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5012 9
2005-07-19
相隔几年重访北京或上海,你会对眼前的变化感到目不暇接。走出新机场,新的高速公路就把你带进市区。路边不时出现一些新的高楼大厦,以前熟悉的建筑物似乎在水泥丛林中消失了。中国部分地区也许经历了历史上最大的建筑高峰期。

  而回到德里或孟买,却一切依旧,令人有点沮丧。机场惟一的变化是拥挤的移民大厅里的排队系统有所改善。通往市区的道路即使在夜里也严重堵车,卡车上印着“请鸣笛”的标志。在交通堵塞的路段,残疾人和怀抱婴儿的年轻母亲隔着车窗乞讨。也有一些新的建筑物或新的公路,在德里,还出现了一条崭新的地铁。但是,正当邻国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时候,印度从外表看几乎仍然是老样子。

  要衡量这种差别是困难的。印度人说,中国的统计数字是那些想给上司留下好印象的地方官员编造出来的,这些统计数字不可靠。可是,从广义上讲,这些统计数字所显示的趋向以及它们所说明的问题————中国超过印度————是合乎情理的,而且也符合眼见的事实。反对用统计数字作依据只是印度人否认中国超过印度的一种做法。

  许多印度人很不耐烦,认为外国人只看到机场和乞丐等落后的一面,却看不到印度取得的许多成就———包括印度最近高速发展的经济。连一些外国人也忍无可忍,不知道那些外国人为什么要透过这种低效率和贫穷现象来看印度所取得的成就,不知道他们的东道主如何能长期在这种低效率和贫穷的背景下谋求发展。中国的变化给他们提供了敲打印度的棍子。

  中国GDP十年来增长更快

  可是,在中国也有乞丐,数据方面的差距也是最近才出现的现象。 印度的GDP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5.6%,从1991年至2003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5.8%。中国的增长是可以比较的,但起点高得多,在20世纪80年代平均每年增长9.3%,从1991年至2003年期间平均每年增长9.7%。

  由于印度人口增长率高得多,人均GDP差距变得更大了。在1990年至2003年期间,中国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8.5%,而印度只有4%。因此,2003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按目前的美元汇率折算————是1100美元,而印度只有530美元。鉴于两国不久前还大体相当,这种差距是令人吃惊的。考虑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后,中国的富裕程度比印度超出70%。

  从“千年角度”研究两国情况的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认为,两个世纪前,中国略富于印度,但自那以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比印度穷。按1990年美元不变价格计算,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从1820年的533美元增长到1913年的673美元,而中国却从600美元跌到552美元。到1950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是619美元,而中国只有439美元,尽管从绝对数字看,中国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额仍然排在印度之前。自那以后的每个十年中,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都超过印度。

  这一发展的一个结果是,在过去一个世纪里,印度的人口和GDP在世界总人口和总GDP中所占的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而中国的人口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从1/4降到1/5。在20世纪里,中国经历好几次严重的自然灾害, 与此同时,中国在世界总GDP中所占的百分比———考虑购买力因素进行调整后————已经从1913年的8.9%增长到2000年的11%,去年又增长到13%。

  国际贸易差距很大

  用国际贸易来衡量,两国之间的差距就更大。在1990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1.9%,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1.6%。到2003年,中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是5.8%,在世界进口中所占份额是5.3%。去年,双向贸易增长36%,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第三大贸易国,仅次于美国和德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增长70%以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接近那个数字。而印度的贸易额与GDP之比只增长23%。

  印度的贸易也增长很快,去年增长16%。即使如此,印度去年的双向贸易总额只有1500亿美元左右,在全球贸易总额中年占份额不到1%。连续三年,中国贸易增长的部分都超过印度的外贸总额。这意味着两国在全球贸易系统中的分量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改变了相互间的看法。印度出口商在两年前担心中国的竞争可能是他们的末日,现在却担心中国实现硬着陆可能会破坏正在发展中的一个大市场。

  中国的外汇储备是印度的将近五倍,在2004年增长2070亿美元,到年底达到6100亿美元。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已经成为富国经济论坛中的一个重要伙伴。根据它自己提供的数字,中国去年在全球商品贸易增长中占12%。

  印度贫穷人数比中国多

  中国政府以及中国人民担心正在出现的贫富差距,但是,经济迅速增长已使生活在贫困状态的人口比例大大下降。据世界银行说,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的人数(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在1981年到2001年期间减少了大约4亿人。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戴维·多拉尔说:“贫穷已经基本上消灭了,对此我们很有信心。” 但印度还没有消灭贫穷。据印度政府提供的数字,印度贫穷人数在1977年至2000年期间减少6900万人,但仍有2.6亿人仍然生活在贫穷中。世界银行估计,35%的印度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而只有17%的中国人靠每天不到1美元生活。根据世界粮农组织的统计数字,中国营养不良的人数在1990—1992年期间有1.94亿人,十年后已经减少到1.42亿人。在印度,相应的数字是2.21亿人和2.16亿人,说明其营养不良的人数仍占世界营养不良人数的1/4。印度大约47%五岁以下的儿童体重过轻,而中国只有10%。印度的婴儿死亡率是65‰,而中国只有30‰。印度人出生时的预期寿命是63岁,而中国人是71岁。印度的成人识字率是57%,而中国是91%。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中,中国得分0.745(满分为1),在177个国家中名列第94位,而印度得分0.595,名列第127位。然而,值得引人注意的是,用这些基本生活标准来衡量,中国的起点比印度高得多。

  当然,如果说人们可以从一大堆混乱的数据中找出最有说服力的统计数字来说明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的话,那么,这个统计数字很可能就是妇女文盲率。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中国87%的成年妇女识字,而印度只有45%。许多东西都是随女孩接受教育而来的:全家更高的健康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以及更长的寿命;更有生产力的工人;以及对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的推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7-20 01:09:00

我是一个从穷山沟里来的孩子

昨天,我听说我高中时的母校,这几年花了430万投资建设了大量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楼等教学设施

而一墙之隔,学校外面就是我的家乡——一个住毛草屋的穷地方。在那里,象我这样,能读高中,在读大学的没有几个!

这说明了什么?

值得大家反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0 02:26:00

印度虽然在软件、生物科学、航天等领域有局部优势,但不可能让成千上万老百姓获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0 14:44:00
以下是引用volcano在2005-7-20 1:09:49的发言:

我是一个从穷山沟里来的孩子

昨天,我听说我高中时的母校,这几年花了430万投资建设了大量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实验楼等教学设施

而一墙之隔,学校外面就是我的家乡——一个住毛草屋的穷地方。在那里,象我这样,能读高中,在读大学的没有几个!

这说明了什么?

值得大家反思!!

高校扩招的同时,高中扩扩也势在必行啊。在中国不少农村,上高中还太难。高中太少,高中处境尴尬,处于几乎无人过问的境地,高中阶段存在全方位断层现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0 15:39:00

教育成本和中国农民收入的巨大差距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

随着这部分继续进入城市,他们对于社会给与的不公正待遇将有新的认识,很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既然现在已经允许人口自由流动,那么国家有责任管理起来,更根本的是解决日趋扩大的贫富差距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7-21 18:57:00

中国老百姓的教育投入与其货币收入相比确实太高,但是中国目前高校一再扩招,并没有出现生源严重不足,所以这个问题国家近年不会作整体调整,只会想一些办法来解决贫困家庭中的学生(特别是优等生)的教育资金问题.

中国农民货币收入很低,但因为其经济有自然经济性质成分,所以生活水平和生活状态比其货币收入所反映出的要高一些,他们缺少的主要是发展资金.中国目前已成功地取消了农业税,农业收入有所提高,但这还很不够.中国三农的根本出路是城市化.这至少还需要50年时间才能有较大的改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