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新华社名符其实地成为了“股评社”。据一些媒体共同的说法,自7月2日新华社发表《关于股市的通信》起,到18日再度发表《让股市发现资产的真正价格》的评论文章,新华社在16天内连发了“四道金牌”。而实际情况远不只如此,根据新华社副总编吴锦才称,在《关于股市的通信》出台的前几天,他还签发了一篇题为《A股已到战略建仓点》的稿子,当时沪指在2700点左右。此外,7月17日,新华社在发表《宏观经济平稳较快运行,股市长期向好基础未改》一文的同时,还发表了一篇题为《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出炉 价值投资值得期待》的文章。也就是说,在近期内新华社至少出台了“六道金牌”。
虽然说新华社聚焦股市问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但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接连出台一些关于股市问题的重磅文章,这不论是在新华社的历史上,还是在中国股市的历史上都还是比较少见的。因此,就最近这个时期的情况来看,称新华社为中国股市的“股评社”并不为过。
那么,新华社为什么变成了“股评社”呢?在新华社密集发表这些关于股市问题的评论文章背后,到底蕴藏着一些什么呢?或者说,新华社连发“六道金牌”,究竟有着怎样的一些含义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22 21:30:0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