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山万水,终于读到最后啦,同是东北人,发表一点小意见,请大家探讨:
读东财硕士时的导师曾经叮嘱我们:你们是学经济的,日常中的言谈论事,一定要拿理性说事,这是职业习惯,不能象党政干部,一开口就是什么思想认识,个人品质等,很没有档次。现在总是牢记这句话。
一看到楼主的爱情经济学原理,很自然地就想起了恩师的话。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几大原理来解释。比如补偿原理、替代原理等。
如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郎才女貌",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用经济学中的替代和互补原理解释.当双方呈互补关系时,属于"相称婚配",当双方呈替代关系时,属于"不相称婚配".通俗地说,就是男女双方,分别具有高工资与高的理家能力的结合将是最理想的,也就是"强强结合"时收益最大化,而"弱弱结合"时达到最小,甚至负向搭配, "强弱结合"可视为他们基于同一特征方面的替代性程度的大小而实行的不相称婚配.
所以"郎才女貌"是更美丽、聪颖的女子与更富有、成功的男子相结合,体现了优势互补原理的最佳婚配。
只是看了楼主的分析才有感而发,见笑了。。。。。。。希望大家能对经济学感兴趣,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em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