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下载
欢迎发表读书心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3 22:37:40编辑过]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是不是原著??
<<国富论>>我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用那么多的篇幅讨论货币,是不是受货币主义的影响?
现在做学问的人至少应该超过亚当斯密的水平,但是估计超过他的人并不多,他的著作也许很杂、很乱,但其中包含的内容却非常丰富,他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也非常中肯,只是斯密所生活的年代离我们有点久远,因为这种知识上的不对称,阅读其著作有时候往往会有晕晕忽忽的感觉,不过深入下去,就会发现有很多真知灼见隐藏在字里行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5 13:56:13编辑过]
斯密成为经济学之父,有其个人的条件,斯密很早就获得了一大笔俸金,不用为生计发愁,斯密一生未婚,也不用为生活的烦事发愁,想看书就看书,想和朋友聊天就和朋友聊天,出去瞎转也没有人管,自由的生活方式为他进行连续而专注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很好的保证。斯密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他一生致力于研究工作,但其面世的著作只有两部《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嘿嘿,我想现在搞经济学的人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如果有人真的能够这样,不想成为经济学家也难。
学经济学的人至少要学会用经济学的方式来思考和观察问题,这也许才算是入门吧,不管《国富论》的理论内容的正确与否,至少阅读《国富论》会使我们能够象一个经济学人那样去思考,《国富论》应该是最好的经济学入门教材。
我是跳着读的,有关资财性质的那些内容我几乎一览即跳过。先找自己感兴趣的来读。效率会比较高。
其实资财这一段还是比较精彩的,只不过第一次看也许会比较难啃。书就象人一样,多翻就会慢慢熟悉,了解,不再有陌生感,接着就会有一种亲切感,就会越读越好读了。
《国富论》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想一遍就把他读透,很难,刚开始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来读,比如说,《国富论》中有很多地方提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可以把《国富论》从头到尾浏览一遍,找出关于中国的论述,在这个过程中,也会熟悉《国富论》的大概的结构和内容。
<<国富论>>我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用那么多的篇幅讨论货币,是不是受货币主义的影响?我认为斯密当时这么爱研究讨论货币是因为他想进一步摆脱当时重商主义的影响,而当时重商主义在英国还很有市场
我认为斯密当时这么爱研究讨论货币是因为他想进一步摆脱当时重商主义的影响,而当时重商主义在英国还很有市场
顶一下,赞同的说,《国富论》比经济学的教科书可以让你更加明白什么是经济学。
<<国富论>>我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我不明白为什么作者要用那么多的篇幅讨论货币,是不是受货币主义的影响?我认为斯密当时这么爱研究讨论货币是因为他想进一步摆脱当时重商主义的影响,而当时重商主义在英国还很有市场应该说由于翻译还有历史的原因,这本经典著作挺拗口的,偶仅仅看了上册的一半,楞是看不下去了-------
应该说由于翻译还有历史的原因,这本经典著作挺拗口的,偶仅仅看了上册的一半,楞是看不下去了-------
hao
我还没看过
现在来看下
还是去买本书看把
眼睛受不了
这本书我算是看了两遍,刚开始我也很费劲看不下去,除了要有耐心之外,最好先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
如斯密的时代是工场(手工业)比较成熟的时代,工业革命刚刚发生,但还没有普及,资本主义时代刚刚到来,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仍是封建贵族,斯密的一个历史任务就是说明资本主义原比现存的封建主义更先进的时代,不仅如此,他把比较全面的刻画出来,<原富>一书可称得上当时的<政治经济百科全书>,所以读者可看出书刻画了当时政治经济学,财政学,国际贸易等等内容全貌
当然,各位可以通过一些文献了解这些时代背景,同时也应该关注理论背景,比如威廉配第算是斯密的前辈,中影响较大的,还有,杜尔哥\大卫休莫等对斯密影响也较大,当时英国的重商学派和法国的中农学派等等,应可以了解一下,这些都是原富的理论背景.
拜托,经典就是同时代的最高水平,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在这里我想提出我个人的一个疑问,在我们学习西方经济学时,就会有一个前提假设,即人是理性的经济人,那就必须用这种思维取思考经济问题,才可以得到答案,但现在的一些中国经济学家却提出经济就是“经世济人”,这里面是否矛盾呢?往往一些经济学家背地里为一己私欲,就见利忘义了。
我反倒认为,承认人是有私心的,这样为了互利就合作,在博弈后,获得对等的公平。
斯密的体系很庞杂,所以从斯密的理论体系中引出无数的解释和学说,这些解释和学说往往只是将斯密的一个方面的思想加以深化或者说是形式上的精确化,但是同时却丢掉了斯密思想的其他内容,有没有人系统地将斯密的思想做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呢,在这个整体的研究中,有没有人专门研究斯密的经济研究方法,甚至是社会研究方法呢?我觉得这一点反而比只对斯密部分的理论加以深化和阐述更有意义。说实话,我觉得斯密的理论,只是将其做为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理论来看,都显得很过时,很简单,但是斯密将这些不同的部分组合了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才是其真正的贡献所在。正如有文献指出,斯密的思想即使在他所在的时代,也没有什么新意,在他的著作中所有的思想都有其他人论述过,重要的是斯密拥有很多书籍,走过很多国家,还担当过政府的高官,同时他的未婚也便得他有充足的时间,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所在的知识在斯密的大脑中发生着各种化学反应,不断提练综合,形成了其正式传世的两部经典。所以,对斯密思想研究的突破口,应该在于其将经济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中加以研究的视角,在于斯密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结合起来研究的视角,这是一种系统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研究视角,而仅凭这一点,后来的西方新古典经济学就有着重新研究思想的充足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