资人的创业者。微博网友“宇宙最萌僵尸粉”的朋友就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上海人工智能公司招聘Common Lisp技术总监,最后发现该司并不存在的,创业项目是制造能“统治“和”毁灭“全人类的超级AI,只有合伙人出资一百万才能合作。
听起来啼笑皆非,但背后的心态,让人”细思极恐“。这种疯狂背后,本质上是因为热钱太多培养起创业的肥沃土壤,同时层出不穷的天使投资人/机构和创业孵化器以及股权众筹联盟等也成为培植大环境的有机肥料。
在这样的热土中,必然会出现创业者和投资人良莠不齐的现象。除了不靠谱的创业者,也有不光彩的投资人/机构和孵化器,以及不成熟的众股权筹模式等。
在天使投资人/机构中,有这样一种争议存在:投资的钱不多,但因为在早期提供了有价值的战略建议,加之话语权较大,便会占据很大股份,这为未来留下很大隐患。在孵化器中,早期的很多是用创业新概念来圈地,本质还是搞地产的行为,对创业者帮助不大。而股权众筹模式,也存在着大大小小股东分散,对创业者是一种精力的拉扯等问题。
估值过高:退潮后方知谁在裸泳
其实早在今年初,关于科技泡沫再次发生的讨论已经展开。今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飙升至4000点,接近2000年互联网泡沫即将破灭的峰值。
毕竟纳斯达克指数从5132点坠崖式跌入谷底,好像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不过,过去五年,纳斯达克指数猛增了3000点,二级市场给予互联网公司和相关科技股以极高的估值。一级市场的火热程度,从国内遍地开花的孵化器和创业咖啡馆,以及四处奔走的无数天使中,可见一斑。
时隔14年,今日之市场和彼时已有所不同,昨日是否还将重现?
不同的VC和创业者,不同的说法。大抵上,都在反复表达一个观点:寒冬或许明年将至,但是泡沫没有那么大,到达巅峰后,可能迅速转冷也可能缓冲回调,即便寒冬,也不会太久。
不得不承认,张颖内部信一出,还是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创业者说,这是投资人的泡沫,不是他们的。而各路投资人也站出来表达自己对寒冬的看法。随后,张颖在参加Wise大会时,坚持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对此前的犀利说法进行了调整,不再提泡沫,而是说寒冬。
有意思的是,在国内投资人开始救火的时候,国外风险投资人却还在为创业者敲警钟。美国著名风险投资人Marc Andreessen最近连续两个月对外表示他的担忧:市场对创业公司估值过高,但问题是这些公司是否已经行驶在快车道上?
近期,国内视频社交应用Blink估值过亿,最新一轮融资近2000万美元,红杉资本、T.H. Capital和创新工场参与此轮投资。而熟悉此轮融资的前创新工场投资总监徐薇表示,这是个能增长至百亿的公司,而非天花板在几十亿的,这是产品方向属性决定的,同时创始团队是连续创业者,执行能力高。
其实,在设计融资结构,包括投资路径、选择把投资人、建立董事会,以及如何做高估值,这些都需要博弈。Blink一亿估值的文章一出,PingWest骆轶航立刻大叫说,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无论如何,投资人愿意赌90后的社交产品,因为一旦赌对了就意味着手握未来高频使用的变现工具。市场预期的能量就在这里,不容忽视。只是到现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也不知道多变的90后、00后究竟会用什么样的社交产品,哪个功能能够一击即中。而Blink也还在摸索中。
咨询机构CB Insights报告显示,有600家创业公司在IPO中募集了550亿美元,平均每家募集近一个亿。有47个背后有风投支持的创业公司估值超过一亿元,包括Pinterest, Box, Spotify和Square等。
而在国内,此前受投融资大热信号影响,不管团队如何,产品怎么样,创业公司纷纷比拼数字,喊出高估值。一位不愿具名的天使投资人告诉新浪科技,现在很多没有经验的创业者,一上来开估值也上亿,感觉很浮躁。那些过分的市场预期就像是被吹大的泡泡,寒冬来临时,一戳就破。
寒冬将至:投资人逐渐收紧
纪源资本(GGV)李宏玮Jenny认为,创业团队不应该指望依靠VC的钱去活下来,要把握市场规律,必须既命中用户需求,还具备运转良好的带队机器。 纪源资本(GGV)李宏玮Jenny认为,创业团队不应该指望依靠VC的钱去活下来,要把握市场规律,必须既命中用户需求,还具备运转良好的带队机器。
很多投资人认为,在阿里巴巴上市时,二级市场走向一个高峰,在这个节点之后,二级市场将相对消停一段时间。
在市场由热转冷时,VC/PE对创业公司的产品模式和财务要求更高,不靠谱的项目会加速灭亡。在狂热阶段时,原本一个项目假设被一个VC放弃,但找到其他VC投资的可能性很高。当二级市场收窄,人们开始恐慌的时候,融资环境就没有创业者想象中那么理想。
比如屋檐项目,晨兴资本某投资经理对新浪科技说:“我们之前看过这个项目,问题很多。”方创投资管理顾问曹梁表示:“还是要看单个项目,如果各方面都不错就没有什么压力。不过O2O领域,虽然是未来的大方向,但现在模式尚不成熟,看到的项目大多都不靠谱。”
屋檐的种子投资来自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大约三十万人民币,占股30%,还通过其P2P产品打包借贷为团队输血,因为获取房源需要大量资金。而据了解,团队还和投资方签署了对赌协议,房屋成交量达到一定数额才退让股份。
对赌协议是VC/PE界的潜规则,是为了维护了投资人利益,存在着较大争议。在屋檐的案例中,投资方为团队提供了办公场所,希望团队在约定期限内实现非财务业绩的承诺,包括用户数、KPI、交易量等。而在Celia的描述中,投资人经常抱怨他们产品开发太慢,没有主动融资。
以现在的市场,不知何时就会转冷。徐薇说,寒冬时刻,重资产项目一旦其中一个环节资金链断裂,整个项目就很容易垮掉,相比轻资产而言,会更快地蒸发。所以像租房这样的重资型产品,投资人自然会慎重起来,不论是要求对赌还是谨慎选择此类项目。
纪源资本(GGV)李宏玮Jenny认为,创业团队不应该指望依靠VC的钱去活下来,要把握市场规律,必须既命中用户需求,还具备运转良好的带队机器。
临近寒冬,投资人更多会从资金来源和管理回报的角度考虑问题。Jenny说,VC必须确保在寒冬时刻,自己投资的又看好的公司一旦需要资金,比如融B轮C轮,如果在外部找不到,就必须内部支持她度过严寒。
至少寒冬还没有来,投融资环境依旧热,不过部分投资人已经开始收紧。据经纬创投合伙人张颖观察,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或机构在签了Term Sheet后反悔,反悔比例明显增高。
因为过热造成VC竞争激烈,都希望能赌对第二个BABA,于是纷纷急忙签下过桥贷款,但是在搭建VIE架构的三到五个月中,VC又开始仔细查看数据,如果发现有较大波动和下降趋势,就会考虑是否决定有些冲动,估值或许给错,于是就产生毁约行为。对于创业者来说,已经拒绝了其他VC,没有太多投资选择了,只能咬牙接受。
曹梁表示,现在的投资热度不减,而过完年,VC投资线可能会大幅收紧。连续创业者王鑫光认为,目前有所收紧的VC是因为之前投资过多,而下一轮基金尚未到位,所以动作放慢,另一种就是VC达成一种默契感,以降低创业者的估值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