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学(理论版)
2233 0
2014-11-17
但斌,私募大佬,执掌东方港湾,崇尚价值投资,是贵州茅台的坚定拥护者,曾实现1800%的投资收益率。
我们做海外投资做了大概十年了,我们一直国内国外两个开发,2004年到2007年我们两边都非常好,但从2007年以后因为我们可能没有参与国内的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投资,所以表现的非常一般,像去年我们整个的A股市场,我们在国内这部分负4%,这个负4%主要是因为茅台跌的,因为去年茅台跌了38%,把其它股票赚的都吃掉了。
但是我们去年海外投资整个规模翻了一番,今年茅台涨了40%、50%,可能国内稍微好一些,但是我们国外接近20%多,我就把我在海外投资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因为我们的理念国内国外一致的。
此前跟国外一个很大的机构,他说在国内很难《跟我读研报》吧!(微信号:FollowmeRR)找到真正的言行一致的价值投资人,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换手率是400%、500%,很难相信他是价值投资,我们在2004年、2007年我们的换手率是7%,基本上没有换手。
从国内国外投资来说,这个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国内投资人是非常幸福的。像前一段时间海外一个公司,就是做蓝宝石的,这个公司如果要放在A股市场,全世界最好的手机制造商来入股,这个股价肯定是暴涨。
但是要知道前段时间一天跌了92%,我看到很多中国的朋友还去抄底,当时我看涨了1块4,到退市那天4毛钱,就这么没有了。那天我碰到一个很大公司的一个老板,他说投了1000万人民币堵这个股票,一分都没了,所以投资就是这样,做错了没有惩罚,甚至还有表扬,我们这个市场非常奇怪。
我就把我个人十年以来在中美两国这样一个投资的感受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实际上在我们做美股、港股的时候,我们发现海外市场的宽度和深度要比我们A股宽得多、深得多,比如说从IPO的数量和质量来说,美国市场远超中国,美国IPO公募资金的资金流平均是2到5亿,中国只有1.4亿,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这种顽疾股的表现。
比如说像阿里巴巴它这次融资是250亿美金,我记得早期做投资的时候,中石油要上A股市场,没办法跑到香港上市,后来我们买了很多,10块钱左右又倒给投资人,我们的中石油48块钱上市,这时候老百姓很热烈的在追捧。但是我想阿里巴巴如果在A股上市,融那么大的资,我们的老百姓有什么反应?这个是一个问题。
另外可以看阿里巴巴之前的FACEBOOK,它从融资到现在它正好是差不多翻了一番,而我们最大的IPO是中国电建,融资22亿美元,上市以后下跌了44%。小的我们就不说了,这个是叫GOPRO,这个是我在科罗拉多河漂流的时候,我跟美国的很多之学生一起,他们头上都戴这个玩意跳到河里,所以这个股票一上市我是有感觉的,实际上它不仅是一个摄像的,在一个比较冒险当中的体育器材,还是一个交流工具,它上市的时候是28块钱,用三个月时间涨到了98,前一两天一天涨了17%,又在涨。
第二个公司是REWALK,这是一个残疾人,穿上这一套设备跑马拉松,这个公司是上个月上市的,9月份上市的,上市当天12块钱跌了点,11块钱可以买到,三天时间涨到46块钱。
实际上从我们在美国市场的感受来说,如果是真的有特点的公司,那美国是更多的,而且我们说不管是可穿戴设备也好,或者是新兴行业也好,在美国市场的宽度和广度非常多。
这是一个以色列公司,包括实际上我是比较提倡中国国际板的,但是我们很多的老百姓包括很多专家都否定了,实际上你可以看像这种公司为什么只到美国上市,不到中国上市?比如说像特斯拉这样的企业,为什么不能到中国上市,享受中国的成果呢?
我们过去所谓的引领中国经济最活跃的行业的最好的企业--腾讯、百度都是涨到200倍以上,这个钱让谁赚走了?除了我们这样稍微涉猎国际市场的投资人以外,大多数钱是让海外人赚走了,更为远见的,能够看到更广阔视野的人赚走,为什么中国的资本市场不能够吸引海外最好的企业到中国上市,为什么不能吸引苹果、早期的谷歌,或者是微软这样的企业的中国上市,让中国的投资人也享受全世界最好公司的成长呢?所以很多的逻辑在我们国内来说,就像投资的很多逻辑一样不理解,像有一个股票叫腾信,9毛钱的利润,158块钱,茅台是9块钱,147,这个逻辑你怎么都理解不了,但是就在涨停板。
实际上我们在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有很大的教训,当时茅台净利润从30多个亿涨到150个亿,这还是茅台,但是你知道它是市赢率损失接近90%,万科2007年市赢率是38倍,去年最低点是4到5倍,市赢率损失也是接近90%的损失。
如果我们用未来八年时间来验证,70倍的估值,如果还在买,说句老实话,我确确实实不敢买,我也不敢参与,所以我们国内很多很多的逻辑,包括监管的逻辑、涨跌停板,什么T+0的这种乱七八糟的规定,所谓的本来是想保护投资者,但实际上是让更多人陷入投机的氛围当中。
可以说现在某种意义上,我记得2001年的时候,当时坐庄非常厉害,现在十年妖魔鬼怪比那个时代还厉害。
我做投资二十年了,在国内如果用正常逻辑是越来越做不了,而且如果赚钱来说,不受到惩罚的是内部交易的人赚的最多的。现在可以这样说,因为我的微信里面关注很多,谁加我就加,有很多投资圈明目张胆的搞内部交易,但这就是中国,但希望还有30年的成熟期,这三十年不成熟怎么办?我们就到海外做账了。
在海外我们可以看,美国市值前10的公司,在美国上涨了78%,而中国只有29%,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整个市场的构成是的,是以新经济、互联网、医疗保健、金融、能源等,而中国是以传统行业为主,汽车、能源、调味品、资源品、金融、制度,甚至包括乱炒的军工。
此外,在美国上市的还有唯品会、奇虎、去哪儿、特斯拉,像中国最好的公司是跑到了美国上市,像唯品会,这几年是涨的最多,2012年受到打击的那波,前两天是230多块钱,涨了50多倍,这是过去几年涨的最多的股票。
另外在海外,实际上我们看到特斯拉的时候是在30块钱看到的,当然是因为它脖颈是一个亏损的,因为我们的风格是希望还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确定的一种投资,我们大概是在102块钱左右开始买的。
实际上我们很幸运的是在深圳这块创业的热土下,比如说比亚迪在电动汽车这方面有创新,但是如果从投资来说,真正如果你要拿比亚迪和特斯拉来说,无疑特斯拉要远远超过比亚迪。
我也非常敬重王总说在三天之内能够造福特斯拉,这个我是不太相信的,但是从商业逻辑来说,特斯拉本身来说就是四个轮子架一个系统,甚至是比照苹果的商业逻辑在做,所以我认为这家公司是非常有前途的。
另外像阿里巴巴,可能关注我微信的朋友知道,阿里巴巴上市那天我们整个团队一直工作到半夜两点,我是一直在盯着在纽约的报道,我们开始是下了80块钱的单品,随着12轮的竞价,我最后下到90块钱,我一看不行了,我说再高我也就不买了,就挂的90块钱。
比较幸运的时候,最后正好打到了99.7,瞬间击穿就上去了,当然因为10月份调整一下,大概调整到最低是82块钱,很幸运,当然现在我看是112,过了用实际行动来迎接光棍节的到来。我估计未来如果光棍节能够超过500亿的话,可能这个还会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表现。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升到制度,为什么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跑到了美国?有一个朋友说,你怎么看待中国的经济,因为他从海外过来,跑了中国很多地方,说很多地方的经济是不行的,但是我说你要知道,像中国的深圳这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是日新月异的,包括像杭州,因为阿里巴巴的上市让一大批的高管成为了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这样的公司就有可能像腾讯一样,从腾讯出来的很多高管,像我的一个同学出来三个人做房多多,三个人一年多搞到了1000多亿,未来这样的城市,这样的地方应该是有活力的。
所以我们的A股市场有一个特点,就是真正有活力,有创新的企业可能上不了,当然我们的注册制马上要到来了,可能会有颠覆式的发展,如果没有颠覆会意味着什么?
我个人认为,如果注册制不来永远没有市场,如果现在的投资逻辑不变,平均70倍的估值,那么如果我是做投资的,我应该去运作企业上市,当然我是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有人能做到,一定会有人做到,就是说能够不断的拿一些钱去上市,5倍投、10倍投,70倍贷,他就不断做这样的游戏,赢家真正是卖股票的人。
如果注册制来了,他如果不跌,如果它还是70倍,意味着你更应该做这个事,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市场如果现有的估值体系不变的话,是很难好的。
当然指数可能在沪港通的带领下,比如说银行的估值涨到10倍到20倍,像茅台在海外可能涨到20多倍,但是大的逻辑,如果是现有的估值体系不做一个彻底的变革,还是这样妖魔鬼怪的乱局的话,我觉得可能很难有优势,因为真正有优势的是那些人赚到,老百姓到最后会非常非常悲惨。
特别是加上退市机制,我们中国的投资人真的太幸福了,像在海外我们经常见到,如果你投一个公司,如果这个公司真的有问题,或者造假或者坏掉的话。
我看到一个专家说,贝壳死了,贝壳找不到了,另外一个专家说你不对,你如果死了,你在范围3米到5米之内有多少贝壳你找出来,你找不出来你就是假的,如果按照造假,就意味着你投资的太多,你从100亿到1000亿,你投了张字老就没有了。
另外我们知道深圳有一个企业叫华大基因,但是它的早期设备是从这个虽然来的,ILLUMINA,在美国你要炒基因检测,之前我看了与另外一家公司货批的设备,但是你真正要去研究的话,你要去找这样的公司,而且它比我们A股的机会多得多。
这是中美两国的蓝筹股的股票,我们不说最好也不说最坏,我们看美股市值前500的企业,平均涨跌幅66%,如果我们按照受过正规训练的,像我当时在研究所工作的时候,如果你真的一直遵循这种逻辑,言行一致的话,你如果去做这种价值投资的话很悲惨,平均涨幅2%。
而且真正小股票是有风险的,大股票能够抵御风险,从白酒行业这两年的危机可以看到,实际上茅台是抵御了这个行业危机的,所有的商业逻辑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在中国却是反其道而行呢?
另外我们也看到,美国的TMT行业、消费、生物医疗占了45%的比例,而且它的医药、生命科学涨幅到达172%。我们中美两国市场的构成还是非常不一样,中国的是天然气、消费占了28%,银行、责货物、材料占比高达51%,其中银行平均市值573亿美元。这是一个差异。
在讲沪港通之前,实际上中国未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个人认为沪港通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当然沪港通不仅仅是对香港有一定的优势,实际上真正的优势是对中国的,刚才秦先生讲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实际上我觉得它更受惠的是中国大陆,是我们自身的市场。因为所有的估值体系和价值观需要钱来印证,那我们很遗憾的,我们2万多亿的公募基金,我看到最新数据是私募基金是2万多亿,2万多的基金价格投机化、内部交易化,那么怎么样改变这种情况?只有让真正的这些长线基金,像我们做长线基金,持一股股票十年、八年,这在国内的投资人是不可想象的。
像我今年去巴黎股东会见了一个投资人,他说他们平均持有周期是七年到八年,最长的时间是二十年、三十年,他们很期待这个沪港通能够投资中国的蓝筹股,因为蓝筹股在世界上是比较低的,而且他们也很看好这个机会,他们期待进入这个市场。
我想到了这个时刻,这些眼光更远、更坚定的人进入这个市场以后,可能会在某种方向发生对比变化,有了这些长远的资金和我们一起更长远的在这个市场里面来做,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变。
当然了,像能不能能够占到更大的比例来彻底扭转,这个我是比较悲观的,除非是把退市机制取消,把涨停跌板取消,多让一些人一夜之间成为穷人,这样他才会让市场真正的教训他,获得好的结果。
所以我是对沪港通比较期待的,而且它也意味着我们真正的是全球化的视野、全球化的投资,更成熟的看待这个市场,让这个资本市场恢复真正的投资的逻辑,而不是其它的。
当然影响更深远的,我个人认为可能是2016年的注册制,如果是这个注册制真的能够比较全面的推进的话,那个时刻才是我们的春天到来的。
因为比如说像小米最近要上市,如果是5亿就能够在我们的创业板或者是A股市场的主板能够上市,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有洞察力,你看到小米或者雷军这个企业,你5个亿投了,也别说500亿投,就它到了500亿人民币你就会赚很多年。
而这个时代的到来,就在注册制到来有大量企业上市的时候,让它回归到正常逻辑的时候,这样才能让投资人凭借他的眼光、洞察力才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就像很多人最早投腾讯的时候,这个时候才会有资本市场真正坚守的力量,或者是让很多正向的力量来引导这个市场,而不是像现在很多妖魔鬼怪在世界里面搞。
当然也没办法,你说平均市赢率70倍,你不是今天买进,明天卖出,你是很危险的,你万一拿到手里,你一想深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游戏,所以你一定要击鼓传花。当然也没有办法,这是我们现有的资本市场导致的。
另外在沪港通的逻辑下,我先再把香港市场的结构跟大家交流一下,港股上市的平均市值是67亿美金,平均涨幅达30%,银行股占据20%的市场份额,TM行业、消费生物医疗占据了25%的比例,香港市场跟大陆、美国还是有差异的。
另外港股市场的稀缺产品,比如说像腾讯确实是非常稀缺的,消费品,覆盖了食品、服装、体育等行业,香港的生物科技股比较少,但是也有同仁堂科技这样的。
另外还有新能源,以天然气为主,这几年也涨的不错,另外还有博彩业,这几年总的表现不错,但是今年因为业绩问题变数比较大。
另外就是香港的估值体系,小股票基本上无人问津,实际上这也是我个人最大的体会,在海外或者在美国投资千万记住不去碰小股票。
相对来说它是一个蓝筹一点的股票,我们前年买了4000万股,单支股票从9块钱涨到了38块钱,这个过程我们没有卖,当它到27、28,我们想卖的时候差不多卖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每天成交量大概2000万,不可能一万是你的,所以小股票的成交量是非常被动的。
所以说这个是跟国内和海外的投资是截然不同的,就是你一定要买蓝筹股,你买小股票可能赚的很多,但是你一定在上升的过程中买,一定逆转以后就基本上死翘翘了,而且如果你买进去了,如果这个企业不行了,你就基本上完蛋了。
像有些股票一天50万港币、100多万港币,那基本上这个股票就跟你无关了,就会非常煎熬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