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环境经济学
1473 1
2014-11-21

在今年的“三秋”生产中,临沭县郑山街道的不少农民用拖拉机或三轮车将一车车猪粪、牛粪、塘泥、沼渣送到田里,增加土壤肥力。这种低碳施肥既节省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种田成本,又能种出深受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如今,科技兴农、低碳经济、生态农业已成为区街新农村建设的主题词。文章由:www.816.com.cn特别推荐。

  海子村、宅子村是区街桑蚕业的专业村,发展起养蚕大棚350多个,年创收200万元。为推广低碳经济,区街科协、农技站在深入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推出了“桑蚕+草鸡+蔬菜”的养殖模式,或在桑园里散养草鸡,鸡能吃虫,鸡粪能壮地,节省了鸡饲料、化肥,散养的草鸡肉质鲜美,鸡蛋营养价值高;或在桑园间作玉米、套种蔬菜,收到综合经济效益。桑树夏伐后看似无用的桑条,通过粉碎后制成菌包出产黑木耳,俏销市场。同时,充分发挥大棚作用,夏秋两季养蚕后接着养殖鸡鸭,实现农民挣钱源源不断。

  据了解,目前区街传统农作物小麦种植面积5万亩,花生6万亩,玉米种植面积3000亩,拥有数千亩果园、柳园、桑园、茶园、菜园。养殖业发展养殖小区12个,奶牛场地4处,各类畜禽存栏80万头(只)。种植业产生的秸秆能为养殖业提供有机饲料,养殖业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又成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区街党委ZF因势利导,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积极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生态农业模式,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互补。目前,区街已建成沼气池2800多个,改造提升“一池四改一利用”示范户1000多户,每户年节省能源、饲料、肥料3000多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4-11-22 17:48:53
有关农村的低碳农业模式,虽然提法比较多,但是个人感觉有一个基本问题没有解决,
农村的“碳”到底是个什么碳,“低”到什么程度算低。
所以很多概念会很混乱,低碳、循环、生态、绿色、无公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