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外研究进展
  随着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娱表演在主题公园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型演艺项目如长恨歌,印象?刘三姐等的不断出现,相关的学术论文也渐渐增多,研究方向由对主题公园的关注转向针对演艺产品自身的运作、营销模式与发展策略的多角度探讨.而国内对于旅游空间组织,空间理论的探讨为城市区域旅游空间,或从实证的角度探讨旅游资源的分布及其区划特点、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发展等问题[7].总体上,国内外更多的关注于节事活动、非物质遗产保护,景区市场营销策略[10],文化产业与旅游演艺的融合以及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而对于旅游演艺的空间组织方面探讨较少.本文从游客体验的视角出发,遵循旅游景区资源分布特点,建设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在构建景区多种旅游功能格局的基础上[11],对演艺项目与核心景区、康体休闲区和服务区等进行合理布局,探讨各组织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以此对演艺项目的空间组织与优化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旅游规划理论的补充与景区发展具有实际意义.
  2旅游演艺项目的分类
  借鉴相关研究,旅游演艺可按照项目持续时间、移动性、演出地点、参与人员、表演内容和演出形式等标准进行划分,但现阶段由于我国景区演艺项目发展的多样性,按照单一标准划分不能很好将其归类,演艺背后的文化内涵所折射出的不同景观不能充分体现.因此,本文按照景观类型与演艺场所尺度的相互关联性对旅游演艺进行划分(图1).
  3景区演艺项目空间组织分析
  在体验经济时代,旅游者旅游经历的丰富与消费观念的成熟使得自身对体验的需求日益高涨,传统观光游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旅游者更加注重旅游项目的参与性与体验性.而作为旅游文化体验重要来源的演艺项目,成为了时代的新向标.旅游者在旅游时通过参与旅游项目而获得某种难忘的身心经历,它重视个性化、参与性、互动性以及个体经验与感受的差异性,而演艺项目作为新兴文化产业的成功创新,它本身所具有的区域文化性、独特性将使游客获得深刻体验.据有关资料数据显示,1990年以前,我国演艺项目数量仅有1个;1990—1999年演艺项目个数发展为8个;2000—2004年为13个;2005年以后演艺项目发展势头扩大,激增到40个,大型演艺项目数量大增.这一趋势反映演艺项目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对于旅游景区演艺项目的空间组织研究具有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