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考证 金融类
6287 21
2008-07-12
<font size="3">曾经在中国保险业,稀缺性造就了精算师的“金领”地位,而特殊的国情营造了精算在中国的神秘色彩,近几年媒体的报道都是“积极向钱”的,似乎把这个职业吹上了天,那么精算在中国的实际情形是怎样的呢?&nbsp;&nbsp; <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精算到底缺不缺人?缺多少呢,5000?&nbsp;&nbsp; </font></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当然缺!但是大家要留意,缺人缺的是有经验的(experienced)也就是至少是有一两年精算实务经验以上的(不是其它保险业实务经验)。精算是一个职业化很强的工作,什么是很强的职业化呢?这就好比医生这个职业,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的东西,学成以后并不能马上坐诊,而需要长时间的实务经验。而精算好比是保险公司的医生,从产品开发,财务核算,风险控制,投资融资都需要精算人员参与决策,提出中肯的建议才能保证公司这个机体的正常运转。培养一个从对精算实务一无所知到上手至少要一年时间,而要具备在公司独立运作工作的能力则耗时更久。所以公司自然偏向于招聘有经验的精算人员。&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在精算行业已相当成熟的美国,假如你立志要成为保险公司的一名精算师,你只需要先在保险公司干一阵,并申请进入精算部实习(就像在医院转科一样,看自己是否适合这种工作),然后就可以开始准备资格考试了,一般而言考试和实务是并行不悖的,在考试的同时,你也在经验丰富的精算师指导下积累实务经验,这样三五年以后你就会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精算师。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精算行业成熟的国家,精算师的就业主要集中在咨询公司和政府部门而非保险公司。&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中国至少需要5000个精算专业人才的报道大家都耳熟能详。这篇报道里5000个人的计算结果是由一位英国精算师协会的同志,来中国做报告时根据在英国精算专业人才数除以英国的人口再乘以中国的人口加权后而估计得出的,同时这个数字也有推动当时在国内还没有受到重视的精算教育的目的。这个数字推理过程的不合理是显然的。首先保险业的发展程度没有可比性:英国拥有一个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完善的医疗保险和养老金制度。在英国有2000多个执业的精算师,很多公司单单一家就会有几十个精算师在工作,这样的背景是现阶段的中国难以望其项背的,所以这5000的数字在现阶段的中国不亚于是天方夜谭。&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当然,保险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也预示了精算人才的需求是充满潜力的,而大家所需要的是时间的等待,等中国的保险业做大做强。&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最后,谈一点题外话:从近些年保险公司的高管人员不断的跳槽可以清晰的看出,中国的保险公司不是缺乏人,而是缺乏人才,精算师只是缺乏的一个方面,经验丰富的高管人员和优秀营销人员都是保险公司急需的人才。一些创建较早的老牌保险公司为了保留客户并不断扩大市场,需要的是管理经验丰富的资深专家和有大量客户资源的营销人员。此类公司一般基础雄厚,大部分人才可以从公司内部选拔出来。而新成立的保险公司虽然也需要这样的人才,但绝大多数正处在初创期,业务发展基数小,短期内难以培养大批的保险业务骨干。这些公司为迅速扩张分支机构,占领市场,尽快做大做强,从其他保险公司引进经验相对比较丰富、技能较高的各类人才,已成为其构建基础人力资本的重要方式。&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精算在国内的性价比:成本与收益的分析&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精算在国内从无到有,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就业现状如何呢?先看看精算师队伍的扩充情况: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认可制度于1999 年开始建立,2000 年保监会组织了首次面向社会的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2005年3月22日,中国精算师新增7人,总人数达到50 人,中国准精算师新增92人,总人数达164 人。2006年的春天通过了111人的准精认证,于是准精人数达到275人。这种增长速度是惊人的!这几年经过媒体的炒作,使得考精算的人暴增,遍布于各行各业。现在保险公司人力部的招聘人员随便都可以挑到过个5,6门的人。那么保险公司在召收精算工作人员的时候会有哪些基本的考虑呢?&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其一,精算涉及到许多公司内部核心数据,公司一般不大愿意安排新的毕业生去做;&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其二,保险公司倾向招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这点前文已述;&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其三,即使是招应届生,保险公司倾向招有保险、精算专业背景的科班出身的毕业生。科班出身的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不言而喻的,不用赘述。&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那么,就业的难度系数究竟有多大呢?实事求是的说,现阶段的就业就连精算专业的学生都不是很好找工作,更不用提那些不相关专业的求职者了,平安,太平洋之类的大公司也不如前些年那么容易进了。公司前几年可能还比较稀罕准精这玩意儿,而现在精算部的准精已人满为患。前几年南开毕业的精算研究生考个三四门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而现在大家都得考个准精出来才有可能混个样儿。一般而言,在收入上,精算行业的薪水也并非是天文数字。刚毕业的本科生从事精算工作,月薪不过2-3k左右,比普通的大学毕业生高不到哪里去。当然,有4-5年工作经验的精算师,月薪能达到2-3万,算是个收入不错的职业。据师兄透露今年南开精算的毕业研究生大概也就6-7w/y(且是税前)。&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在美国,人力市场上的精算师其实已经富余,精算系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人并不少,成熟的精算师也有职业危机。目前精算师身价的抬涨,是因为内地的保险行业刚刚起步,发展又快,而本土的精算师人数却很紧张,但是,这样的状况未必会持续太久。更要注意的是,精算师靠的是经验吃饭,而内地的新保险公司陆续开张,有经验的精算师却是难求,这使得一些尚未通过全部精算师课程、行业经验又不足的准精算师匆忙被请来救急,结果只能拔苗助长。一般,一个有5年工作经验的精算人员才能独立运作工作,在内地较紧张,3到4年就能用,外资保险公司习惯自己培养人才,很少到外边去请人。&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中国准的成本:&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仅讨论两条路径:&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一:中精1-9:&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金钱:&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报名费:100*9=900,资料费(包括各种指定数目,样题,练习题等等):粗略估算800-1500不等。&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考试难度:中精的难度是出了名的,题目偏难,考察细致,不易通过。所以报名费自然会向上浮动。&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时间:中精考查的内容很广泛,花费时间因人而异,但每一门考试不认认真真地准备上一两个月是别指望有可能通过的。(当然,除掉极个别考试牛人)&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一:SOA前四+中精7,8,9&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报名费:老美的考试费用自然不低:50+75+230+230=585$,再加一个专业计算器,已&gt;5000¥。参考书国内难找,如果直接邮购自然开销更大。&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考试难度:老美的前两门通过率还是蛮高的,要挂可能就挂在M上(挂一次230$!)机会成本相当高。&nbsp;&nbsp; </font><wbr></w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时间:平均而言可能要比花在中精上的时间少点点。&nbsp;&nbsp; </font><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精算的工作强度:从准备入行的时期,未来的精算人就要开始学会应付压力。精算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面对的是未来不能预知的东西,压力非常大,因此,喜欢稳定、不愿意变动的人不适合做精算师。精算工作就像是跟时间赛跑,上级上午出题目,下午就要求给出答案,而这些决定往往是需要承担重大风险的决策性问题。因此,精算师做决定不仅要快,还要精确。&nbsp;&nbsp; </font><wbr></wbr><br/><br/><br/><b><wbr></w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那么当你把这么多时间和金钱砸在上面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把这些资源用在别的地方收益是否会更大些呢?精算的性价比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它是适合你,值得你为它默默付出的职业前途吗?这是一个简单的机会成本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择业人在踏上这条道路之前认真地思考。&nbsp;&nbsp; </font><wbr></wbr></b><wbr></wbr><br/><b><wbr></wbr></b><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b><wbr></wbr>最后套用一句话来说明精算在中国的情况: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fon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7-12 11:56:00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span lang="ZH-CN" style="FONT-FAMILY: SimSun; mso-asci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hansi-font-family: &quot;Times New Roman&quot;; mso-fareast-language: ZH-CN;">好文</span></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2 15:06:00
说得很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4 09:19:00
精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19 23:14:00
有见地,辛苦了,LZ。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7-20 09:4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hdybwaityouf</i>在2008-7-12 10:01:00的发言:</b><br/><font size="3"><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精算到底缺不缺人?缺多少呢,5000?&nbsp;&nbsp; </font></font><wbr></wbr><wbr></wbr><br/><br/><font style="FONT-SIZE: small; LINE-HEIGHT: 1.3em;">当然缺!但是大家要留意,缺人缺的是有经验的(experienced)也就是至少是有一两年精算实务经验以上的(不是其它保险业实务经验)。精算是一个职业化很强的工作,什么是很强的职业化呢?这就好比医生这个职业,在学校学的都是理论的东西,学成以后并不能马上坐诊,而需要长时间的实务经验。而精算好比是保险公司的医生,从产品开发,财务核算,风险控制,投资融资都需要精算人员参与决策,提出中肯的建议才能保证公司这个机体的正常运转。培养一个从对精算实务一无所知到上手至少要一年时间,而要具备在公司独立运作工作的能力则耗时更久。所以公司自然偏向于招聘有经验的精算人员。&nbsp;&nbsp; </font><wbr></wbr><wbr></wbr><br/><br/></div><p><font size="3"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nbsp;&nbsp;&nbsp;&nbsp; 现在大家都没有经验,哪个是一开始就有经验的. 偏向于招聘有经验的没问题,有钱花美元去请咯.</font></p><p><font size="3"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到时候保监会一纸文件,签字的还是中国精算师.</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