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run77
前不久,深圳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发布了由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撰写的《2008年上半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深圳房价已跌回一年前,而楼市的交易量今年全年的住宅销售面积可能在350万平方米左右,仅相当于1997-1998年间的水平。报告同时指出,除了新房市场,二手房市场也不景气,上半年深圳二手住宅交易面积161.89万平方米,同比减少68.48%,降幅比新建商品住宅还大。
深圳房价持续下跌,许多人发现他们过去买的房子价值正在不断缩水,他们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其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已经成了负资产。而一些房主则是选择把房子扔给了银行,当然他们也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
房价的实际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市场预期在消费者心中的蔓延。在房子成为负资产的情况下,消费者只有选择断供来进一步降低损失,而断供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资金安全。
而实质上造成深圳房价高涨的间接推手正是银行.开发商圈地资金、建设资金、消费者购房贷款中大部分均是来自银行,银行是高房价的受益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银行才是最大的开发商。所以说,开发商推高了房价,银行才能获取更大利润,作为投资或者是回报,银行又向开发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进一步繁荣房地产市场,如此循环,作为中介商——银行,可以说是乐不思蜀。银行放贷是其职责,本没有错,但在高额利润的诱导下,难免会在放贷政策上出现偏差,在市场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就放松了对贷款人的资格审查,而且明显缺少社会责任感,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顾不得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从另一方面说,银行也是被开发商绑架了的最大房奴。开发商通过花言巧语从银行贷了款,从这时起,银行就被开发商绑架了。在建设过程中,其实最关注房产的已不是开发商,而是银行。银行为了自己的资金能够安全回收并取得回报,就必须不断的对开发商进行支持,为开发商造势提供资金保障。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国家宏观调控的深入,房价下跌的预期进一步蔓延,深圳成为了领跌房价的冠军。而深圳够房户的断供现象再一次向银行敲响了警钟。
可以说,银行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