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利好A股 中小盘仍是主角
期盼已久的沪港通今终于成行。这是中国股市重大的制度创新,是股市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开端,是以开放促改革的重大举措。
上午的走势,至少说明了——
第一,大盘蓝筹股依然疲软。这表明,沪港通,加上QFII和RQFII,也不可能让大盘股领涨,无力也不可能改变A股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在经济新常态下,大盘蓝筹股不可能唱主角。外资想买大盘股,在香港市场有的是,何必舍近求远?近期QFII和外资机构高调鼓吹A股将进入大盘股时代,显然是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不懂中国国情,并有为自己的重仓造舆论的意味。。
第二,沪港通首日,各大指数齐涨,上证指数再创本轮行情新高和收盘新高2495点。这表明,以往长期以来A股惧怕与国际股市接轨的时代已经结束。在全球外资机构的估值尺度面前,A股不仅已经与国际接轨,而且属全球股市的价值低洼地,从而增强了A股投资者的持股信心,并将吸引新增资金源源不断地进场。
第三,沪港通首日,没有像许多外资机构预言的那样,创业板、中小板泡沫将破裂,股价大跌。相反,今上午翻红最早、走得最强的是创业板,涨2.21%,中小板也涨1.42%。这表明,中国股市的中小盘股,比港股和其他股市的中小盘股更具投资价值,在高上市门槛、高成长性、资产注入和国资改革预期,以及股本的扩张性、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等方面,具有国际股市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国股市,个股行情仍是王道!
第四,沪港通将为A股带来3000亿全球机构的新增资金,每天限额130亿,需23天,即可到12月17日才用完,所以不存在沪港通开设就见光死的情况。新增资金的持续流入,反而会在A股市场产生内资和外资的乘数效应,这应属中期利好。
上午两市的涨跌比730:162,954:159。涨停板19只,有所减少。表明,沪港通对A股的利好,是全面性的,是对人气和信心的整体提振,对提升A股的价值中枢,站上2500点平台,无疑有积极意义。
当务之急不是指数会不会象有的机构所说跌200点,或者能看高多少,而是投资者应淡化空头思维,强化慢牛思维。重要的问题是:牛市来了,你在哪里?你选好有内生成长性加外生成长性的个股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