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彦云,男,1957年5月3日,天津市武清县人。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 主任
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北京市百人工程人选。第五届吴玉章科研奖获得者。
河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兰州商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担任的主要学术职务
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专家
国家统计局行政专家顾问组委员
国家统计局统计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2003-2007)、常务理事
全国工业统计教学研究会会长
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高校分会副会长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统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
中国经济景气月报杂志社专家委员会委员
全国企业十大新闻评奖委员会委员(1995-2008)
日本INFORMATION杂志国际编委2000-2001年
亚太经济论坛(Asia Pacific Economic Forum,缩写APEF)2004年执行主席,2010年执行主席。
西班牙证券交易研究所 IE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inance 编委
中国国际统计培训中心-联合国统计合作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评估专家,1995年
联合国计划开发署(UNDP)“中国全面小康建设目标”项目咨询专家,2004年
亚洲开发银行“改进中国服务业统计”项目咨询专家,2003.11-2007.11
世界银行西藏拉萨老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项目咨询专家,2007-2009
研究方向与兴趣
国际竞争力(包括国家竞争力、科技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等)、国民经济核算、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
科研发明专利
2008年8月20日,发明专利号:ZL2004 1 0046260.9。发明人:赵彦云,王汶,钟卫,王作成,郝志敏。发明专利名称:用于作物单产和森林单位蓄积量估计的分层回归遥感抽样技术。专利权人:中国人民大学。
2009年4月8日,发明专利号:ZL2004 1 0046261.3。发明人:王汶,赵彦云,钟卫,王作成,郝志敏。发明专利名称:用不同尺度遥感数据估计面积变化的对称系统设计。专利权人: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著作:(2007年以来)
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年2月 978-7-5066-4290-3 H 主编
中国石油加工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年3月 978-7-5066-4202-6 H 主编
中国光电子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年2月 978-7-5066-4222-4 H 主编
中国产业集聚现象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年3月 978-7-5066-4294-1 H 主编
政府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年3月 978-7-5066-4287-3 H 主编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和管理,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年7月,主编
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中国创新指数研究报告No.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批成果发表之一,首席专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变革世界金融体系的实证和理论探索(与德国赫尔模特.迈尔教授等合作),中国言实出版社2010年8月。
中国低碳经济年度发展报告(2011)(主编之一),石油出版社,2011年5月。
 
发表论文(2007年以来)
中国国际竞争力:强劲增长、成本优势、政府引领、社会基础――2004-2006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
国际竞争力:中国的热点在哪里?,中国统计2007年第2期。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和网络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La Globalizcion Economica De China Y Su Cloabaracion Con La Economia Europea(西班牙文:全球化的中国和与欧洲的合作与对欧洲的政策),Yanyun Zhao,Veinte anos en la Union Europea, Numero 9, Segundo Semestre De 2006,321-346
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制高点战略,科学时报2007年12月10日B2周刊专版。
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评价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第6期。
Exploring the Sources of Chinese Competitiveness in Manufacturing,P87-104 <Competitiveness Factors—A Portuguese Perspective> edited by Annette Bongardt and Celeste A. Varum, INA, ISBN 978-989-8096-12-8, PORTUGAL 2007.
Xu Jian,He J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Yanyun Zhao (Re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ssessment Study for the RAS Method baced on China’s Input-Output Tables",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in Measuring National Income and Wealth in Transition Economies,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come and Wealth and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Sept. 18-21, 2007, Beijing, China 
http://www.iariw.org/chinaconference.asp
Yanyun Zhao, Yilin Wu and Ma Wentao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The Accounting Method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of China - The Estimation of Value Added by A Cultural Industry Mode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in Measuring National Income and Wealth in Transition Economies,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Income and Wealth and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Sept. 18-21, 2007, Beijing, China 
http://www.iariw.org/chinaconference.asp
中国省区市创新能力动态趋势及决定要素,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4期。
中国地区国民素质竞争力研究,统计研究,2008年第3期。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of China Textile Industry,Present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 Evidence on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MEIDE) , Netherlands, June1-2,2007.
International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Textile and Clothing Industries,56th Session of the ISI,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INSTITUTE,22 - 29 AUG, Lisboa 2007
China’s Global Competitiveness and Regional Trade and Investment, <Regional Trade Agreements in Asia >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08,ISBN 978 1 84720 0617
Determinants of exports in China :a microeconometric analysis, Can Huang, Mingqian Zhang, Yanyun Zhao(Corresponding author) and Celeste Amorim Varum,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Vol.20,No.2,June 2008,299-317, ISSN0957-8811.通讯作者
北京市零售业技术水平的实证研究,统计教育2008年第9期。
经济普查有何用,数据,2008年第11期。
高等学校教育竞争力研究,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年第4期。
甄峰,赵彦云,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2007年国际比较,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7期。
赵彦云、谢蕾蕾,弱势创新区域的决定要素,《中国统计》,2008(9)。
程红莉; 赵彦云,区域自主创新的特征研究——以中国优势创新区域为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 03期
基于实物量数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模型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
Jacques Mairesse, Yanyun Zhao and Feng Zhen, Employment Growth and Innovation in China: A Firm Level Comparison across Provinces and City Districts,Presentation in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 Evidence on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MEIDE) , Rio de Janero, Brazil, May 11-12,2009.
Yanyun Zhao and Danbo Guo,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 Analysi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resentation in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 Evidence on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MEIDE) , Rio de Janero, Brazil, May 11-12,2009.
CHENG Xiaoyue,ZHAO Yanyun,XIE Yihui, Innovation Capacity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Haidian District, Presentation in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icro Evidence on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Economies (MEIDE) , Rio de Janero, Brazil, May 11-12,2009.
Yanyun Zhao and Yilin Wu, The Impact of the Olympic Games to China, the case of Beijing, <Principales tendencies de investigacion en turismo> editor by Guido Ferrari etc., Septem Ediciones, S.L.,Oviedo,2009, ISBN:978-84-92536-18-4, Page 63-86.
Yanyun Zhao and Yilin Wu, China Tourism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incipales tendencies de investigacion en turismo> editor by Guido Ferrari etc., Septem Ediciones, S.L.,Oviedo,2009, ISBN:978-84-92536-18-4, Page 217-248.
北京市区县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奥运后北京旅游形象调查研究,数据,2009年第8期。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8期
Yanyun Zhao, Feng Zhen, Yilin Wu and Min Wang,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Under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8th APE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Asi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Beyond”,November 28-29, 2009,Hosted by Keio University, Tokyo, Japan.
迈向统计研究国际前沿,推动统计改革与发展,统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中国区域创新模式及发展新方向,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12期。
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发达国家建立绿色经济发展测度体系的经验及借鉴 ,经济纵横2011年第1期
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效率—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
 
研究项目:(2005年以来)
长三角区域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家发改委“十一五”规划前期项目研究,2005年6月-11月,研究经费20万元。
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国家旅游局委托项目,2005年7月-12月,研究经费20万元。
国民意识调查,日本文部省统计数理研究所,2005年10月,研究经费200万日元。
国民环境意识调查,日本文部省综合环境研究所,2005年11月,研究经费260万日元。
2005年度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态势评价,商务部,2006年3月,研究经费12万元。
北京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006年9月—2008年10月,研究经费8万元。
西藏宏观经济需求拉动研究,西藏区政府发改委,2006-01-25,3.5万元。
GDP历史数据修订,国家统计局,2006-08-11,12万元。
援外比较研究,商务部,2006-08-28,3万元。
高技术产业统计体系,国家发改委,2006-09-29,5万元。
海淀区科技进步研究,海淀区科委,2006-10-26,10万元。
国家旅游卫星帐户测算编制技术,国家旅游局,2006-12-30,20万元。
Innovation Policy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Rules : A Study of Textile and Clothing Secto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The Netherlands, 2006-08-21, US$ 6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代价研究,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7年4月-2008年6月,研究经费12万元。
地区国民素质竞争力研究,国家统计局1%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研究项目,2007年5月,研究经费5万元。
农村对住宅空间抽样方法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农村抽样调查空间化样本抽选与管理系统”子课题,2007年11月-2010年10月,31万元。
改革与完善普查方法 北京市统计局 ,2008-07-02。3万元。
农村样本轮换方案研究 国家统计局(全国农业普查办) 2008-10-29。16万元。
服务经济发展研究--南海 佛山市南海区委 2008-10-08。10万元。
我国对外援助统计数据整理与比较研究,商务部援外司,2008-10-15。4万元。
北京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功能开发,北京市统计局2008-12-25。20万元。
基于微观数据的我国统计核算数据估算模型方法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 项目批准号:08JJD910248, 2008年12月18日,20万元.
海淀科技园区创新指数研究,海淀科技园区,2008-11-25,5万元。
广东省交通设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研究,广东省交通厅,2008年11月,25万元。
北京市产业结构高端化研究,北京市社科联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2009年3月,8万元。
海淀科技园区创新指数研究,海淀科技园区,2009-6-25,5万元。
北京市技术交易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北京市科委,15万元,2009年8月-2010年3月。
北京市经济实力比较研究,北京市经济普查办公室重点项目,6万元,2009年9月—2010年5月。
积极推动信用债券发展,加强债券市场建设,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万元,2009年7月。
统计生产力与资源配置研究,国家统计局科研所重大项目,5万元,2009年9月。
北京市技术交易调查,北京市科委,16万元,2009年10月-2010年5月。
北京市重点行业竞争力与控制力研究,北京市统计局,3万元,2009年12月-2010年5月。
中关村科技园区指标体系与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体系研究,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2010年6月,7.6万元。
欧美制造业回归的远景竞争力量化分析及与中国制造业的互动关系研究,商务部重大项目,2010年9月,15万元。
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研究,新华社道琼斯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6月,20万元。
海淀区技术市场促进核心区建设作用研究,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2010-12-16 ,8万元。
改善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法律政策研究,中国中小企业协会,2010-11-25,4万元。
2009年海淀区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交易统计分析,北京技术市场管理办公室,2010-10-12,7万元。
文化产业统计口径指标体系,文化部课题子课题,2010-09-01,6万元。
新型工业化和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研究,国家统计局工业司,2010-05-17,28万元。
北京市R&D对经济发展贡献研究,北京市统计局,3万元,2011年5月
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研究,新华社道琼斯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
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的空间统计样本数据开发及应用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11年12月。
 
获奖成果
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6月。2006年8月获第八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8月。2006年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3)――区域竞争力主题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专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11月。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1995年获北京市第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统计学,参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9月。1995年获北京市第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与曹远征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3月。
1999年获教育部第二届全国人文社科优秀成果著作二等奖。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9)-科技竞争力主题(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2000年7月获第五届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0年6月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成果奖。
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问题和发展战略,统计研究,1996年第5、6期连载。
1998年获第五届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
统计学(合著),1998年获第五届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
面向21世纪的中国院校高级统计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研究,
2000年7月获第五届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2月版),2001年12月获国家统计局全国优秀统计教材奖。
中国国际竞争力排名的预测,2001年 7月获北京市统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厦门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对策思路研究,2001年 7月获厦门市市委调研咨询报告一等奖。
首都国际竞争力发展研究,2000年12月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1世纪发展主题研究,2002年6月获第六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
关于评估、改进和保证我国政府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研究,2002年6月获第六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课题二等奖。
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际竞争力研究,2002年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高等院校经济和工商管理类非统计专业统计教育研究,2002年6月获第六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课题三等奖。
《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第三届全国统计科技进步奖,课题二等奖,1996年6月。
《统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首届全国统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6月。
《我国宏观经济效益统计系统研究》,首届全国统计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1年6月。
北京市18区县竞争力研究,2002年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海淀区企业创新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研究报告,2008年获第九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开设课程
本科生: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分析、投入产出分析、国民经济核算原理
研究生: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国际竞争力研究、城市竞争力研究
博士生全校经济管理类前沿课: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及应用