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5891 7
2008-07-08

    在科斯(1937)之前,企业在新古典理论中被视为一个生产函数,而非一个治理机制。新古典的如下基本假设阻碍了对企业的深入研究:1.“理性人”假设,即认为人是完全理性的和自利的;2.信息是完全的即可以无代价的充分的获取信息。这些假设有利于简化对价格机制运行的分析,但却阻碍了企业等经济组织的深入研究。在此假设下,资源配置是没有费用的,交易形式变得及其简单[1]。企业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上都没有费用,要利用最优技术进行生产根本没有必要一定要将各生产要素放在企业中进行。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被假定为一个分工单位,目的是为了方便一般均衡的分析。在“黑箱”理论中,生产的技术特征得到了密切的关注,这集中体现在U型生产成本曲线上。规模经济作为一个反映该既定生产函数之特征的概念被提出,选择企业的规模被认为要使长期平均成本最小。规模经济是一个很重要的反映生产技术的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却无助于解释科斯所关心的问题—企业为何存在,也不能解释经济组织的多样性以及治理机制的选择。根本的原因在于,新古典的基本假设使得利用合约进行交易无需费用,而且交易被视为同质的。

[1] 具体说来,就是威廉姆森等所说的古典式合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14 12:27:00

这个似乎不用太多的讨论。黑箱有黑箱的用处,也有它的分析边界。超出边界,它就无能为力了

假定两个企业的生产函数一模一样,则一个企业的分析结论就可直接照搬到另一个企业。但现实中,同类同规模企业,当投入一样时,产出却有很大分别,这时,黑箱分析的局限性就出来了,打开黑箱的要求自然而然出现

不过,潘多拉盒子打开,啥都出来了。应了一句话:人类知道的越多,无知的范围就越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6 08:46:00
黑箱里面是技术系数矩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6 10:00:00

欣赏楼上的签名,吼吼

严谨些是不是这样写:效率是收入均值大,公平是收入方差小

只是说这玩的,别在意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6 10:39:00
没关系啊  多指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 20:43: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